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 繼承
Objective-c不支援多繼承。 Super 關鍵字:調用該類的父類; 超類:父類的另一種說法。
2.自訂NSLog()輸出:
在類中添加description方法就可以自訂NSLog()如何輸出對象。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lementation Tire -(NSString *) description
{
Return (@”I am a tire.”);
}
int Main()
{
NSLog(@”%@”,tire[0]);
return 0;
}
3.Foundation kit:
Cocoa是由兩部分架構組成的:foundation kit [包括一些基礎類]和 application kit.【包括使用者介面對象和進階類】
建立字串:
NSString *test;
test=[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i‘m %d years old!",23];
若在聲明方法時在方法前面添加了加號,那就表示把這個方法定義為類方法【這個方法屬於類對象,而不是類的執行個體對象。】
NSArray類:可以存放任意類型的對象. 它有兩個限制:
1. 它只能儲存objective-c的對象,但不能儲存C中的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如int , float, enum, struct等。
2.不能儲存nil(對象的零值或NULL值);【因為在建立NSArray時,要在列表結尾添加nil代表列表結束。】
建立NSArray:
NSArray *array;
array=[NSArray arrayWithObjects:@"one",@"two",nil];
NSString, NSMutableString類;
【NSString是不可變的,即一旦建立完成,就不能通過刪除字元或添加字元的方式來改變它; 而NSMutableString是可變的。
這兩個類就像JAVA中的string與stringBuffer類的區別。】 NSArray, NSMutableArray類; NSEnumerator枚舉;
【
NSEnumerator *emun;
Emun=[array objectEnumerator]; Id thingie;
While(thingie=[enumerator nextObject]){} 】
NSDictionary:字典(關鍵字及其定義的集合。)【也成為散列表,關聯陣列】,NSMutableDictionary類;
NSNumber:用來封裝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如int ,char, float, bool;【將一個基本類型的資料封裝成對象叫做裝箱。】
NSValue:它可以封裝任何類,NSNumber是它的子類。 NSNull:
在cocoa中看到“CF”字樣時,就表示它是蘋果公司的Core Foundation 架構相關的內容。 NSAutoreleasePool:自動釋放記憶體池。
4.記憶體管理
每個對象都有一個與之關聯的引用計數(也叫保留計數)
當使用alloc, new 方法或通過 copy訊息(產生接收對象的一個副本)建立一個對象時,對象的引用計數值被設為1;
給對象發retain訊息時,增加該值; 發送release訊息時,減少該值;
當一個對象的引用計數值變為0時,objective-c會自動向對象發送一條dealloc訊息。銷毀該對象。
你可以在自己的對象中重寫該方法,
使用retainCount訊息,可以擷取引用計數器的值。 -(id) retain; -(void) release;
-(unsigned) retainCount;
自動釋放池:autorelease pool; 建立:
NSAutoreleasePool *pool;
pool=[[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銷毀:
[pool release];
注意:xcode自動產生的程式碼,銷毀pool池時,使用的是[pool drain],drain方法只是清空釋放池,但不銷毀pool.所以在自己編寫代碼時還是使用release.
而且,drain只適用於MAC OS 10.4以上的版本,而release適用於所有版本。
只有在向某個對象發送autorelease訊息時,該對象才會添加到NSAutoreleasepool中,才會被自動釋放。
如:[car autorelease];
記憶體管理黃金準則:
只有通過alloc, new和 copy方法建立的對象,才需要程式員負責向該對象發送release或autorelease訊息。
而通過其他方法獲得的對象,則預設為已經被設定為自動釋放,所以不需要程式員做任何操作了。 在objective-c 2.0中有記憶體回收機制, 如果要對某個項目使用記憶體回收:
項目資訊查詢"garb",出現“objective-c Garbage Collection”,將其值設定為“required[-fobjc-gc-only]”
啟用記憶體回收後,通常的記憶體管理命令全都變成了空操作指令,不執行任何操作。 開發iphone軟體,不能使用記憶體回收。
5.對象初始化
兩種建立新對象的方法: [類名 new] 、[[類名 alloc] init]
這兩種方法是等價的,但cocoa的慣例是使用後者。 alloc在為對象分配空間的同時,將這塊記憶體初始化為0;
nit方法:初始化執行個體變數,使對象處於可用狀態。[傳回型別為id, 返回的值描述了被初始化的對象]
使用new建立新對象時,系統要完成兩個步驟:
1. 為對象分配記憶體,即對象獲得一個用來存放其執行個體變數的記憶體塊;
2.自動調用init方法,讓該對象處於可用狀態。
6.objective-c 2.0的新特性【只適用於mac os x10.5及以上】
@property :表示聲明了對象的屬性。【這樣就不用再寫屬性的訪問器了。】 (他有copy, retain, readwrite, readonly等屬性)
@synthesize:表示“建立該屬性的訪問器” 點運算式
7.類別(分類)
分類(category)是一種為現有的類添加新方法的方式。
分類的聲明:
@interface NSString (NumberConvenience) //類名 (分類名)
-(NSNumber) lengthAsNumber; //擴充方法聲明
@end
使用時使用原來的類名,就可以調用他的所有類別中的方法。
分類的局限性:
1.不能向類中添加新的執行個體變數;
2.在類別中的方法若與類中現有的方法重名,則類中的方法不可用,被類別中的新方法取代。
分類的作用:
1.將類的實現分散到多個檔案或架構中;
2. 建立對私人方法的前向引用;
【Cocoa中沒有真正的私人方法,則實現私人方法類似功能的方法為: 先在分類中聲明方法;然後到現有類的實現中實現該方法。
這樣這個類中的其他方法可以使用該方法,而其他外部的類就不會知道該方法的存在了。】
3.向對象添加非正式協議。
【建立一個NSObject的類別稱為建立一個非正式協議。】
委託delegate是一種對象,另一個類的對象會要求委派物件執行它的某些操作。 受委派物件在某個時間(某個事件觸發)時,會自動通知委派物件執行委託方法。
選取器:@selector():選取器只是一個方法名稱,但它以objective-c運行時使用的特殊方式編碼,以快速執行查詢。圓括弧中的內容是方法名。
所以Car類的setEngine:方法的選取器是:@selector(setEngine:
受委派物件如何知道其委派物件是否能處理它(受委派物件)發送給它(委派物件)的訊息? 通過選取器,受委派物件先檢查委派物件,詢問其是否能響應該選取器。如果能,則向它發送訊息。
8.
協議:
正式協議是一個命名的方法列表。
採用協議意味著必須實現該協議的所有方法。否則,編譯器會發出警告。
聲明協議:
@protocal NSCopying
-(id) copywithzone:(NSZone *) zone;
//方法列表
@end
採用協議:
@interface Car:NSObject <NSCopying,NSCoding> //中括弧中是要實現的協議列表
{
//執行個體變數列表
}
//方法列表
@end
在objective-c 2.0中,有新特性:@optional, @required
9.AppKit:
建立APPKIT項目:
File—new project—mac os—application—Cocoa application; IBOutlet與IBAction
這兩個都是APPKIT提供的#defines. IBOutlet沒有任何作用,不會對它進行編譯。 IBAction定義為void。
這兩個是為Interface Builder以及閱讀代碼的人提供的標記。
.xib檔案一般稱為.nib檔案。
.nib檔案是包含被凍結對象的二進位檔案。 而.xib檔案是XML格式的nib檔案。
http://www.itheima.com/
黑馬程式員——Objective-c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