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5-03-17
檔案傳輸協定(FTP)必將消亡 檔案傳輸協定(FTP)在RFC 959中定義,于1985年10月發佈。 檔案傳輸協定(FTP)被設計成為一個跨平臺的、簡單且易於實現的協定。 檔案傳輸協定(FTP)有一個漫長的演化史,是互聯網上最重要的應用之一,但時至今日,卻已江河日下。 本文作者從各方面列舉了一些檔案傳輸協定(FTP)為人詬病的缺點。 1.資料傳輸模式不合理 不考慮檔自身的內容,一味使用AS...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雲計算在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和優勢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 所以,如果企業希望成功地應用雲計算,必須面對一系列的挑戰,這其中包括,新IT基礎設置的挑戰、使用者隱私的挑戰、安全的挑戰、資料主權的挑戰以及新標準的挑戰。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闡述每一種挑戰。 雲計算必須面對的五大挑戰 IT基礎設置的挑戰 雲計算的推廣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相關IT基礎設置需要升級。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網路,...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我們看到許多營業單位的人員自作主張,投資興建私有雲,而不是與CIO齊心協力,共同制定統一的計畫,以便最有效地利用雲計算。 要是企業的許多不同部門獨立地作出這些決策,那麼綜合起來,你會發現這些決策可能大不相同。 」 我們也看到許多營業單位以各種方式搭上雲計算潮流,卻給CIO帶來了棘手問題。 毫無疑問,CIO們正在開始考慮聯合雲。 」 不妨考慮下列事實: 營業單位負責人一心想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幾乎是心...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根據IDC的調查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電子設備存儲的資料將暴增30倍,達到35ZB(相當於10億塊1TB的硬碟的容量)。 大資料浪潮的到來也為企業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 對於有準備的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座資訊金礦,能夠合理的將大資料轉換為有價值資訊成為未來企業的必備技能。 恰逢此時,CSDN專門針對企業相關人員進行了大規模問卷調研,並在數千份的調查報告中總結出現今企業大資料業務的現狀。 在此我們也將調...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各個行業都在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雲計算的應用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援,他給企業帶來了新的變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奇跡。 阿裡雲OS上市以來與之相關的紛爭一直沒斷絕過,有的人說這是一個創新的概念性系統,還有人認為只是一個簡單的改版。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雲標稱自己為雲手機,這個始作俑者——阿裡雲是否真的是雲就變得原來...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雲服務的免費存儲往往是有限的,免費存儲用完的時候會發生怎樣的狀況呢? 123下一頁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對IT來說,雲計算是一種顛覆性的轉型。 公共雲產品使業務能夠直接存取外部服務,從而製造出了安全性漏洞和品質盲點,同時可能影響 企業IT的認知價值。 為了提高內部的敏捷性和效率,IT必須超越虛擬化伺服器,提供彈性的、隨需應變的私有雲服務。 與此同時,IT需要自身轉型,掌握其自身的動態服務供應鏈,以推動智慧採購決策,並精心策劃內部、外部、虛擬和傳統資源的聯合協作...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據悉,繼雲功能變數名稱cloudex.com以30,000美元成交後,海外市場近日又有個雲功能變數名稱交易了,qcloud.com功能變數名稱39,500美元交易,約人民幣25萬元。 Cloud系雲、陰雲、雲狀物等意思,而字母「Q」可看成國內最火即時通信騰訊QQ品牌,qcloud.com功能變數名稱終端商業性很高,該功能變數名稱于2003年7月註冊,功能變數名稱買家身份暫時不清楚,雲技術是未來...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雲計算技術是近年來湧現出的具有革命性的IT技術之一,在雲計算日漸成為互聯網上為人們所關注的熱點時,基於雲計算的各類產品便紛紛面試,基於雲計算技術的雲會議概念也不例外。 雲,意味著大規模和低成本,Gensee展視互動是國內首家提出雲會議概念並推出基於雲計算技術的網路視訊會議產品的企業,也是首家能夠以低成本運行超大規模網路會議的高科技企業。 Gensee雲會議系統採用全球多個分散式IDC部署,在各...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全球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Digital River,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DRIV)推出了先進的基於雲的訂購計費和商務服務。 這項服務是Digital River Global Commerce企業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使各公司能夠使用完全定制化的訂購模式(旨在使營收和客戶滿意度最大化)向線上購物者出售他們的服務以及實物和數位產品。 憑藉廣泛...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世紀互聯技術戰略與政府事務部首席專家李志霄博士近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雲服務的價值鏈分為四大塊1、服務的設計與組合;2、服務的部署;3、服務的發佈交付;4、運維更新。 」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公佈的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雲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2億美元,未來將以接近40%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14年其規模將超過10億美元。 各大IT廠商紛紛看好中國市場,包括專業的雲服務商如Sa...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人類處於一個資訊化的時代,數位洪水正迅猛逼近——迎接挑戰的,是一種新的計算架構,被稱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 2010年被稱為中國雲計算發展元年。 在大眾媒體和公共話語中,雲計算赫然成為炙手可熱的詞彙。 從傳統軟硬體廠商,到IT解決方案供應商,直至互聯網公司,幾乎每一商家都推出自己的雲計算戰略規劃。 中國「雲之藍...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雲計算」概念在世界範圍內迅速躥紅:2010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559.3億元,同比增長29.3%。 預計,2011年-2015年,年複合增長率在50%以上。 2011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407億美元,2020年將增至2410億美元。 到2015年,中國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將達到7500億至1萬億元。 但同樣...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雲計算的興起無疑是互聯網發展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事件之一。 那麼,雲計算在互聯網和資訊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究竟處於什麼位置? 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 回顧互聯網的發展歷史,展望互聯網的未來,我們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第一代互聯網 1969年,為了能在爆發核戰爭時保障通信暢通,美國國防部啟動了具有抗核打擊能力的電腦網路ARPAN...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在英特爾的推動下,IT系統通信頻寬和計算能力遵循摩爾法則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保持了每12-18個月翻一番的發展速度。 與此同時,IDC最新「數位宇宙」研究預測:資料增長速度將超過摩爾定律,2011年將達到1.8ZB;未來10年,企業將管理50倍于現在的資料量,檔量將增加75倍。 在數位宇宙飛速膨脹的背景下,「大資料」的概念也應運而生。 詳解Big ...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Salesforce.com、甲骨文、微軟、SAP及另外眾多廠商在提供雲CRM(客戶關係管理)服務。 圍繞雲計算的炒作無所不在,想必大家都聽到過雲計算。 Salesforce.com、甲骨文、微軟、SAP及另外眾多廠商在提供雲CRM(客戶關係管理)服務。 圍繞雲計算的炒作無所不在,想必大家都聽到過雲計算。 弗雷斯特調研公司預測,到2020年,全球平臺即服務(PaaS)市場的產值會增長到近120億美...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為什麼是"雲"? "一切都在於需求並運用現有的處理能力和資源。 " 1965年,由英特爾合夥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E. Moore)發表的摩爾定律預言:處理器中所使用的電晶體數量每過兩年就會翻一倍。 過去的40年證明了這一定律的正確性,而且至少在2020年前這一定律也很有可能依然保持正確。 如果你比較如今典型的手持設備...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雲計算系統運用了許多技術,其中以程式設計模型、資料管理技術、資料存儲技術、虛擬化技術、雲計算平臺管理技術最為關鍵。 (1)程式設計模型 MapReduce是Google開發的java、Python、C++程式設計模型,它是一種簡化的分散式程式設計模型和高效的任務調度模型,用於大規模資料集(大於1TB)的並行運算。 嚴格的程式設計模型使雲計算環境下的程式設計十分簡單。 MapReduce模式的思想是將要執行的...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雲計算要求「雲」的提供者聚集大量的資源,將資源無縫隙地提供給使用者使用,同時使用者以享用服務的形式享用這種資源。 這就是雲計算的三個核心要素資源集中、能力發佈和服務模式。 資源集中:通過把各種資源聚集起來,形成相應的「雲」。 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但這種做法實際上已經出現。 例如,搜尋引擎之所以能夠高速搜索,主要原因是搜尋引擎運營商事先已經把網路上的所有能搜索到的資訊,以特定的形式...
Time of Update: 2015-03-17
許多公司都在為了圍繞著雲計算產品創新和吸收雲計算基礎架構進行合作。 許多大公司進行合作,協同提供雲解決方案。 無論是Google和VMware還是微軟和惠普,都在為了綜合雲計算產品結成合作夥伴。 至於確定于那家公司合作,這就是解決方案供應商自己的事了。 為了證明在雲計算產品的旅途上,很少有廠商會單槍匹馬,在這裡我們列出了十個廠商合作的事件以供參考。 Google與Vmw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