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性比較簡單,依舊長話多說,只說重點。下面這個demo我們經常使用重載函數來處理問題的情境:
Code
1 public void Process(int p1, float p2, string p3)
2 {
3 //todo
4 }
5
6 public void Process(int p1, float p2)
7 {
8 Process(p1, p2, "fanweixiao");
9 }
10
11 public void Process(int p1)
12 {
13 Process(p1, 0f);
14 }
在C#4.0時代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新功能,具名引數(Named Parameters)和選擇性參數(Optional Parameters)。他們是兩個完全獨立的概念,只是經常一塊使用。改寫後的這個函數為:
Code
1 public int NBProcess(int p1=0, float p2=0f, string p3="fanweixiao")
2 {
3 //todo
4 }
這樣我們就可以用NBProcess(10)來調用這個函數,相當於NBProcess(10, 0f, "fanweixiao")的調用。
如果想省去第二個參數我們可以這樣調用:NBProcess(10, p3:"FanWeixiao")。麻煩一點也可以寫成NBProcess(p1:10,p3:"FanWeixiao")。甚至還可以把參數改變順序NBProcess(p3:"FanWeixiao",p1:10)這樣來調用。
對於建構函式和indexer也可以這麼用。
對於有這樣的參數的重載,究竟如何判斷是調用哪個,邏輯也很簡單:最相近原則。(applicable)
從參數是5來看,首先排除了M(string,int),因為它要求第一個參數是string類型的。M(int, string)是可以的因為string是選擇性參數,它和M(int)都比M(object)要好,object是“萬惡之源”,比起object,5和int可是親切多了。那麼最後顯而易見M(int)是最好的。
建構函式不同型別參數的位置和個數是決定其區分的關鍵,而c#4.0的這個特性把參數的名字放入規則中了,以後給參數起名也得正經點了:)。其實像python這樣的動態語言,上面的功能都支援,還有一個更酷的“*參數”:
Code
1 def stepper(what, by=1):
2 what += by
3 return what
4
5 def average(first,
*rest):
6 sum = first
7
for value in rest: sum +=
value
8 result = 1.0 * sum / (len(rest) + 1)
9 return result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param關鍵字做到這一點,但是確實還沒有python那麼酷,but,這已經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