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px:
- dp:
- dip:
- sp:
- mm:
- in:
- pt:
相信每個Android新手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不再糾結。
px:
即像素,1px代表螢幕上一個物理的像素點;
px單位不被建議使用,因為同樣100px的圖片,在不同手機上顯示的實際大小可能不同,如所示。
dp:
這個是最常用但也最難理解的尺寸單位。它與“像素密度”密切相關,所以首先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像素密度。假設有一部手機,螢幕的物理尺寸為1.5英寸x2英寸,螢幕解析度為240x320,則我們可以計算出在這部手機的螢幕上,每英寸包含的像素點的數量為240/1.5=160dpi(橫向)或320/2=160dpi(縱向),160dpi就是這部手機的像素密度,像素密度的單位dpi是Dots Per Inch的縮寫,即每英吋像素數量。橫向和縱向的這個值都是相同的,原因是大部分手機螢幕使用正方形的像素點。
不同的手機/平板可能具有不同的像素密度,例如同為4寸手機,有480x320解析度的也有800x480解析度的,前者的像素密度就比較低。Android系統定義了四種像素密度:低(120dpi)、中(160dpi)、高(240dpi)和超高(320dpi),它們對應的dp到px的係數分別為0.75、1、1.5和2,這個係數乘以dp長度就是像素數。例如介面上有一個長度為“100dp”的圖片,那麼它在240dpi的手機上實際顯示為80x1.5=120px,在320dpi的手機上實際顯示為80x2=160px。如果你拿這兩部手機放在一起對比,會發現這個圖片的物理尺寸“差不多”,這就是使用dp作為單位的效果,見。
dip:
與dp完全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在早期的Android版本裡多使用dip,後來為了與sp統一就建議使用dp這個名字了。
sp:
與縮放無關的抽象像素(Scale-independent Pixel)。sp和dp很類似但唯一的區別是,Android系統允許使用者自訂文字尺寸大小(小、正常、大、超大等等),當文字尺寸是“正常”時1sp=1dp=0.00625英寸,而當文字尺寸是“大”或“超大”時,1sp>1dp=0.00625英寸。類似我們在windows裡調整字型尺寸以後的效果——視窗大小不變,只有文字大小改變。
還有幾個比較少用到的尺寸單位:
mm:
即毫米;
in:
即英寸,1英寸=2.54厘米(約);
pt:
1pt=1/72英寸=0.035厘米;
最佳實務,文字的尺寸一律用sp單位,非文字的尺寸一律使用dp單位。例如textSize="16sp"、layout_width="60dp";偶爾需要使用px單位,例如需要在螢幕上畫一條細的分隔線時:
<View 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layout_height="1px"/>
參考資料:
Difference of px, dp, dip and sp in Android?
Supporting Multiple Screens
Display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