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的未來--個人資訊/情報/辨識服務的思考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標籤:blog   http   使用   ar   資料   2014   sp   log   html   

1.未來大資料的一切都都關於人

  ...不論述

2.大資料收集困難和高風險

現在的大資料的來源,都是通過自有平台收集使用者資料的,對於沒有平台的企業很難有機制和渠道擷取穩定的資料來源,

有說通過法律和制度來,規範關於人的大資料使用,在這之前,唯一可行的方向是,把使用者大資料使用,做成服務的必選功能,要使用服務,必須接受隱私分享。

 

3.對大資料的利用方式

現在的大資料 都是由各種資料彙總出一類關於人的結論 然後拿給企業使用
我想大資料應用還有另一類
利用網上的大資料,告訴某類人、甚至某個人,世界發生著什麼,未來要發生什麼

 

4.科幻大片

如果從網上下載一個專屬的虛擬人物(虛擬機器人/虛擬助理/終生人工智慧伴侶)到手機
剛開始這個角色需要你教導(配置,類似早期的語音辨識控制的學習階段)才能幫你在互連網上你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隨著你教導的更多更好(對你的習慣,興趣愛好,思維模式,接收度等資訊的收集) 和基於大資料的挖掘和分析能力的增加,它的智力越來越高,能做一些更複雜的任務(作為入口,代表你在互連網活動),
直到很多年後,它的智力超過你,它能告訴你,世界發生著什麼,未來要發生什麼,它瞭解你的年齡,瞭解的行為習慣,瞭解你的經濟能力,瞭解你缺點,時刻為你服務,擴充你的人生,使你的人生不局限於經驗(網上有),思維(網上有),能更好的生活下去(幫你發現機會)。

 類似的東西,後來才發現微軟小冰二代已經在著手做了,可能願景和目的不一樣,但輪廓有了。

 

5.認知需求

我們成長的時候,家長常常說“你懂點事吧”,但如何“懂事”沒有人能教給我們,也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去做(去閱讀書籍,去體驗生活,經曆人生);

我們畢業了,工作了,在社會上依然遇到,“各種成功學大師”,“各種領域專家”,“各種百家講壇老師”,“各種轉世神棍”,大行其道;

這一切都是因為,人有認知的需求。

 

6.認知培訓

基於這個需求,“辨識服務”即使做不到自動,就算做人工服務,也能在現在的教育市場(學校,興趣培訓,英語培訓,等技能培訓)殺出一條出路

 

7.認知模式與三分的認知世界

萊考夫(George Lakoff)在 [女人、火和危險的事物]([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一書中,
認為理念化的認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簡稱ICMs)是結構複雜的感知整體,是對世界的整體表徵,它的價值在於對輸入資訊進行重組。ICMs並不客觀存在的,而是人類實踐和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並且可以為以後的實踐提供參考。根據lakoff的論述,IMCs有四種:命題模式,意向圖式模式,隱喻模式和轉喻模式,它們的關係如下:

 

 命題模式是出發點和歸宿,意象圖式模式是基礎,轉喻模式和隱喻模式是建立在命題模式和意象圖式模式上的認知事物的過程和方式,並且二者相互作用。

 任一認知主體的認知世界整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信念世界”、“懷疑世界”和“無知世界”。我們用Wb表示信念世界,Wd表示懷疑世界,Wu表示無知世界。Wb、Wd、Wu是三個命題集合,他們的元素是相應的認知命題。簡單地說,信念世界是由認知主體相信的命題構成,這些命題構成認知主體的信念;懷疑世界裡的所有命題是認知世界說懷疑的,認知主體認為這些命題是“假的”或“不可能的”,這些命題可稱為“疑點”;認知主體從來沒有“考慮”過的命題構成無知世界的內容,這些命題(以及它們的負命題)或者仍沒有進入認知主體的視野之中,或者雖然進入了認知主體的視野之中但認知主體不知道其意義,此時,認知主體對之既不相信又不懷疑,這些命題可稱之為“盲點”。

 

8.認知互連網世界進而認知現實世界

互連網世界一直是互連網世界的映射,越來越多的現實世界事物在互連網世界建立了數字化的映射,大資料的未來,就是通過這些大資料分析現實世界發生了什麼,未來要發生什麼,有可能到那時,資料擷取能力的不平等將取代資本,腦力,智慧的不平等。

 

9.封裝的產品---認知的世界+個性資料=具有類似主人人格的終生人工智慧伴侶

 

10.通過邏輯推理認知世界--亞裡士多德的三段論

亞裡士多德給出的經典的“Barbara”三段論:

如果所有人(M)都是必死的(P),(大前提)
並且所有希臘人(S)都是人(M),(小前提)
那麼所有希臘人(S)都是必死的(P)。(結論)
如,

所有人都是必死的。(普遍原理)
蘇格拉底是人。(特殊陳述)
蘇格拉底是必死的。[把特殊(小)代換入一般(大)]
又如,

法律規定這種行為要負法律責任,

他/她做出了法律規定的這種行為

他/她要負這個法律責任”

 

從上面可看出,三段論由三個部分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它在邏輯上是從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來的。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則。小前提是一個特殊陳述。在邏輯上,結論是從應用大前提於小前提之上得到的。

與之相對的是隱喻,
草(P)會死(M).
人(S)會死(M).
人(S)是草(P).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三段論,是邏輯謬論:這種形式的三段論是邏輯上無效的,但即使是這種邏輯上無效推理,也是人工智慧的表現。

要取得認知互連網世界的能力,可以從哲學獲得理論支援,例如從“三段論”和“三分的認知世界”,

我們利用有限個的”大前提集合[命題集合]“組成”初始的信念世界“,大前提,小前提,對應[意象圖式模式] 邏輯推導是“命題模式”,最終的結果是“命題被認為是真的,繼而加入“信念世界”。

利用隱喻[信念世界中存在的命題集合+新的命題],推匯出“懷疑世界”,那麼剩下的就是“無知世界”,對於這個世界,隨著現實世界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互連網世界對現實世界的映射會越來越完整,“無知世界”會越來越小。

比如,

水果是可以吃的[ 信念世界存在的命題]

蘋果是水果[ 信念世界存在的命題]

蘋果是可以吃的[要認知的命題]->[加入信念世界]

 

蘋果是可以吃的[信念世界存在的命題]

蘋果是紅色的[信念世界存在的命題]

西紅柿是紅色的[隱喻]

西紅柿是可以吃的[要認知的命題]->[加入懷疑世界]

 

10.需要什麼機制和技術

不需要建立自有資料庫,只需要有結論和認知過程

需要有情報收集的能力(與各個情報來源建立通道,能識別相同情報)

需要有對情報的認知能力(歸類,推到,三個世界的命題集合)

xuybin:標題很大,內容不成體系,純屬思考筆記,若轉載註明出處http://www.cnblogs.com/xuybin/p/3966022.html 

 

11.雲端運算+大資料+資料採礦+認知能力+學習機制

需要多久才能成長出為1個2~3歲兒童的智能,它的極限是那?

 

大資料的未來--個人資訊/情報/辨識服務的思考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