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例模式也稱為單件模式、單子模式,可能是使用最廣泛的設計模式。其意圖是保證一個類僅有一個執行個體,並提供一個訪問它的全域訪問點,該執行個體被所有程式模組共用。有很多地方需要這樣的功能模組,如系統的日誌輸出,GUI應用必須是單滑鼠,MODEM的聯結需要一條且只需要一條電話線,作業系統只能有一個視窗管理器,一台PC連一個鍵盤。
單例模式有許多種實現方法,在C++中,甚至可以直接用一個全域變數做到這一點,但這樣的代碼顯的很不優雅。 使用全域對象能夠保證方便地訪問執行個體,但是不能保證只聲明一個對象——也就是說除了一個全域執行個體外,仍然能建立相同類的本地執行個體。
《設計模式》一書中給出了一種很不錯的實現,定義一個單例類,使用類的私人靜態指標變數指向類的唯一執行個體,並用一個公有的靜態方法擷取該執行個體。
單例模式通過類本身來管理其唯一執行個體,這種特性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唯一的執行個體是類的一個普通對象,但設計這個類時,讓它只能建立一個執行個體並提供對此執行個體的全域訪問。唯一執行個體類Singleton在靜態成員函數中隱藏建立執行個體的操作。習慣上把這個成員函數叫做Instance(),它的傳回值是唯一執行個體的指標。
定義如下:
class CSingleton
{
//其他成員
public:
static C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 m_pInstance == NULL ) //判斷是否第一次調用
m_pInstance = new CSingleton();
return m_pInstance;
}
private:
CSingleton(){};
static CSingleton * m_pInstance;
};
註:cpp中要有如下代碼:
Singleton* Singleton::instance=NULL;
使用者訪問唯一執行個體的方法只有GetInstance()成員函數。如果不通過這個函數,任何建立執行個體的嘗試都將失敗,因為類的建構函式是私人的。GetInstance()使用懶惰初始化,也就是說它的傳回值是當這個函數首次被訪問時被建立的。這是一種防彈設計——所有GetInstance()之後的調用都返回相同執行個體的指標:
CSingleton* p1 = CSingleton :: GetInstance();
CSingleton* p2 = p1->GetInstance();
CSingleton & ref = * CSingleton :: GetInstance();
對GetInstance稍加修改,這個設計範本便可以適用於可變多執行個體情況,如一個類允許最多五個執行個體。
單例類CSingleton有以下特徵:
它有一個指向唯一執行個體的靜態指標m_pInstance,並且是私人的;
它有一個公有的函數,可以擷取這個唯一的執行個體,並且在需要的時候建立該執行個體;
它的建構函式是私人的,這樣就不能從別處建立該類的執行個體。
大多數時候,這樣的實現都不會出現問題。有經驗的讀者可能會問,m_pInstance指向的空間什麼時候釋放呢?更嚴重的問題是,該執行個體的解構函式什麼時候執行?
如果在類的析構行為中有必須的操作,比如關閉檔案,釋放外部資源,那麼上面的代碼無法實現這個要求。我們需要一種方法,正常的刪除該執行個體。
可以在程式結束時調用GetInstance(),並對返回的指標掉用delete操作。這樣做可以實現功能,但不僅很醜陋,而且容易出錯。因為這樣的附加代碼很容易被忘記,而且也很難保證在delete之後,沒有代碼再調用GetInstance函數。
一個妥善的方法是讓這個類自己知道在合適的時候把自己刪除,或者說把刪除自己的操作掛在作業系統中的某個合適的點上,使其在恰當的時候被自動執行。
我們知道,程式在結束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析構所有的全域變數。事實上,系統也會析構所有的類的靜態成員變數,就像這些靜態成員也是全域變數一樣。利用這個特徵,我們可以在單例類中定義一個這樣的靜態成員變數,而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在解構函式中刪除單例類的執行個體。如下面的代碼中的CGarbo類(Garbo意為垃圾工人):
class CSingleton
{
//其他成員
public:
static CSingleton* GetInstance();
private:
CSingleton(){};
static CSingleton * m_pInstance;
class CGarbo //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在解構函式中刪除CSingleton的執行個體
{
public:
~CGarbo()
{
if( CSingleton::m_pInstance )
delete CSingleton::m_pInstance;
}
}
Static CGabor Garbo; //定義一個靜態成員,程式結束時,系統會自動調用它的解構函式
};
類CGarbo被定義為CSingleton的私人內嵌類,以防該類被在其他地方濫用。
程式運行結束時,系統會調用CSingleton的靜態成員Garbo的解構函式,該解構函式會刪除單例的唯一執行個體。
使用這種方法釋放單例對象有以下特徵:
在單例類內部定義專有的嵌套類;
在單例類內定義私人的專門用於釋放的靜態成員;
利用程式在結束時析構全域變數的特性,選擇最終的釋放時機;
使用單例的代碼不需要任何操作,不必關心對象的釋放。
(出處:http://hi.baidu.com/csudada/blog/item/208fb0f56bb61266dcc47466.html)
進一步的討論
但是添加一個類的靜態對象,總是讓人不太滿意,所以有人用如下方法來重現實現單例和解決它相應的問題,代碼如下:
class CSingleton
{
//其他成員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
};
使用局部靜態變數,非常強大的方法,完全實現了單例的特性,而且代碼量更少,也不用擔心單例銷毀的問題。
但使用此種方法也會出現問題,當如下方法使用單例時問題來了,
Singleton singleton = Singleton :: GetInstance();
這麼做就出現了一個類拷貝的問題,這就違背了單例的特性。產生這個問題原因在於:編譯器會為類產生一個預設的建構函式,來支援類的拷貝。
最後沒有辦法,我們要禁止類拷貝和類賦值,禁止程式員用這種方式來使用單例,當時領導的意思是GetInstance()函數返回一個指標而不是返回一個引用,函數的代碼改為如下: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但我總覺的不好,為什麼不讓編譯器不這麼幹呢。這時我才想起可以顯示的聲明類的複製建構函式,和重載 = 操作符,新的單例類如下:
class Singleton
{
//其他成員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const Singleton & operator= (const Singleton&);
};
關於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和 const Singleton & operator= (const Singleton&);函數,需要聲明成私用的,並且只聲明不實現。這樣,如果用上面的方式來使用單例時,不管是在友元類中還是其他的,編譯器都是報錯。
不知道這樣的單例類是否還會有問題,但在程式中這樣子使用已經基本沒有問題了。
(出處:http://snailbing.blogbus.com/logs/45398975.html)
最佳化Singleton類,使之適用於單線程應用
Singleton使用操作符new為唯一執行個體分配儲存空間。因為new操作符是安全執行緒的,在多線程應用中你可以使用此設計範本,但是有一個缺陷:就是在應用程式終止之前必須手工用delete摧毀執行個體。否則,不僅導致記憶體溢出,還要造成不可預測的行為,因為Singleton的解構函式將根本不會被調用。而通過使用本地靜態執行個體代替動態執行個體,單線程應用可以很容易避免這個問題。下面是與上面的GetInstance()稍有不同的實現,這個實現專門用於單線程應用:
CSingleton* CSingleton :: GetInstance()
{
static CSingleton inst;
return &inst;
}
本地靜態對象執行個體inst是第一次調用GetInstance()時被構造,一直保持活動狀態直到應用程式終止,指標m_pInstance變得多餘並且可以從類定義中刪除掉,與動態指派至不同,靜態對象當應用程式終止時被自動銷毀掉,所以就不必再手動銷毀執行個體了。
(出處:http://blog.csdn.net/pingnanlee/archive/2009/04/20/4094313.aspx)
代碼學習(從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32113057引用)
[cpp] view plaincopy
- //版本一
-
- #include <iostream>
-
- using namespace std;
-
- //單例類的C++實現
-
- class Singleton
-
- {
-
- private:
-
- Singleton();//注意:構造方法私人
-
-
-
-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惟一執行個體
-
- int var;//成員變數(用於測試)
-
- public:
-
-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Factory 方法(用來獲得執行個體)
-
- int getVar();//獲得var的值
-
- void setVar(int);//設定var的值
-
- virtual ~Singleton();
-
- };
-
- //構造方法實現
-
- Singleton::Singleton()
-
- {
-
- this->var = 20;
-
- cout<<"Singleton Constructor"<<endl;
-
- }
-
- Singleton::~Singleton()
-
- {
-
- cout<<"Singleton Destructor"<<endl;
-
- //delete instance;
-
- }
-
- //初始化靜態成員
-
- /*Singleton* Singleton::instance=NULL;
-
- Singleton* Singleton::GetInstance()
-
- {
-
- if(NULL==instance)
-
- instance=new 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
-
- Singleton* Singleton::instance=new Singleton;
-
- Singleton* Singleton::GetInstance()
-
- {
-
- return instance;
-
- }
-
- //seter && getter含數
-
- int Singleton::getVar()
-
- {
-
- return this->var;
-
- }
-
- void Singleton::setVar(int var)
-
- {
-
- this->var = var;
-
- }
-
- //main
-
- void main()
-
- {
-
- Singleton *ton1 = Singleton::GetInstance();
-
- Singleton *ton2 = Singleton::GetInstance();
-
- if(ton1==ton2)
-
- cout<<"ton1==ton2"<<endl;
-
- cout<<"ton1 var = "<<ton1->getVar()<<endl;
-
- cout<<"ton2 var = "<<ton2->getVar()<<endl;
-
- ton1->setVar(150);
-
- cout<<"ton1 var = "<<ton1->getVar()<<endl;
-
- cout<<"ton2 var = "<<ton2->getVar()<<endl;
-
- delete Singleton::GetInstance();//必須顯式地刪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