軟體工程–需求工程

   需求工程的基本任務是確定系統的目標和範圍,調查使用者的需求,分析系統必須做什麼,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等其他相關文檔,以及需求工程審查.除此之外,還包括需求變更的控制,需求風險控制,制定需求過程的基本計劃等工作.    需求是指系統必須實現什麼的規格說明,他描述了系統的行為,特性或屬性,是在開發過程中對系統的約束.    不知道看到這樣兩個比較權威的定義,你被嚇到了沒有,我們往往是以謹慎+恐懼的態度對待官方的文檔和說明.我想寫一下自己對需求工程中各種問題的理解.  

軟體工程六:軟體測試的心理依據

人類行為具有高度目標性,確立一個正確的目標有著重要的心理學影響。軟體測試的心理學問題就是如何擺正測試的兩個目標的關係,使得測試活動更加富有成效。1.程式測試的過程具有破壞性每當測試一個程式時,人們總希望為程式增加一些價值。利用測試來增加程式的價值,是指通過測試,找出並修改儘可能多的程式缺陷,從而提高程式的可靠性或品質。因此,不要只是為了證明程式能夠正確運行而去測試程式。相反,應該一開始就假設程式中隱藏著錯誤(這種假設幾乎對所有的程式都成立),然後測試程式,發現儘可能多的錯誤。事實上,如果把測試目

軟體測試總結(一)

     軟體測試是軟體生存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軟體的典型生存周期可以用來形容:                      軟體測試的目的是儘可能早的發現軟體缺陷並確保其得以修複,因此軟體測試是提高軟體品質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經驗實踐證明,軟體測試越早參與到軟體開發過程中,開發出來的軟體品質相對越高,時間和物力也越經濟。    根據軟體工程的基本理論,多模組程式的測試共包括以下4個層次:     各階段測試的具體內容會在以後章節具體介紹,下面介紹一下軟體測試的經典技術。   

軟體測試總結(三)

     本節主要介紹一下層次測試的第二步——整合測試。上一節我們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瞭解了單元測試,這一節我們要講解的整合測試就是建立在單元測試的基礎上,將所有模組按照設計要求組裝成一個完整的系統而進行的測試,也稱為聯合測試或組裝測試。  

軟體測試總結(六)

   前面總結了軟體測試層次的各階段目標和任務等相關內容,接下來將總結軟體測試的經典方法,即黑箱測試和白盒測試。其中黑箱測試有等價分類、邊界值分析、錯誤推測和因果圖等經典分析方法,本節先介紹黑箱測試中的等價分類,也稱等價分配或等價劃分,即分步驟的把過多(無限)的測試案例減小到同樣有效小範圍過程。   

軟體測試總結(十)

                從這一節開始即將總結白盒測試的常用經典技術。前面詳細總結了黑箱測試和一些常用的黑箱測試技術,但是都沒有開啟軟體的代碼進行測試,黑箱測試的概念就是針對白盒測試技術命名的,那麼什麼是白盒測試呢?白盒測試也稱結構測試,白盒測試是針對被測單元內部是如何工作進行的測試,深入程式碼細節,它根據程式的控制結構設計測試案例,主要用於軟體程式驗證。             

軟體測試總結(四)

    經過了單元測試和整合測試的學習,組裝測試已經完成,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確認測試,那麼本節就主要介紹確認測試。確認測試又稱有效性測試或合格性測試,其任務是驗證系統的功能、效能等特性是否符合需求規格說明。如:   有效性測試和軟體配置審查是確認測試最重要的兩項工作。  

UML軟體工程組織

應用程式開發時,若想有效利用同一開發語言(UML),必須全面理解UML元素以及這些元素如何分配的一 UML的特點統一的標準物件導向。支援物件導向開發的建模語言可視化,表現能力強獨立於過程,UML不依賴於特定的軟體開發過程概念明確,建模表示簡潔,圖形結構清晰,容易掌握和使用。二 UML中的視圖UML中的視圖包括用例視圖,邏輯視圖(設計檢視),實現視圖,進程視圖,部署視圖等。這個視圖成為4+1 視圖  邏輯視圖:關注功能,不僅包括使用者課件的功能,還包括為實現使用者功能二必須提供的協助工具功能模組,

軟體測試總結(五)

    經過了前面的總結,今天該到層次測試的最後一步——系統測試了,系統測試是驗收工作的一部分,應由使用者單位組織實施。軟體開發單位應該為系統測試創造良好的條件,負責回答和解決測試中可能發現的一切品質問題。   系統測試是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測試。除被測試程式外,系統還可能包括硬體和原有的其他軟體。系統測試的目的在於把軟體產品順利安裝到系統中以後,保證軟體與系統其餘部分協調工作,並且符合軟體需求說明書的要求。    下面說一下整合系統的測試,是整合系統測試的測試內容:          其中:   

軟體測試總結(十一)

            快世界末日了,不知道這軟體測試在傳說中的末日來臨之前還能總結完不,不管末日來不來,軟體測試的總結還得進行下去。好了今天開始總結邏輯覆蓋中的語句覆蓋。    什麼是語句覆蓋呢?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把程式碼每條語句都覆蓋了,至少都要執行一遍,其實意思也差不多。語句覆蓋是一個比較弱的測試標準,意在選擇足夠的測試案例,使得程式中每條語句至少都能被執行一次,下面舉一個小程式作為執行個體,希望大家能夠在這個例子中領會其中的思想。    程式的代碼:#include

軟體測試總結(二)

 本節主要介紹一下層次測試的第一步——單元測試。在瞭解單元測試之前先看一個簡單的主程式樹狀模組圖:        所謂模組測試就是在底層進行的測試,如,單元測試就是測試中紫色的模組。單元測試是整個測試的基礎,單元測試中發現的錯誤約佔程式總錯誤數2/3,單元測試的目標是通過對程式底層模組的靜態和動態測試使底層模組達到模組說明的要求。   單元測試主要測試5方面的的問題:

軟體工程 ,UML ,設計模式 簡單關係

前些時間學寫了軟體工程, 軟體工程總結分了兩個大的模組  面向過程 物件導向   的管理過程之後緊接著就是UML 的學習,這個是對軟體工程的進一步補充 ,是對設計中的一些類圖,部署圖等的設計。再後來就是C#,設計模式的學習 這些都是對物件導向的進一步理解 ,發現他們之間或許應該有些聯絡,這個也是有人問起我的,雖然知道它們之間有聯絡,但是也沒有什麼總結的,只有別人問起來才去總結,真的有些慢的呀。 畫了一個小小的圖先簡單描述下它們的關係啦

軟體 開發計劃

       軟工視頻也快看完了,總結性的筆記還沒有寫過幾篇。這次要一點點的開始總結。首先說下軟體的計劃。這裡先給出一個總結性的章節圖。問題定義為需求分析做了很好的鋪墊內容主要有: 背景現狀              問題的報告問題的報告主要有以下幾點      總體要求使用範圍介面軟硬體裝置開發進度和成本系統可行性和相容性可行性研究      經濟可行性      技術可行性      操作可行性(投入產出問題)      法律可行性      時間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步驟有     

軟體 需求 設計 詳解

文章目錄 總體設計 組成結構設計軟體組態管理過程 軟體需求說明書是站在開發的角度說明,用開發人員的語言寫的,它是對立項建議書而言的,正式立項後,有系統分析師進一步調研,寫出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是立項建議書的產物. 包括內容 驗證軟體需求 主要是驗證一致性完整性有效性現實性硬體,軟體的實現總體設計(概要設計) 需求分析 , 是做什麼, 根據使用者需求規格完成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設計主要是解決

Software In 雲端

        說到雲端,大家可能並不太熟悉,我瞭解雲端,是從我的C盤“變紅”開始的,由於安裝軟體時經常不小心選擇預設安裝,導致C盤慢慢被不必要地“佔領”。於是我開始接觸到了雲端,並搜集整理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雲端概念        所謂“雲端”其實就是泛指“網路”,名稱來自工程師在繪製時,常以一朵雲來代表網路。凡是運用網路溝通多台電腦的運算工作,或是透過網路連線取得有遠端主機提供的服務等都可成為雲端服務。              解決我所遇到的軟體佔用了磁碟空間的問題通過

軟工總結二:軟體計劃

點擊開啟圖片連結軟體專案計劃(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是一個軟體項目進入系統實施的啟動階段,主要進行的工作包括:確定詳細的項目實施範圍、定義遞交的工作成果、評估實施過程中主要的風險、制定項目實施的時間計劃、成本和預算計劃、人力資源計劃等。 在軟體專案管理過程中一個關鍵的活動是制定專案計劃,他是軟體開發的第一步,專案計劃的目標是為項目負責人提供一個架構,使之能合理地估算軟體項目開發所需的資源 、經費和開發進度,並控制軟體項目開發過程按此計划進行。

軟體工程二(2):項目開發計劃樣本

文章目錄 2.3.1程式2.3.2文檔2.3.3服務2.3.4非移交的產品 1. 引言1.1編寫目的1.2背景1.3定義1.4參考資料2.項目概述2.1工作內容2.2主要參加人員2.3產品2.3.1程式2.3.2文檔2.3.3服務2.3.4非移交的產品2.4驗收標準2.5完成項目最遲期限2.6本計劃的批准者和批註日期3.實施計劃3.1工作任務的分解與人員的分工3.2介面人員3.3進度3.4預算3.5關鍵問題4.支援條件4.1電腦系統支援4.

軟體工程三:需求分析20條法則(摘自軟體工程專家網)

需求分析的20條法則  (摘自軟體工程專家網)   客戶與開發人員交流需要好的方法。下面建議20條法則,客戶和開發人員可以通過評審以下內容並達成共識。如果遇到分歧,將通過協商達成對各自義務的相互理解,以便減少以後的磨擦(如一方要求而另一方不願意或不能夠滿足要求)。  1、 分析人員要使用符合客戶語言習慣的表達   需求討論集中於業務需求和任務,因此要使用術語。客戶應將有關術語(例如:采價、印花商品等採購術語)教給分析人員,而客戶不一定要懂得電腦行業的術語。  2、分析人員要瞭解客戶的業務及目標

軟體工程(三):需求階段的三個文檔

文章目錄 2.2.1精度2.2.2時間特性2.2.3靈活性4.2.1輸入資料的現實背景4.2.2輸入格式4.2.3輸入舉例4.3.1輸出說句的現實背景4.3.2輸出格式4.3.3輸出舉例3.2.1精度3.2.2時間特性要求3.2.3靈活性 使用者手冊文檔概要1.

軟體測試六:軟體測試的模型

測試模型V模型  測試階段 單元測試  整合測試   系統測試   實現意義    V模型是軟體開發瀑布模型的變種,它反映了測試活動與分析和設計的關係 。   從左至右,描述了基本的開發過程和測試行為,非常明確地標明了測試過程中存在的不同層級,並且清楚地描述了這些測試階段和開發過程期間各階段的對應關係 。  左邊依次下降的是開發過程各階段,與此相對應的是右邊依次上升的部分,即各測試過程的各個階段。   使用者需求 驗收測試   需求分析和系統設計 確認測試和系統測試  概要設計 整合測試

總頁數: 852 1 .... 325 326 327 328 329 .... 852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