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連網廣告投放的話呢,最常見的目的應該有兩個 —— 品牌、效果(真實的銷售額、註冊等等)。
* 我們姑且這麼狹隘的定義其目標。*
對於前者 - 品牌,曝光量的高低、廣告媒介有效接觸的時間長度與頻率是優質有效與否的關鍵。由於這種Campaign 隱性指標非常多,全壽命的跟蹤又太理想化,難以實現,所以這裡就不多做討論了,通常是大品牌商家才會選擇這一投放模式。
對於後者 - 效果,如上面提到的銷售額、註冊使用者數等等其實說的非常粗暴,應該嚴格的區分核算達成各項 KPI 的成本,可以設定幾級,對於最基本的需求即 "流量" 具體到每個點擊成本( CPC )、每個新註冊成本( CPA )、每次購買成本(CPA)等等諸多細節。然後再與其他的營銷渠道進行對比就可以弄清楚互連網廣告是不是真的有效了。
當然,這隻是個簡單的例子罷了。
所以結論是:互連網廣告真的有效,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效果好不好,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我覺得樓主的觀點和例證不是一個意思:360廣告收入的很大部分是導航首頁的文字鏈廣告而不是彈窗(至少目前還不是),使用者去導航首頁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通過分類目錄去做下一步他計劃中的事情;搜尋的關鍵詞匹配,捕捉使用者的意圖更加明顯;但網易新聞右側的廣告,是大部分使用者比較明確的“廣告”,新聞瀏覽時是閑逛心態,目的性並不明確,這個時候品牌廣告單一在某個網站上的曝光不能形成有效累積和刺激,所以往往是一整套線上投放的組合,視頻、搜尋、門戶……只是剛好你看到那個客戶的廣告出現在你熟悉的某個門戶右側而已。所以比較來看,前兩種渠道對福士使用者來說,都更有轉化效果;而後者更多是品牌或者活動告知,用這個渠道來做銷量肯定會虧,但banner廣告或者視頻貼片這些廣告空間,在品牌宣傳上的價值又不可抹殺。打個比方,很可能小白使用者在優酷上看了無數次“我是韓寒,我是凡客”的廣告,然後在導航站上看見了凡客,就很容易的點進去了。但往往廣告主會因此高估了導航站和搜尋的效果,因為單獨從統計上來看,這些渠道帶人效果明顯,卻無法知曉之前在其他渠道品牌投入的直接作用力。提問者的疑惑是:“看網頁時基本都從視覺上自動忽略了網頁上的廣告”,那麼廣告還有效嗎?
不僅是在看網頁時,大家在翻雜誌、等公車、看電視的時候,也都在自覺忽略廣告。
這不是互連網媒介獨自的問題,是廣告們的普遍苦惱。被忽略的廣告不是因為它身在互連網,而是它本身不夠好。畢竟廣告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把自己裝扮得不像廣告,讓你扭過頭來盯著它們看呀。
互連網廣告存活至今,就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
廣告主:投廣告- > 攢人氣,推廣品牌,獲得訂單轉化- > 把獲得的利潤給一小部分廣告平台- > 互利共存
消費使用者:感興趣,好奇,誤點擊- > 瞭解,購買,消費- > 退出,獲得印象
廣告平台“人多”,廣告主“要人”,消費使用者“要消費”,成交了,就三贏。
1.像百度、360、網易門戶這些廣告電訊廠商的客戶,大部分都是有資料跟蹤的,他們會以一些指標來衡量廣告效果,例如註冊量、成交額,當然也有一些沒有詳細跟蹤的客戶,但是如果這些客戶投入廣告的錢全部砸了,公司倒閉了~他們肯定就不會繼續投了~
2.投放廣告的人盈利模式有兩種:一個是自己賺錢,一個是賺二次跳轉,例如我做一個團購導航,我在百度投廣告買了很多流量,而他們從我這裡進入各個團購網站,我找團購網站要錢,現在盈利模式是越來越多了……
3.廣告還有一個就是潛移默化的品牌宣傳效果,大公司都會給出一部分廣告資金不管效果不管成單,只求有一個鋪天蓋地的廣告陣勢,做品牌宣傳。
是的,當然有效。
不同的廣告方式有不同的目的,拿遊戲行業而言,有需要在短期內積累大量使用者的,有需要在較長的時間段內培養使用者熟悉度的,但他們的共性就是:嘿,他們有效。不但有效,還非常有效。
先解釋一下提問者的問題:很顯然,要麼是你和你的朋友們不是廣告的使用者群,要麼是你低估了廣告對你們造成的影響。假如你是一個汽車愛好者,在瀏覽汽車網站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關注相關的汽車廣告,假如你想買一台大電視,你在上家電論壇的時候至少會掃一眼上面的廣告,對於廣告主來說,這就很夠了。很多時候宣傳是個積累的過程,當你在某一天,開啟的10個網頁中有6個都是某個產品的相關資訊的時候,這個產品的名稱和一些資訊就已經半強制性地灌進你的腦子裡了——沒錯,我們要的就是這一點兒效果。
而且,網路廣告比傳統形式的廣告好1000倍。
某個過手千億元的米國營銷大爺曾有名言曰:“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50%是完全無效的,但可恨的是我不知道這50%在哪兒。”
但網路用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完善的監控手段可以實現對使用者的跟蹤,我同時在10家媒體上投放1000個廣告,然後可以每天開啟後台,看到每個廣告給我帶來了多少點擊\註冊\付費。然後即時調整廣告策略。我甚至可以按單點擊、單註冊或者單付費數量支付廣告費。這擱在10年前就是夢想一樣的場面。想想你在報紙上登個廣告,能精確到萬人數量級的就已經是老強者了,現在呢?每個人。更別提GOOGLE這種創世紀風格的廣告推送模式了。
首先明確下廣告的目的,就是讓產品走出家門,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產品。
而現在,互連網作為一個使用者接觸世界,瞭解世界的門戶,毫無疑問是具有非常大的能量的。
對於廣告主來說,不做這個門戶,就會少個讓他人認知自己產品的途徑,雖然其效果無法做到立竿見影,但就像閉著眼睛用散彈槍打靶,一槍出去,有一顆中就好。
最後,現在講究的是一個立體營銷,不僅僅是做做廣告,各種網路新聞稿,口碑營銷,搜尋引擎最佳化等,都是互連網商業推廣手段。
想問一下,提問者身邊的朋友都是一些什麼人?
拿我身邊的朋友來說,懂百度搜尋結果哪些是廣告的,基本都是讀過電腦專業的
其它大部分朋友,甚至連網站的盈利的常見方法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說具體到百度等網站的廣告模式了,因而,很多時候他們是無法判段廣告的
我國網民對互連網運營的瞭解,總的來說還比較少,相信隨著網民的認識轉變,互連網廣告會越來越難做好...
首先,從一個經驗者的角度來說,互連網廣告的直接有效性大約千分之一不到(無品牌),直接效果相當有限。
其次,互連網廣告和傳統廣告一樣,大量重複的廣告確實可以讓人產生品牌的認知和認同感。
再次,互連網廣告的模式很豐富,有圖片、有動畫、有文字鏈、有新聞稿、有論壇、有推薦、有微薄、有SNS等等,這其中圖片動畫等最容易做也最花錢效果還不一定好,而傳說中微薄和SNS可以技術性的降低成本提升效果。
最後,任何廣告都是個技術活,看看凡客和夢芭沙的對比就知道效果還是要靠自己,不能光看廣告公司。
投廣告特別是在資訊爆炸的互連網上投廣告,其實有個累積的過程,在很長一段時間,它沒有任何的引導你去消費的作用,所有的效果只能在你腦海裡建立產品的模糊印象,這有個臨界點,到了一定程度,當你確實有需要這種產品的購買動機的時候,它的作用才顯現出來:由於先期已在眾多同類產品中首先在你腦海中佔領了一席之地,所以你在購買的時候自然對該產品多關注,最終購買這個產品的幾率比同類產品要高。(其實在當下,任何平台的廣告還是為了在眾多的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當然,在互動性和表現手段如此多樣的互連網上依舊執行這種類似“腦白金”式的廣告轟炸,其實是很愚蠢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胡歌的另類的廣告在人人這類SNS社交網路上會流傳開來的原因:有趣有欣賞價值對我們有回饋意義的廣告才能真正“病毒式”地傳播開來。這個事情其實和“XXX藥能治病嗎?” “共產主義真的比資本主義先進嗎?”道理一樣
什麼事情在紙面上分析都好搞。互連網更是如此,君不見關於互連網的理論每幾年就出來一大批。
具體到互連網廣告也是這樣。什麼精準營銷、精準投放、資料營銷、智能使用者行為分析.....這些bullshit 很多很多,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有幾家,真正在做有戶行為統計、分析的有幾家。做的當中,他們的理論和依據是什麼。
所以,互連網廣告在理論上說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在執行層面上來說(中國大多數公司)現在還處在“玩概念”階段。360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導航站,與其說是廣告,更不如說是更切合大部分初級網民使用的分類黃頁.這種成功360不是首創,只是它用自己免費殺毒軟體的覆蓋優勢迅速佔領了新使用者市場而已.(但目前這塊最大的還是百度家的hao123).平心而論,360的廣告運作其實不算很成功...但是由於導航站運營簡單,廣告售賣快速...所以只能說是容易賺的快錢而已,並不是360未來主要的盈利模式,
至於網易,那是家知名遊戲公司...網路廣告本來就不是人家的主營...廣告的第一個作用是讓使用者awareness,然後才是call to action。通常廣告也會分成品牌廣告和營銷廣告,前者注重awareness,後者注重call to action。
所以從第一個作用出發,只要能夠最大化地觸及使用者,進入使用者的視線,就是有效。而從第二個作用出發,這就需要多種營銷手段和內容策劃的配合,提升從看到購買的層層轉化率。然而即使是後者,第一步也是要觸及目標使用者。
因此互連網廣告和其他廣告渠道一樣,是有效,創新和突破的空間還很大。轉載請註明出處:站長工具 資訊來源:http://www.chayiba.com/Content/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