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MongoDB中儲存的文檔必須有一個"_id"鍵。這個鍵的值可以是任何類型的,預設是個ObjectId對象。
ObjectId 是一個12位元組 BSON 類型資料,有以下格式:
- 前4個位元組表示時間戳記
- 接下來的3個位元組是機器標識碼
- 緊接的兩個位元組由進程id組成(PID)
- 最後三個位元組是隨機數。
在一個集合裡面,每個集合都有唯一的"_id"值,來確保集合裡面每個文檔都能被唯一標識。
MongoDB採用ObjectId,而不是其他比較常規的做法(比如自動增加的主鍵)的主要原因,因為在多個 伺服器上同步自動增加主索引值既費力還費時。
雖然MongoDB 沒有像 SQL 一樣有自動成長的功能, 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實現 ObjectId 自動成長功能。
由於 MongoDB 沒有實現這個功能,我們可以通過編程的方式來實現,以下我們將在 counters 集合中實現_id欄位自動成長。
使用 counters 集合
考慮以下 products 文檔。我們希望 _id 欄位實現 從 1,2,3,4 到 n 的自動成長功能。為此,建立 counters 集合,序欄欄位值可以實現自動長
>db.createCollection("counters")
sequence_value 欄位是序列通過自動成長後的一個值。
使用以下命令插入 counters 集合的序列文檔中:
>db.counters.insert({_id:"productid",sequence_value:0})
建立 Javascript 函數
現在,我們建立函數 getNextSequenceValue 來作為序列名的輸入, 指定的序列會自動成長 1 並返回最新序列值。在本文的執行個體中序列名為 productid 。
>function getNextSequenceValue(sequenceName){ var sequenceDocument = db.counters.findAndModify( { query:{_id: sequenceName }, update: {$inc:{sequence_value:1}}, new:true }); return sequenceDocument.sequence_value;}
使用 Javascript 函數
接下來我們將使用 getNextSequenceValue 函數建立一個新的文檔, 並設定文檔 _id 自動為返回的序列值:
>db.products.insert({ "_id":getNextSequenceValue("productid"), "product_name":"Apple iPhone", "category":"mobiles"})>db.products.insert({ "_id":getNextSequenceValue("productid"), "product_name":"Samsung S3", "category":"mobiles"})
就如你所看到的,我們使用 getNextSequenceValue 函數來設定 _id 欄位。
為了驗證函式是否有效,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讀取文檔:
>db.prodcuts.find()
以上命令將返回以下結果,我們發現 _id 欄位是自增長的:
{ "_id" : 1, "product_name" : "Apple iPhone", "category" : "mobiles"}{ "_id" : 2, "product_name" : "Samsung S3", "category" : "mobiles" }
ObjectId 是一個12位元組 BSON 類型資料,有以下格式:
- 前4個位元組表示時間戳記
- 接下來的3個位元組是機器標識碼
- 緊接的兩個位元組由進程id組成(PID)
- 最後三個位元組是隨機數。
MongoDB中儲存的文檔必須有一個"_id"鍵。這個鍵的值可以是任何類型的,預設是個ObjectId對象。
在一個集合裡面,每個集合都有唯一的"_id"值,來確保集合裡面每個文檔都能被唯一標識。
MongoDB採用ObjectId,而不是其他比較常規的做法(比如自動增加的主鍵)的主要原因,因為在多個 伺服器上同步自動增加主索引值既費力還費時。
MongoDB 欄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