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程式中使用外掛程式技術,有利於日後的版本更新、維護(比如打補丁)和功能擴充,是一種很實用的技術。
其最大的特點是更新外掛程式時無需重新編譯主程式,對於一個設計良好的應用系統而言,甚至可以做到業務功能
的線上升級。本文介紹了linux下用C++實現外掛程式的一個簡單一實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為了能做到更新外掛程式時無需重新編譯主程式,要求主程式中定義的介面是定死
的,而介面的實現被放到了具體
的外掛程式中,這樣主程式在運行時刻將外掛程式載入進來,就可以使用這些介面所提供的功能了。在物件導向的系統
中,各個功能模組被封裝到類中,因此在C++中實現外掛程式技術,就需要在主程式中提供基類,並為這些基類定義
明確的介面,然後在外掛程式(動態庫或共用庫)中定義衍生類別,並實現基類中所有的介面。
我們以計算多邊形面積為例,首先定義一個基類CPolygon:
/*+********************************************************/
/*+********************************************************/
/*+********************************************************/
/* polygon.h */
#ifndef __POLYGON_H__
#define
__POLYGON_H__
class CPolygon
{
public:
CPolygon(){}
virtual ~CPolygon(){}
virtual double area(void) const
= 0;
};
#endif /* __POLYGON_H__ */
/*-********************************************************/
/*-********************************************************/
/*-********************************************************/
注意基類不一定是虛類(有純虛函數的類),但是介面一定要定義成虛函數,因
為最終主程式是通過基類指標
來調衍生類別的介面函數,另外如果基類中有資源分派(new)的話,解構函式一定要定義成虛的,否則不會被
調用,造成記憶體流失。
接下來要定義衍生類別CTriangle,並放到共用庫(.so)中:
/*+********************************************************/
/*+********************************************************/
/*+********************************************************/
/* .h */
#ifndef __TRIANGLE_H__
#define
__TRIANGLE_H__
#include "polygon.h"
#include
<iostream>
class CTriangle : public CPolygon
{
public:
virtual double area(void)
const;
};
#endif /* __TRIANGLE_H__ */
/* .cpp */
#include ".h"
extern "C"
{
void *
create()
{
return new CTriangle;
}
}
double CTriangle::area(void) const
{
std::cout << "area of " << std::endl;
return 0;
}
/*-********************************************************/
/*-********************************************************/
/*-********************************************************/
其中定義了函數"create"用來建立CTriangle類對象,該函數
可讓主程式獲得CTriangle對象指標,從而
可以訪問CTriangle類對象。主程式通過調用dlsym擷取指向該函數的指標,需要指出的是,由於dlsym被
設計成c-style方式,因此調用c++定義的函數時,需要加上extern "C"
那麼主程式是如何調用共用庫的呢,程式碼片段如下:
/*+********************************************************/
/*+********************************************************/
/*+********************************************************/
typedef CPolygon* create_t();
void * handle = dlopen(".so",
RTLD_LAZY);
if( !handle )
{
std::cerr
<< dlerror() << std::endl;
exit(1);
}
create_t * create_ = (create_t
*)dlsym(handle, "create");
CPolygon * pObj = create_();
if( 0 != pObj )
{
pObj->area();
}
delete pObj;
dlclose(handle);
/*-********************************************************/
/*-********************************************************/
/*-********************************************************/
主程式通過dlopen開啟.so,然後通過dlsym得到庫中的函數
create指標,調用create後返回了
指向CTriangle類對象的指標,類型是CPolygon的,由於虛函數的多態性,
pObj->area() 實際是調用
了CTriangle::area.
好了,外掛程式技術就是這麼簡單,回顧一下實現過程:寫一個基類,定義介面函
數,然後在共用庫中寫
衍生類別,最後在主程式運行時刻開啟共用庫(dlopen),並通過create函數得到指向新建立的衍生類別
對象的指標,然後利用虛函數的多態性,調用衍生類別的各種方法。不過進一步使用後你可能會發現,
這樣實現會有些問題:
1. 每寫一個衍生類別就需要重寫一個create函數
注意到CTriangle類實現時定義的create函數必須返回 new
CTriangle:
extern "C"
{
void *
create()
{
return new CTriangle;
}
}
那麼如果再建一個類比如CRectangle,
create函數必須重寫,返回 new CRectangle
這樣做一方面麻煩,另外CTriangle、CRectangle兩個類不
能放到同一個共用庫中,否則會編譯時間刻
提示重複定義錯誤。
2.
主程式無法判斷create函數返回的是哪個類所建立的對象
當只有一個基類(CPolygon)時主程式當然知道返回的是
CPolygon衍生類別的對象指標:
create_t * create_ = (create_t *)dlsym(handle,
"create");
CPolygon * pObj = create_();
假如有多個基類,根據這些基類派生出不同類型的類時,無法在主程式中判斷使
用哪個基類指標。
3. 操作繁瑣
沒有一個統一的操作介面,實現共用庫的載入、卸載、衍生類別對象的建立,特別
是當需要載入一個目錄
下所有的共用庫時,感覺一個一個地載入太麻煩了,能不能批量載入呢。
通過動態類載入和建立Helper類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其中dynclass.h/dynclass.cpp中實現了動態
載入類對象,pluginhelper.h/pluginhelper.cpp實現了Plugin Helper,具體細節見附件。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使用步驟:
1. 首先定義基類(CPolygon),方法同上。
2. 在共用庫中實現衍生類別
比如CTriangle:
/*+********************************************************/
/*+********************************************************/
/*+********************************************************/
/* .h */
#ifndef __TRIANGLE_H__
#define
__TRIANGLE_H__
#include "polygon.h"
#include
<iostream>
class CTriangle : public CPolygon
{
public:
virtual double area(void)
const;
};
#endif /* __TRIANGLE_H__ */
/* .cpp */
#include ".h"
#include
"dynclass.h"
DYN_DECLARE(CTriangle);
double CTriangle::area(void) const
{
std::cout << "area of " << std::endl;
return 0;
}
/*-********************************************************/
/*-********************************************************/
/*-********************************************************/
注意到此時衍生類別的實現(.cpp)中已沒有了那個討厭的create了,被我偷偷放到
dynclass.cpp中了:
extern "C"
{
void *
createByClassName(const char * strClassName)
{
return DYN_CREATE(strClassName);
}
}
由於對任何衍生類別而言,該函數的實現都一樣,因此只需要實現一次,對使用者
是不可見的,這樣
了從衍生類別中拿走的目的。
另外增加了一個宏:DYN_DECLARE(CTriangle);
參數是類名(這裡用到了RTTI),每個衍生類別對應
一個這樣的宏,該類就可以支援類對象的動態載入了,需要包含標頭檔dynclass.h
3. 在主程式中如何使用
使用起來也非常簡單,在主程式(main.cpp)中:
/*+********************************************************/
/*+********************************************************/
/*+********************************************************/
...
#include "pluginhelper.h"
#include "polygon.h"
...
CPluginHelper pluginHelper;
pluginHelper.Load( "./plugin",
"*.so" );
CPolygon * pbase = (CPolygon
*)pluginHelper.Create("CTriangle");
if( 0 != pbase )
{
pbase->area();
}
delete pbase;
pluginHelper.Unload( "./plugin",
"*.so" );
/*-********************************************************/
/*-********************************************************/
/*-********************************************************/
首先定義CPluginHelper對象,調用Load方法載入共用庫,其
中第一個參數是共用庫的路徑,第二
個參數是共用庫的名稱,共用庫名支援模式比對,這裡表示要載入./plugin目錄所有so共用庫,
當然也可以是某個具體的共用庫名。
隨後可以通過CPluginHelper::Create方法,根據類名稱
建立該類的對象,實現了參數化建立對象
的目的,然後就是對該對象的調用,當不用該對象時,需要調用delete來刪除。
最後,調用CPluginHelper::Unload將指定共用庫卸載。
本文提供了linux下的實現外掛程式技術的方法,其實下在window下也一樣,可以用Loadlibrary代替
dlopen,用GetProcAddress代替dlsym,具體實現就不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