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第三次互連網浪潮:使用者對網路的依賴增強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1994年,在中科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中國實現了與國際互連網的全功能串連,成為國際互連網大家庭的成員。
以此為起始,互連網在中國已有十餘年。短短的十餘年中,中國互連網的發展有過初始的衝動、有過欣欣向榮也經曆過泡沫的破滅,但如今,中國互連網已經跳過了那些艱難的階段,正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業內人士習慣用“浪潮”來劃分互連網的發展進程,這似乎更適合對互連網前進步伐的描述。如果說,2000年是第三次互連網浪潮的開端,那麼,如今隨著中國互連網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使用者數量的快速增長以及基礎服務和應用服務快速發展的驅動,中國互連網已步入第三次互連網發展浪潮中全新的發展階段。
面對這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急於去暢想一個美好未來,而是應該基於現狀,對這個階段進行全面認識、分析和解讀,清楚地瞭解它的發展軌跡,挖掘網路所蘊藏著的巨大發展潛力,認清中國互連網發展的商業模式和價值,從而找到前進的方向。
為此,《網道》編輯部本期邀請了艾瑞市場諮詢有限公司總裁楊偉慶、中國互連網協會交流與發展中心主任胡延平先生、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金定海、北京電通網路互動中心副總經理張靈燕五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對第三次互連網浪潮進行剖析與解讀。
第三次互連網發展浪潮使用者需求至上
想到這個題目時,覺得好像在寫大實話。對於任何一家互連網電訊廠商而言,自然是使用者需求至上。不然,做出來的內容沒人看,或者是提供的服務沒有人使用,將是最大的失敗。
不過,互連網的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是一個最後為越來越多的行業、人、商業領域所應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應用的網路化,而且越來越細分的應用需求與網路的結合,會始終處在一個創新的狀態。創新的應用,創新的技術與服務不斷地產生。因此成為一家真正能“使用者需求至上”的互連網服務電訊廠商,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是隨著國內第三次互連網浪潮的來臨。
筆者認為,1995~1997年的互連網概念的引入,是中國互連網第一次發展浪潮;1999年資本驅動下的“網路產業化”,是中國互連網第二次發展浪潮;自2000年開始,中國互連網開始迎來第三次發展浪潮,其標誌是互連網應用的繁榮。尤其是隨著主流經濟網路化速度的急劇加快,一些業務的商業模式也開始成熟,越來越多的新應用不斷湧現,如2006年漸漸興起的網路社區、部落格、網路視頻等網路應用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