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是看不起對手
2.從不使用對手的產品
3.從不關心行業動態
4.在紛繁複雜的行業資訊中迷失
5.將個人習慣作為廣大使用者的習慣
6.缺乏激情
7.缺乏創新精神與勇氣
8.不考慮贏利
9.不關心細節
10.只關心互連網
以下是一個IT牛人對此篇文章的評價和自己的看法
1、對對手的無知,這是大頭上面提到過的,看不起對手,或者不瞭解對手的產品、動態;結果很多自以為“新奇”的點子,其實別人早就做過了
2、對行業的無知,這也是上面提到過的;不過除了最新動向、理論、產品外,很多人對所在的行業缺乏自己的分析和判斷,結果就只會像八哥一樣當個傳聲筒,在產品設計方面則只會一味的模仿
3、對自己的無知,人往往容易陷入自己所做的具體細節裡,只看到非常局部的東西,例如編輯通常對技術、設計等不瞭解,而技術則只把目光放在程式、代碼的東西;而如果不瞭解自己的產品特色、目標、工作鏈結構等更全域性的東西,在傳統的流水線工作中沒有問題,在互連網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工作中則無法發揮出更大的價值,無法取得進步
4、喜歡做人民的代言人,正如大頭說的,將個人習慣作為廣大使用者的習慣,卻很少真的深入到使用者中去,傾聽他們自己的想法,很喜歡用“肯定”、“當然”、“一定”、“自然”這樣的肯定詞,卻根本沒有實際的資料支援
5、短視,急躁。與傳統行業不同,互連網行業的產品開發成果可以隨時更新,本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但習慣了這樣做以後,就很容易不願意再從頭到尾的執行一個軟體工程的各個階段,從需求、可行性開始,到完整的測試,每一個產品每一點更新都是跟公司的大目標相吻合的、有機的一部分;結果作了半天以後,得到的是一堆散亂無章的東西,實際上耗費了大量精力,卻很可能只是在原地兜了幾個圈
6、只重視互連網,這一點強烈同意;滑鼠+水泥是很早以前就流行的一個詞語,但人對於自己不瞭解的東西總是在刻意或不經意間迴避他,所以互連網從業者往往對網路瞭解很深刻,但對客戶業務卻一點也不懂,結果就總是在流量、眼球、風投、概念這些東西裡面忽悠。反而一些精通“水泥”業務的人,在適當的瞭解一些互連網的東西以後,往往能做出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實用業務出來
7、用數量取代品質,儘管在不少地方數量就是效果,但當數量和品質出現抵觸的時候,被犧牲的往往是品質;就好像烏鴉喜歡把所有閃閃發光的東西都放在自己的巢裡一樣,其實真正有用的東西是哪些,這個問題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8、用現象代替本質,用局部代替整體,這是大多數人會有的一種表現,因為別的XXX成功了,所以我們做這個也必然會成功,結果是盲從者多,創新者少,成功者更少。在其他的行業,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一種心理,偏偏在互連網行業裡被大家信奉著,不能不說奇怪。
當然,其實自己也算是一個從事互連網的人,所以上面這些問題恰恰也是自己經常犯的;這些想法像催眠曲一樣容易讓人頭腦昏昏沉沉的,偶爾驚醒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背離了真正的成功之路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