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之前一直使用Memcached,但是Memcached有個致命的東西就是斷電後全部資料都要掉失了,所以轉向使用Redis。Redis是當前比較熱門的NOSQL系統之一,它是一個key-value儲存系統。和Memcached類似,但很大程度補償了memcached的不足,它支援儲存的value類型相對更多,包括string、list、set、zset和hash。這些資料類型都支援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並集和差集及更豐富的操作。在此基礎上,redis支援各種不同方式的排序。Redis資料都是緩衝在電腦記憶體中,然後不週期性通過非同步方式儲存到磁碟上(這稱為“半持久化模式”);也可以把每一次資料變化都寫入到一個append only file(aof)裡面(這稱為“全持久化模式”)。
Redis的持久化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filesnapshotting(快照)預設redis是會以快照的形式將資料持久化到磁碟的(一個二進位檔案,dump.rdb,這個檔案名稱字可以指定),不過快照也有缺點就是斷電或者異常死掉時,最近的資料會丟失(遺失資料的多少視你save策略的配置),所以這是它最大的缺點,當業務量很大時,丟失的資料是很多的。而第二種方式Append-only可以做到全部資料不丟失,但redis的效能就要差些,AOF是全程持久化,只需要在設定檔中開啟(預設是no),appendonly yes開啟AOF之後,redis每執行一個修改資料的命令,都會把它添加到aof檔案中,當redis重啟時,將會讀取AOF檔案進行“重放”以恢複到redis關閉前的最後時刻。appendonly.aof檔案會比dump.rdb占的硬碟空間大很幾倍。所以這個按照個人需求來決定用那種方式吧!
在Linux下安裝Redis非常簡單,具體步驟如下(官網有說明):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2.8.3.tar.gz$ tar xzf redis-2.8.3.tar.gz$ cd redis-2.8.3$ make
2、編譯完成後,進入Src目錄下,啟動Redis服務。
$ redis-server redis.conf
3、然後用用戶端測試一下是否啟動成功
$ redis-cli
redis> set jun hello
redis> get jun
"hello"
到這裡redis基本的都完成了, 其他配置和操作使用過程中在慢慢摸索吧!
Linux安裝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