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參數table_open_cache的設定
MySQL預設的table_open_cache為64,這個數值是偏小的,如果max_connections較大,則容易引起效能問題。
為了避免線程相互幹擾,每個訪問表的線程各自維護一個檔案描述符,多耗了記憶體但是提高了效能,即一個sql若調用了2次表,也需要分配2個檔案描述符;對於MyISAM表,第一次開啟時需要兩個描述符,其中一個為索引檔案(可被後續線程共用);假定系統有200個並發串連,則需將此參數設定為200*N(N為每個串連所需的檔案描述符數目);倘若cache已滿且沒有可清理的對象,則會臨時調大該值,類似於oracle的pga設定;可通過監控系統狀態變數opened_tables查看此cache的繁忙程度,如果opened_tables不斷飆升且系統不運行flush tables,則考慮加大table_open_cache值;
當無法為新串連分配足夠的描述符時,會遭遇ERROR '...' not found (errno: 23)或者 Can't open file: ... (errno: 24),此時可考慮減小table_open_cache或max_connections。也可以通過open_files_limit調大mysqld可開啟的檔案數目。
關於table_open_cache設定較小的案列如下:
資料庫查詢效率慢,show processlist 發現比較多的查詢正在opening table。
進一步確認,執行以下語句: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open%tables%';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Open_tables | 345 |
| Opened_tables | 9734116 |
+---------------+---------+
Opened_tables數值非常大,說明cache太小,導致要頻繁地open table,可以查看下當前的table_open_cache設定: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table_open_cach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table_open_cache | 64|
+------------------+-------+
預設是64,一些資料推薦把這個數值設定為(max_connections* 查詢同時用到的表數)。我實踐中發現,一般設定為max_connections就沒問題了(如果還不夠,可以繼續加大,但不能設定大得離譜,可能會引發其他問題)。即時生效的設定:
mysql> set global table_open_cache=1024;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設定後可以觀察一下,如果opening table不再怎麼出現,說明此修改是有效,將其添加到mysql的設定檔,這樣資料庫重啟後仍可保留此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