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鏡—優土大資料平台應用層級監控神器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標籤:

轉自:http://chuansong.me/n/1208635

 

動機

 

在業務系統開發的初期,我們往往只關注到核心邏輯,而忽略了對系統本身的監控。營運同學提供的ZENOSS(ganglia)能很好的滿足了我們對硬體資源(IO、cpu負載、記憶體、load、串連數等)的監控。但介於核心功能與硬體指標之間的系統指標監控是空白的,如服務本身的負載,jvm狀態,qps,tps,隊列大小,等等。這些資料雖不屬業務功能,但是對後續服務擴容,定位問題能夠提供良好的依據。

 

天機鏡的設計初衷就是為解決這部分需求,提供一個輕量級的資料擷取介面,採集業務系統的各種指標,並將這些指標以圖表的形式直觀清晰的呈現出來。也支援對關鍵計量的即時監控和警示,同時還為使用者提供簡單的運營報表格服務。

 

天機鏡上線一年多,曆經數次版本迭代,當前已為集團上百個大資料應用情境提供了分鐘級指標監控服務,每天收集5億條指標資料,分鐘級監控資料可持久儲存達30天。

 

情境樣本

 

kafka全叢集負載流量(byte)對比圖

 

每個ip表示一個kafka節點,可以直觀看出流量是否均衡,是否穩定。

 

Storm應用記憶體流失

曲線名稱為ip::pid,可以看出106的進程穩定,而107的進程記憶體到一定值後OOM,然後重啟,進程號改變。

 

Web服務頁面的響應耗時分布

 

p999=0.196...的意義在於在最近的1024個樣本中,存在了1~2(0.01%)個190毫秒以上的請求。可以看出,99.9%的請求延遲基本都在毫秒層級,但偶爾會出現若干190毫秒以上的請求。你還可以根據p99,p98,p75,p50等指標進行對比。



度量

 

天機鏡參考Metrics設計了四類統計度量:

 

絕對值:隊列大小,緩衝使用量,線上使用者(通常是一些瞬間值)

計數:GC次數、出錯次數、累計時間,總銷售額等(通常是一些求和值)

速率:tps,qps,每秒上線都使用者數等(通常是一些比值)

分布:可以是時間分布,數值分布,如:某請求調用耗時需要 99.99%在100毫秒以下,通過這個指標定義響應效能。

 

監控採集的每一個指標必然屬於上面的某一類度量,或是一個值或是一個分布。此外我們還提出來一個情境的概念,不同的業務人員對同一個系統的監控指標關注點會不一樣,通過情境的概念,對指標進行分組,方便業務人員查看分析。

 

資料模型與查詢介面

 

資料模型的設計應權衡功能與存取效率,而查詢介面需要結合模型直觀多元的呈現資料。我們在設計監控資料結構時參考了現實世界的破案手段—現場複原。因為最初的設計動機就是為了快速定位系統出現的問題,尋找案發現場的蛛絲馬跡(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對應到程式問題排查就是:(應用,時間戳記,進程唯一識別碼,指標名稱 ,指標值)。

 

我們可以回過頭去看上面OOM的例子,在視覺影像完全靠腦補的日子裡,只能從黑白控制台中利用醜陋的命令列去查看系統日誌。天機鏡出現以後,在介面上簡單的點擊幾下,它就可以幫你把現場資訊回放出來。

 

儲存表:

 

查詢介面非常簡單,我們需要設定一個條件:時間區間,哪些指標,哪些進程(ip or ip+pid)。另外我們提供了多種展示方式,可以將不同來源的相同指標放在一起比較(例如:負載平衡比較),也可以將同一來源的不同指標放在一起比較 (訊息系統流入流出的流量比較,命中與未命中數量的比較)。

 

採集用戶端設計

 

採集用戶端的設計決定了監控平台的易用性,使用者往往是業務開發人員。對於他們來說,要用最小的成本換來最大的收益。所以在設計用戶端時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了其易用性:

 

1. 輕量化的用戶端:對於完成api層面的監控,我們首先要將採集用戶端植入宿主應用之中。這裡我們選擇在client端做輕量化的統計計算,並且開啟一個靜默線程每一分鐘把當前的計算結果發送到後端儲存,監控模組永遠都不會影響到宿主程式的運行,即使在網路不通暢的情況下,宿主用戶端也感知不到異常的存在。同步監控統計結果太頻繁不僅會導致後端儲存壓力過大,也會影響使用者應用的效能。更重要的一個前提是,對於即時性需求,1分鐘足以。

 

2. 超簡單的API:使用者最希望的是寫一行代碼就完成了監控工作,而現實中我們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也正是因為我們梳理出80%的通用需求來設計API,而另外20%個性需求才需要調用較為複雜的API才可滿足。另外,有些通用監控是無需設定的,比如JVM相關的各種監控。

 

對於監控資料的收集,我們的設計目標是:歸檔時間長,允許丟失,近即時,統計量豐富。可能用一個詞彙描述監控資料比較合適:“可視化應用日誌”。

 

服務端設計

 

對於簡單表結構儲存大量資料的情境,Hbase是我們的絕佳選擇。為了滿足天機鏡的查詢需求,我們在Hbase叢集上安裝了Phoenix外掛程式。Phoenix支援了類SQL語言,很容易與前端介面整合在一起。

 

對於接收伺服器,我們簡單的使用nginx+webserver的方式。針對更大的並發量,可以在接收伺服器做一些batch以及throttle。接收伺服器組件很好的解耦了採集層與儲存層。得益於解耦的設計,天機鏡除了支援Hbase儲存之外,還支援了mysql儲存。另外對於不同的資料來源,接收伺服器還可以支援採集jmx監控資料。

 

 

豈止於監控,資料總是有用的。我們對資料平台的基礎服務層做了一定的封裝,內建了很多通用指標的監控,這樣可以對所有平台的使用者的應用做出大致的資源佔用情況監控,比如訊息系統的流量貢獻、消費與生產訊息量的核對、請求量統計、快取命中率、資料掃描量等等。天機鏡開放了資料提供者,使用者可以定製報表,平台管理員可以產生消費資源報表。另外,利用其近即時(一分鐘內)的特性做簡訊和郵件的警示等等。

 

結論與建議

 

總體而言,天機鏡的工作是把應用的作業記錄圖形化展現,並且可以根據任何時間以多元方式對比呈現,大大化簡了排查問題的難度,同時通過報表也能讓我們更直觀的瞭解程式,預警功能避免一些問題的發生。天機鏡像是一種刻畫資料平台生態鏈各環節狀態的資料引擎,當然,這需要精心設計出一個更好的互動式UI或者報表。

 

用戶端

 

需求的梳理,最簡單的api滿足最福士的需求,如果想兼顧,那麼必然會讓api更加複雜難用;

 

不需要刻意追求資料的高即時性,增大80%的成本卻提高了1%的收益這是得不償失的;

 

靜默,不要因為監控影響了自己的應用運行;

 

服務端

 

做好解耦,這樣無論你是擴容升級,還是功能更新,都易於操作;

中介軟體的資料處理策略會讓你的基礎服務更加穩定、高效、靈活。

 

儲存端

 

Phoenix on hbase可以讓你利用sql代替繁瑣的scan查詢,理解Hbase的儲存原理,有助於你設計更加高效的Phoenix庫表,原則是把查詢條件的高頻欄位放在前面。對於更大量級資料的儲存,可以採用按時分表,刪除操作與追加操作分離,這樣可以避免IO風暴。

天機鏡—優土大資料平台應用層級監控神器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