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天在上班路上看到一篇網路通訊協定的文章感覺寫的很好,好東西嘛當然要留下了,也在這給大家分享分享!
本文轉載於阮一峰的部落格
阮一峰
原文: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5/internet_protocol_suite_part_i.html
一、概述
1.1 五層模型
互連網的實現,分成好幾層。每一層都有自己的功能,就像建築物一樣,每一層都靠下一層支援。
使用者接觸到的,只是最上面的一層,根本沒有感覺到下面的層。要理解互連網,必須從最下層開始,自下而上理解每一層的功能。
如何分層有不同的模型,有的模型分七層,有的分四層。我覺得,把互連網分成五層,比較容易解釋。
如所示,最底下的一層叫做"實體層"(Physical Layer),最上面的一層叫做"應用程式層"(Application Layer),中間的三層(自下而上)分別是"連結層"(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和"傳輸層"(Transport Layer)。越下面的層,越靠近硬體;越上面的層,越靠近使用者。
它們叫什麼名字,其實並不重要。只需要知道,互連網分成若干層就可以了。
1.2 層與協議
每一層都是為了完成一種功能。為了實現這些功能,就需要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規則。
大家都遵守的規則,就叫做"協議"(protocol)。
互連網的每一層,都定義了很多協議。這些協議的總稱,就叫做"互連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們是互連網的核心,下面介紹每一層的功能,主要就是介紹每一層的主要協議。
二、實體層
我們從最底下的一層開始。
電腦要組網,第一件事要幹什嗎?當然是先把電腦連起來,可以用光纜、電纜、雙絞線、無線電波等方式。
這就叫做"實體層",它就是把電腦串連起來的物理手段。它主要規定了網路的一些電氣特性,作用是負責傳送0和1的電訊號。
三、連結層
3.1 定義
單純的0和1沒有任何意義,必須規定解讀方式:多少個電訊號算一組?每個訊號位有何意義?
這就是"連結層"的功能,它在"實體層"的上方,確定了0和1的分組方式。
3.2 乙太網路協議
早期的時候,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電訊號分組方式。逐漸地,一種叫做"乙太網路"(Ethernet)的協議,佔據了主導地位。
乙太網路規定,一組電訊號構成一個資料包,叫做"幀"(Frame)。每一幀分成兩個部分:標題(Head)和資料(Data)。
"標題"包含資料包的一些說明項,比如寄件者、接受者、資料類型等等;"資料"則是資料包的具體內容。
"標題"的長度,固定為18位元組。"資料"的長度,最短為46位元組,最長為1500位元組。因此,整個"幀"最短為64位元組,最長為1518位元組。如果資料很長,就必須分割成多個幀進行發送。
3.3 MAC地址
上面提到,乙太網路資料包的"標題",包含了寄件者和接受者的資訊。那麼,寄件者和接受者是如何標識呢?
乙太網路規定,連入網路的所有裝置,都必須具有"網卡"介面。資料包必須是從一塊網卡,傳送到另一塊網卡。網卡的地址,就是資料包的發送地址和接收地址,這叫做MAC地址。
每塊網卡出廠的時候,都有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MAC地址,長度是48個二進位位,通常用12個十六進位數表示。
前6個十六進位數是廠商編號,後6個是該廠商的網卡流水號。有了MAC地址,就可以定位網卡和資料包的路徑了。
3.4 廣播
定義地址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更多的步驟。
首先,一塊網卡怎麼會知道另一塊網卡的MAC地址?
回答是有一種ARP協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個留到後面介紹,這裡只需要知道,乙太網路資料包必須知道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後才能發送。
其次,就算有了MAC地址,系統怎樣才能把資料包準確送到接收方?
回答是乙太網路採用了一種很"原始"的方式,它不是把資料包準確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網路內所有電腦發送,讓每台電腦自己判斷,是否為接收方。
中,1號電腦向2號電腦發送一個資料包,同一個子網路的3號、4號、5號電腦都會收到這個包。它們讀取這個包的"標題",找到接收方的 MAC地址,然後與自身的MAC地址相比較,如果兩者相同,就接受這個包,做進一步處理,否則就丟棄這個包。這種發送方式就叫做"廣播" (broadcasting)。
有了資料包的定義、網卡的MAC地址、廣播的發送方式,"連結層"就可以在多台電腦之間傳送資料了。
四、網路層
4.1 網路層的由來
乙太網路協議,依靠MAC地址發送資料。理論上,單單依靠MAC地址,上海的網卡就可以找到洛杉磯的網卡了,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這樣做有一個重大的缺點。乙太網路採用廣播方式發送資料包,所有成員人手一"包",不僅效率低,而且局限在寄件者所在的子網路。也就是說,如果兩台電腦不在同一個子網路,廣播是傳不過去的。這種設計是合理的,否則互連網上每一台電腦都會收到所有包,那會引起災難。
互連網是無數子網路共同組成的一個巨型網路,很像想象上海和洛杉磯的電腦會在同一個子網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能夠區分哪些MAC地址屬於同一個子網路,哪些不是。如果是同一個子網路,就採用廣播方式發送,否則就採用"路由"方式發 送。("路由"的意思,就是指如何向不同的子網路分發資料包,這是一個很大的主題,本文不涉及。)遺憾的是,MAC地址本身無法做到這一點。它只與廠商有 關,與所處網路無關。
這就導致了"網路層"的誕生。它的作用是引進一套新的地址,使得我們能夠區分不同的電腦是否屬於同一個子網路。這套地址就叫做"網路地址",簡稱"網址"。
於是,"網路層"出現以後,每台電腦有了兩種地址,一種是MAC地址,另一種是網路地址。兩種地址之間沒有任何聯絡,MAC地址是綁定在網卡上的,網路地址則是管理員分配的,它們只是隨機組合在一起。
網路地址協助我們確定電腦所在的子網路,MAC地址則將資料包送到該子網路中的目標網卡。因此,從邏輯上可以推斷,必定是先處理網路地址,然後再處理MAC地址。
4.2 IP協議
規定網路地址的協議,叫做IP協議。它所定義的地址,就被稱為IP地址。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IP協議第四版,簡稱IPv4。這個版本規定,網路地址由32個二進位位組成。
習慣上,我們用分成四段的十進位數表示IP地址,從0.0.0.0一直到255.255.255.255。
互連網上的每一台電腦,都會分配到一個IP地址。這個地址分成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代表網路,後一部分代表主機。比如,IP地址 172.16.254.1,這是一個32位的地址,假定它的網路部分是前24位(172.16.254),那麼主機部分就是後8位(最後的那個1)。處於 同一個子網路的電腦,它們IP地址的網路部分必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說172.16.254.2應該與172.16.254.1處在同一個子網路。
但是,問題在於單單從IP地址,我們無法判斷網路部分。還是以172.16.254.1為例,它的網路部分,到底是前24位,還是前16位,甚至前28位,從IP地址上是看不出來的。
那麼,怎樣才能從IP地址,判斷兩台電腦是否屬於同一個子網路呢?這就要用到另一個參數"子網路遮罩"(subnet mask)。
所謂"子網路遮罩",就是表示子網路特徵的一個參數。它在形式上等同於IP地址,也是一個32位位元字,它的網路部分全部為1,主機部分全部為 0。比如,IP地址172.16.254.1,如果已知網路部分是前24位,主機部分是後8位,那麼子網路遮罩就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寫成十進位就是255.255.255.0。
知道"子網路遮罩",我們就能判斷,任意兩個IP地址是否處在同一個子網路。方法是將兩個IP地址與子網路遮罩分別進行AND運算(兩個數位都為1,運算結果為1,否則為0),然後比較結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話,就表明它們在同一個子網路中,否則就不是。
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254.1和172.16.254.233的子網路遮罩都是255.255.255.0,請問它們是否在同一個子網路?兩者與子網路遮罩分別進行AND運算,結果都是172.16.254.0,因此它們在同一個子網路。
總結一下,IP協議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為每一台電腦分配IP地址,另一個是確定哪些地址在同一個子網路。
4.3 IP資料包
根據IP協議發送的資料,就叫做IP資料包。不難想象,其中必定包括IP地址資訊。
但是前面說過,乙太網路資料包只包含MAC地址,並沒有IP地址的欄位。那麼是否需要修改資料定義,再添加一個欄位呢?
回答是不需要,我們可以把IP資料包直接放進乙太網路資料包的"資料"部分,因此完全不用修改乙太網路的規格。這就是互連網分層結構的好處:上層的變動完全不涉及下層的結構。
具體來說,IP資料包也分為"標題"和"資料"兩個部分。
"標題"部分主要包括版本、長度、IP地址等資訊,"資料"部分則是IP資料包的具體內容。它放進乙太網路資料包後,乙太網路資料包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IP資料包的"標題"部分的長度為20到60位元組,整個資料包的總長度最大為65,535位元組。因此,理論上,一個IP資料包的"資料"部分,最長 為65,515位元組。前面說過,乙太網路資料包的"資料"部分,最長只有1500位元組。因此,如果IP資料包超過了1500位元組,它就需要分割成幾個乙太網路 資料包,分開發送了。
4.4 ARP協議
關於"網路層",還有最後一點需要說明。
因為IP資料包是放在乙太網路資料包裡發送的,所以我們必須同時知道兩個地址,一個是對方的MAC地址,另一個是對方的IP地址。通常情況下,對方的IP地址是已知的(後文會解釋),但是我們不知道它的MAC地址。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機制,能夠從IP地址得到MAC地址。
這裡又可以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如果兩台主機不在同一個子網路,那麼事實上沒有辦法得到對方的MAC地址,只能把資料包傳送到兩個子網路連接處的"網關"(gateway),讓網關去處理。
第二種情況,如果兩台主機在同一個子網路,那麼我們可以用ARP協議,得到對方的MAC地址。ARP協議也是發出一個資料包(包含在乙太網路資料包 中),其中包含它所要查詢主機的IP地址,在對方的MAC地址這一欄,填的是FF:FF:FF:FF:FF:FF,表示這是一個"廣播"地址。它所在子網 絡的每一台主機,都會收到這個資料包,從中取出IP地址,與自身的IP地址進行比較。如果兩者相同,都做出回複,向對方報告自己的MAC地址,否則就丟棄 這個包。
總之,有了ARP協議之後,我們就可以得到同一個子網路內的主機MAC地址,可以把資料包發送到任意一台主機之上了。
五、傳輸層
5.1 傳輸層的由來
有了MAC地址和IP地址,我們已經可以在互連網上任意兩台主機上建立通訊。
接下來的問題是,同一台主機上有許多程式都需要用到網路,比如,你一邊瀏覽網頁,一邊與朋友線上聊天。當一個資料包從互連網上發來的時候,你怎麼知道,它是表示網頁的內容,還是表示線上聊天的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還需要一個參數,表示這個資料包到底供哪個程式(進程)使用。這個參數就叫做"連接埠"(port),它其實是每一個使用網卡的程式的編號。每個資料包都發到主機的特定連接埠,所以不同的程式就能取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連接埠"是0到65535之間的一個整數,正好16個二進位位。0到1023的連接埠被系統佔用,使用者只能選用大於1023的連接埠。不管是瀏覽網頁還是線上聊天,應用程式會隨機選用一個連接埠,然後與伺服器的相應連接埠聯絡。
"傳輸層"的功能,就是建立"連接埠到連接埠"的通訊。相比之下,"網路層"的功能是建立"主機到主機"的通訊。只要確定主機和連接埠,我們就能實現程式之間的交流。因此,Unix系統就把主機+連接埠,叫做"通訊端"(socket)。有了它,就可以進行網路應用程式開發了。
5.2 UDP協議
現在,我們必須在資料包中加入連接埠資訊,這就需要新的協議。最簡單的實現叫做UDP協議,它的格式幾乎就是在資料前面,加上連接埠號碼。
UDP資料包,也是由"標題"和"資料"兩部分組成。
"標題"部分主要定義了發出連接埠和接收埠,"資料"部分就是具體的內容。然後,把整個UDP資料包放入IP資料包的"資料"部分,而前面說過,IP資料包又是放在乙太網路資料包之中的,所以整個乙太網路資料包現在變成了下面這樣:
UDP資料包非常簡單,"標題"部分一共只有8個位元組,總長度不超過65,535位元組,正好放進一個IP資料包。
5.3 TCP協議
UDP協議的優點是比較簡單,容易實現,但是缺點是可靠性較差,一旦資料包發出,無法知道對方是否收到。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提高網路可靠性,TCP協議就誕生了。這個協議非常複雜,但可以近似認為,它就是有確認機制的UDP協議,每發出一個資料包都要求確認。如果有一個資料包遺失,就收不到確認,發出方就知道有必要重發這個資料包了。
因此,TCP協議能夠確保資料不會遺失。它的缺點是過程複雜、實現困難、消耗較多的資源。
TCP資料包和UDP資料包一樣,都是內嵌在IP資料包的"資料"部分。TCP資料包沒有長度限制,理論上可以無限長,但是為了保證網路的效率,通常TCP資料包的長度不會超過IP資料包的長度,以確保單個TCP資料包不必再分割。
六、應用程式層
應用程式收到"傳輸層"的資料,接下來就要進行解讀。由於互連網是開放架構,資料來源五花八門,必須事先規定好格式,否則根本無法解讀。
"應用程式層"的作用,就是規定應用程式的資料格式。
舉例來說,TCP協議可以為各種各樣的程式傳遞資料,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麼,必須有不同協議規定電子郵件、網頁、FTP資料的格式,這些應用程式協議就構成了"應用程式層"。
這是最高的一層,直接面對使用者。它的資料就放在TCP資料包的"資料"部分。因此,現在的乙太網路的資料包就變成下面這樣。
至此,整個互連網的五層結構,自下而上全部講完了。這是從系統的角度,解釋互連網是如何構成的。下一篇,我反過來,從使用者的角度,自上而下看看這個結構是如何發揮作用,完成一次網路資料交換的。
七、一個小結
先對前面的內容,做一個小結。
我們已經知道,網路通訊就是交換資料包。電腦A向電腦B發送一個資料包,後者收到了,回複一個資料包,從而實現兩台電腦之間的通訊。資料包的結構,基本上是下面這樣:
發送這個包,需要知道兩個地址:
* 對方的MAC地址
* 對方的IP地址
有了這兩個地址,資料包才能準確送到接收者手中。但是,前面說過,MAC地址有局限性,如果兩台電腦不在同一個子網路,就無法知道對方的MAC地址,必須通過網關(gateway)轉寄。
中,1號電腦要向4號電腦發送一個資料包。它先判斷4號電腦是否在同一個子網路,結果發現不是(後文介紹判斷方法),於是就把這個資料包發到網關A。網關A通過路由協議,發現4號電腦位於子網路B,又把資料包發給網關B,網關B再轉寄到4號電腦。
1號電腦把資料包發到網關A,必須知道網關A的MAC地址。所以,資料包的目標地址,實際上分成兩種情況:
情境 |
資料包地址 |
同一個子網路 |
對方的MAC地址,對方的IP地址 |
非同一個子網路 |
網關的MAC地址,對方的IP地址 |
發送資料包之前,電腦必須判斷對方是否在同一個子網路,然後選擇相應的MAC地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實際使用中,這個過程是怎麼完成的。
八、使用者的上網設定
8.1 靜態IP地址
你買了一台新電腦,插上網線,開機,這時電腦能夠上網嗎?
通常你必須做一些設定。有時,管理員(或者ISP)會告訴你下面四個參數,你把它們填入作業系統,電腦就能連上網了:
* 原生IP地址
* 子網路遮罩
* 網關的IP地址
* DNS的IP地址
是Windows系統的設定視窗。
這四個參數缺一不可,後文會解釋為什麼需要知道它們才能上網。由於它們是給定的,電腦每次開機,都會分到同樣的IP地址,所以這種情況被稱作"靜態IP地址上網"。
但是,這樣的設定很專業,普通使用者望而生畏,而且如果一台電腦的IP地址保持不變,其他電腦就不能使用這個地址,不夠靈活。出於這兩個原因,大多數使用者使用"動態IP地址上網"。
8.2 動態IP地址
所謂"動態IP地址",指電腦開機後,會自動分配到一個IP地址,不用人為設定。它使用的協議叫做DHCP協議。
這個協議規定,每一個子網路中,有一台電腦負責管理本網路的所有IP地址,它叫做"DHCP伺服器"。新的電腦加入網路,必須向"DHCP伺服器"發送一個"DHCP請求"資料包,申請IP地址和相關的網路參數。
前面說過,如果兩台電腦在同一個子網路,必須知道對方的MAC地址和IP地址,才能發送資料包。但是,新加入的電腦不知道這兩個地址,怎麼發送資料包呢?
DHCP協議做了一些巧妙的規定。
8.3 DHCP協議
首先,它是一種應用程式層協議,建立在UDP協議之上,所以整個資料包是這樣的:
(1)最前面的"乙太網路標題",設定發出方(本機)的MAC地址和接收方(DHCP伺服器)的MAC地址。前者就是本機網卡的MAC地址,後者這時不知道,就填入一個廣播位址:FF-FF-FF-FF-FF-FF。
(2)後面的"IP標題",設定發出方的IP地址和接收方的IP地址。這時,對於這兩者,本機都不知道。於是,發出方的IP地址就設為0.0.0.0,接收方的IP地址設為255.255.255.255。
(3)最後的"UDP標題",設定發出方的連接埠和接收方的連接埠。這一部分是DHCP協議規定好的,發出方是68連接埠,接收方是67連接埠。
這個資料包構造完成後,就可以發出了。乙太網路是廣播發送,同一個子網路的每台電腦都收到了這個包。因為接收方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看不出是發給誰的,所以每台收到這個包的電腦,還必須分析這個包的IP地址,才能確定是不是發給自己 的。當看到發出方IP地址是0.0.0.0,接收方是255.255.255.255,於是DHCP伺服器知道"這個包是發給我的",而其他電腦就可以丟棄這個包。
接下來,DHCP伺服器讀出這個包的資料內容,分配好IP地址,發送回去一個"DHCP響應"資料包。這個響應包的結構也是類似的,乙太網路標題的MAC地址是雙方的網卡地址,IP標題的IP地址是DHCP伺服器的IP地址(發出方)和255.255.255.255(接收方),UDP標題的連接埠是67(發出方)和68(接收方),分配給請求端的IP地址和本網路的具體參數則包含在Data部分。
新加入的電腦收到這個響應包,於是就知道了自己的IP地址、子網路遮罩、網關地址、DNS伺服器等等參數。
8.4 上網設定:小結
這個部分,需要記住的就是一點:不管是"靜態IP地址"還是"動態IP地址",電腦上網的首要步驟,是確定四個參數。這四個值很重要,值得重複一遍:
* 原生IP地址
* 子網路遮罩
* 網關的IP地址
* DNS的IP地址
有了這幾個數值,電腦就可以上網"衝浪"了。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執行個體,當使用者訪問網頁的時候,互連網協議是怎麼運作的。
九、一個執行個體:訪問網頁
9.1 本機參數
我們假定,經過上一節的步驟,使用者佈建好了自己的網路參數:
* 原生IP地址:192.168.1.100
* 子網路遮罩:255.255.255.0
* 網關的IP地址:192.168.1.1
* DNS的IP地址:8.8.8.8
然後他開啟瀏覽器,想要訪問Google,在地址欄輸入了網址:www.google.com。
這意味著,瀏覽器要向Google發送一個網頁請求的資料包。
9.2 DNS協議
我們知道,發送資料包,必須要知道對方的IP地址。但是,現在,我們只知道網址www.google.com,不知道它的IP地址。
DNS協議可以協助我們,將這個網址轉換成IP地址。已知DNS伺服器為8.8.8.8,於是我們向這個地址發送一個DNS資料包(53連接埠)。
然後,DNS伺服器做出響應,告訴我們Google的IP地址是172.194.72.105。於是,我們知道了對方的IP地址。
9.3 子網路遮罩
接下來,我們要判斷,這個IP地址是不是在同一個子網路,這就要用到子網路遮罩。
已知子網路遮罩是255.255.255.0,本機用它對自己的IP地址192.168.1.100,做一個二進位的AND運算(兩個數位都為1,結果為1,否則為0),計算結果為192.168.1.0;然後對Google的IP地址172.194.72.105也做一個AND運算,計算結果為172.194.72.0。這兩個結果不相等,所以結論是,Google與本機不在同一個子網路。
因此,我們要向Google發送資料包,必須通過網關192.168.1.1轉寄,也就是說,接收方的MAC地址將是網關的MAC地址。
9.4 應用程式層協議
瀏覽網頁用的是HTTP協議,它的整個資料包構造是這樣的:
HTTP部分的內容,類似於下面這樣:
GET / HTTP/1.1
Host: www.google.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sdch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Accept-Charset: GBK,utf-8;q=0.7,*;q=0.3
Cookie: ... ...
我們假定這個部分的長度為4960位元組,它會被嵌在TCP資料包之中。
9.5 TCP協議
TCP資料包需要設定連接埠,接收方(Google)的HTTP連接埠預設是80,發送方(本機)的連接埠是一個隨機產生的1024-65535之間的整數,假定為51775。
TCP資料包的標題長度為20位元組,加上嵌入HTTP的資料包,總長度變為4980位元組。
9.6 IP協議
然後,TCP資料包再嵌入IP資料包。IP資料包需要設定雙方的IP地址,這是已知的,發送方是192.168.1.100(本機),接收方是172.194.72.105(Google)。
IP資料包的標題長度為20位元組,加上嵌入的TCP資料包,總長度變為5000位元組。
9.7 乙太網路協議
最後,IP資料包嵌入乙太網路資料包。乙太網路資料包需要設定雙方的MAC地址,發送方為原生網卡MAC地址,接收方為網關192.168.1.1的MAC地址(通過ARP協議得到)。
乙太網路資料包的資料部分,最大長度為1500位元組,而現在的IP資料包長度為5000位元組。因此,IP資料包必須分割成四個包。因為每個包都有自己的IP標題(20位元組),所以四個包的IP資料包的長度分別為1500、1500、1500、560。
9.8 伺服器端響應
經過多個網關的轉寄,Google的伺服器172.194.72.105,收到了這四個乙太網路資料包。
根據IP標題的序號,Google將四個包拼起來,取出完整的TCP資料包,然後讀出裡面的"HTTP請求",接著做出"HTTP響應",再用TCP協議發回來。
本機收到HTTP響應以後,就可以將網頁顯示出來,完成一次網路通訊。
這個例子就到此為止,雖然經過了簡化,但它大致上反映了互連網協議的整個通訊過程。
互連網協議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