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sp bs 時間 as 學習 網路 生活 技術 資訊
2013年絕對是互連網不平凡的一年,尤其在互連網金融領域。可以說2013年就是互連網金融的元年,隨著餘額寶的橫空出世,傳統金融被攪得暈頭轉向,有人甚至用“革命”二字來形容互連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巨大衝擊,但筆者認為傳統金融的確受到來自新領域新技術的衝擊,但還不至於被革命,互連網金融存在現階段更多意義上只是實現了電子化交易和依靠資訊技術實現金融活動的便利和簡單,但唯專屬一點是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互連網技術所帶來的空間和時間的高效率對人們生活習慣和思想上的巨大影響。
為什麼打破傳統金融平靜的是互連網技術,而不是金融創新,亦或是金融某領域的爆髮式增長,到得到這個答案,也許得從傳統金融的前身今世說起。1978年,我國銀行業進入改革時期,現代金融行業逐漸在神州大地上發展起來。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有了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信託公司等等向西方先進思想學習而來的金融活動。隨著金融的活躍,金融業務的複雜化,國內金融機構的活動風險和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為了規避金融活動的風險,更多的金融機構把橄欖枝投向了信譽好、資金雄厚、穩定而風險低的所謂優質客戶。儘可能的將資源通過貸款、融資、投資等形式提供給他們,從而來保障自己的利益,減小自身的資本風險。換句話說,金融機構將80%的資源投放給了20%的企業,使得剩下80%的企業得很難得到協助,這使得行業內行成一種迴避創新和冒險的風氣,大家都希望按照這種程式穩中求進,金融活動缺少活力。這就是目前傳統金融業的現狀。
而互連網技術的出現,恰恰帶來了改變傳統金融業的契機。互連網的發展影響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方方面面,我們的思維也漸漸地開始互連網化了。筆者經常看到鬧市區路邊有人乞討。有時就在想,要是每天有1萬人經過他的身旁,其中有200人給了他1塊錢,每天不用勞動,淨賺200塊,每個月就有6000塊的穩定收入。從乞討者看來,看似20%的“顧客”,但帶給他的收益是極高的。再有,當家裡迎來新生命時,親戚朋友們都會送來各種各樣的禮物來祝賀,以致於很多禮物都來不及用就被閑置在角落了。等你一段時間後發現它時,早已經不適合再用了。按傳統思路,要麼送人,要麼扔掉。但在互連網時代,除了送人和扔掉外,還可以把它放到網上以低於正常零售價格當二手新品出售。而在茫茫如海由網路連接而成的世界裡,也許會有需要它的買家,而且對於買家來說價廉又物美。這種互連網化的默契也是極好的一種交易活動。這就是互連網技術的產生將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壓縮到無形的體現。與傳統金融不一樣的,互連網技術的出現不再是將關注點放在某一個點或局部上來影響一整個面,她的關注點是一整個面,卻影響著面裡的每一個點。這也是著名的“長尾理論”告訴我們的邏輯:更加重要地關注那些被人們忽視或者輕描淡寫的力量。
乞討者的例子無非就是將發現好心人的範圍放大到鬧市區,只要有20%的人能免給予施捨,乞丐的生活並不會過得特別差。網上開店無非就是將市場放大到整個網路,只要有20%的人願意出價購買,商家就能產生銷售額。理論上說,只要全中國13億人每人出一塊錢給到某組織,該組織就能用13億元去協助那些80%的企業。這就是互連網金融有別於傳統金融的本質所在。餘額寶的出現極大震動了傳統金融業,短短一個月規模破100億元,客戶數破400萬戶。原因何在?傳統金融業下,貨基的投資起步額是500元人民幣,而餘額寶是1元起步,這讓傳統金融情何以堪啊!
互連網金融遵循著一定的邏輯,其背後的理論支撐就是長尾理論,它面向的人群是數以百萬計的個人——對於傳統金融機構而言,這個群體的價值微小得簡直不值一提,但是互連網金融通過為其提供網上服務將這些數量眾多的群體彙集起來,形成了非常可觀的規模。
深入解讀:互連網金融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