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曹勝歡部落格專欄。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blog.csdn.net/csh624366188
攔截器(interceptor)是Struts2最強大的特性之一,也可以說是struts2的核心,攔截器可以讓你在Action和result被執行之前或之後進行一些處理。同時,攔截器也可以讓你將通用的代碼模組化並作為可重用的類。Struts2中的很多特性都是由攔截器來完成的。攔截是AOP的一種實現策略。在Webwork的中文文檔的解釋為:攔截器是動態攔截Action調用的對象。它提供了一種機制可以使開發人員可以定義在一個action執行的前後執行的代碼,也可以在一個action執行前阻止其執行。同時也是提供了一種可以提取action中可重用的部分的方式。談到攔截器,還有一個詞大家應該知道——攔截器鏈(Interceptor Chain,在Struts 2中稱為攔截器棧Interceptor Stack)。攔截器鏈就是將攔截器按一定的順序連接成一條鏈。在訪問被攔截的方法或欄位時,攔截器鏈中的攔截器就會按其之前定義的順序被調用。
一.攔截器的實現原理:
大部分時候,攔截器方法都是通過代理的方式來調用的。Struts 2的攔截器實現相對簡單。當請求到達Struts 2的ServletDispatcher時,Struts 2會尋找設定檔,並根據其配置執行個體化相對的攔截器對象,然後串成一個列表(list),最後一個一個地調用列表中的攔截器。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能夠如此靈活地使用攔截器,完全歸功於“動態代理”的使用。動態代理是代理對象根據客戶的需求做出不同的處理。對於客戶來說,只要知道一個代理對象就行了。那Struts2中,攔截器是如何通過動態代理被調用的呢?當Action請求到來的時候,會由系統的代理產生一個Action的代理對象,由這個代理對象調用Action的execute()或指定的方法,並在struts.xml中尋找與該Action對應的攔截器。如果有對應的攔截器,就在Action的方法執行前(後)調用這些攔截器;如果沒有對應的攔截器則執行Action的方法。其中系統對於攔截器的調用,是通過ActionInvocation來實現的。代碼如下:
if (interceptors.hasNext()) {Interceptor interceptor=(Interceptor)interceptors.next();resultCode = interceptor.intercept(this);} else {if (proxy.getConfig().getMethodName() == null) {resultCode = getAction().execute();} else {resultCode = invokeAction(getAction(), proxy.getConfig());}}
可以發現Action並沒有與攔截器發生直接關聯,而完全是“代理”在組織Action與攔截器協同工作。如:
二.攔截器執行分析
我們大家都知道,Interceptor的介面定義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除了init和destory方法以外,intercept方法是實現整個攔截器機制的核心方法。而它所依賴的參數ActionInvocation則是著名的Action調度者。我們再來看看一個典型的Interceptor的抽象實作類別:
public abstract class AroundInterceptor extends AbstractInterceptor {/* (non-Javadoc) * @see 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AbstractInterceptor#intercept(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Invocation) */@Override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String result = null; before(invocation); // 調用下一個攔截器,如果攔截器不存在,則執行Action result = invocation.invoke(); after(invocation, result); return result;}public abstract void before(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public abstract void after(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String resultCode) throws Exception;}
在這個實作類別中,實際上已經實現了最簡單的攔截器的雛形。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invocation.invoke()。這是ActionInvocation中的方法,而ActionInvocation是Action調度者,所以這個方法具備以下2層含義:
1. 如果攔截器堆棧中還有其他的Interceptor,那麼invocation.invoke()將呼叫堆疊中下一個Interceptor的執行。
2. 如果攔截器堆棧中只有Action了,那麼invocation.invoke()將調用Action執行。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invocation.invoke()這個方法其實是整個攔截器架構的實現核心。基於這樣的實現機制,我們還可以得到下面2個非常重要的推論:
1. 如果在攔截器中,我們不使用invocation.invoke()來完成堆棧中下一個元素的調用,而是直接返回一個字串作為執行結果,那麼整個執行將被中止。
2. 我們可以以invocation.invoke()為界,將攔截器中的代碼分成2個部分,在invocation.invoke()之前的代碼,將會在Action之前被依次執行,而在invocation.invoke()之後的代碼,將會在Action之後被逆序執行。
由此,我們就可以通過invocation.invoke()作為Action代碼真正的攔截點,從而實現AOP。
三.源碼解析
下面我們通過查看源碼來看看Struts2是如何保證攔截器、Action與Result三者之間的執行順序的。之前我曾經提到,ActionInvocation是Struts2中的調度器,所以事實上,這些代碼的調度執行,是在ActionInvocation的實作類別中完成的,這裡,我抽取了DefaultActionInvocation中的invoke()方法,它將向我們展示一切。
/** * @throws ConfigurationException If no result can be found with the returned code */public String invoke()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rofileKey = "invoke: "; try { UtilTimerStack.push(profileKey); if (executed)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Action has already executed"); } // 依次調用攔截器堆棧中的攔截器代碼執行 if (interceptors.hasNext()) { final 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 = (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s.next(); UtilTimerStack.profile("interceptor: "+interceptor.getName(), new UtilTimerStack.ProfilingBlock<String>() {public String doProfiling() throws Exception { // 將ActionInvocation作為參數,調用interceptor中的intercept方法執行 resultCode = interceptor.getInterceptor().intercept(DefaultActionInvocation.this); return null;} }); } else { resultCode = invokeActionOnly(); } // this is needed because the result will be executed, then control will return to the Interceptor, which will // return above and flow through again if (!executed) { // 執行PreResultListener if (preResultListeners != null) { for (Iterator iterator = preResultListeners.iterator(); iterator.hasNext();) { PreResultListener listener = (PreResultListener) iterator.next(); String _profileKey="preResultListener: "; try { UtilTimerStack.push(_profileKey); listener.beforeResult(this, resultCode); } finally { UtilTimerStack.pop(_profileKey); } } } // now execute the result, if we're supposed to // action與interceptor執行完畢,執行Result if (proxy.getExecuteResult()) { executeResult(); } executed = true; } return resultCode; } finally { UtilTimerStack.pop(profileKey); }}
從源碼中,我們可以看到Action層的4個不同的層次,在這個方法中都有體現,他們分別是:攔截器(Interceptor)、Action、PreResultListener和Result。在這個方法中,保證了這些層次的有序調用和執行。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Struts2在Action層次設計上的眾多考慮,每個層次都具備了高度的擴充性和插入點,使得程式員可以在任何喜歡的層次加入自己的實現機制改變Action的行為。
在這裡,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其中攔截器部分的執行調用:
resultCode = interceptor.getInterceptor().intercept(DefaultActionInvocation.this);
表面上,它只是執行了攔截器中的intercept方法,如果我們結合攔截器來看,就能看出點端倪來: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result = null; before(invocation); // 調用invocation的invoke()方法,在這裡形成了遞迴調用 result = invocation.invoke(); after(invocation, result); return result; }
原來在intercept()方法又對ActionInvocation的invoke()方法進行遞迴調用,ActionInvocation迴圈嵌套在intercept()中,一直到語句result = invocation.invoke()執行結束。這樣,Interceptor又會按照剛開始執行的逆向順序依次執行結束。一個有序鏈表,通過遞迴調用,變成了一個堆棧執行過程,將一段有序執行的代碼變成了2段執行順序完全相反的代碼過程,從而巧妙地實現了AOP。這也就成為了Struts2的Action層的AOP基礎。
下一篇就帶大家一起來自訂自己的攔截器請看:
細談struts2(九)內建攔截器和自訂攔截器詳解(附源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