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時控函數
vc程式員都會利用windows的wm—timer訊息映射來進行簡單的時間控制:1.調用函數settimer()設定定時間隔,如settimer(0,200,null)即為設定200毫秒的時間間隔;2.在應用程式中增加定時響應函數ontimer(),並在該函數中添加響應的處理語句,用來完成時間到時的操作。這種定時方法是非常簡單的,但其定時功能如同sleep()函數的延時功能一樣,精度較低,只可以用來實現諸如位元影像的動態顯示等對定時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而在精度要求較高的條件下,這種方法應避免採用。
精度時控函數
在要求誤差不大於1毫秒的情況下,可以採用gettickcount()函數,該函數的傳回值是dword型,表示以毫秒為單位的電腦啟動後經曆的時間間隔。使用下面的編程語句,可以實現50毫秒的精確定時,其誤差小於1毫秒。
dword dwstart, dwstop;
// 起始值和終止值
dwstop = gettickcount();
while(true)
{
dwstart = dwstop;
// 上一次的終止值變成新的起始值
// 此處添加相應控制語句
do
{
dwstop = gettickcount();
} while(dwstop - 50 < dwstart);
}
高精度時控函數
對於一般的即時控制,使用gettickcount()函數就可以滿足精度要求,但要進一步提高計時精度,就要採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數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數。這兩個函數是vc提供的僅供windows 9x使用的高精度時間函數,並要求電腦從硬體上支援高精度計時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數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數的原型為:
bool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arge—integer *lpfrequency);
bool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arge—integer *lpcount) ;
資料類型large—integer既可以是一個作為8位元組長的整型數,也可以是作為兩個4位元組長的整型數的聯合結構,其具體用法根據編譯器是否支援64位而定。該類型的定義如下:
typedef union —large—integer
{
struct
{
dword lowpart; // 4位元組整型數
long highpart; // 4位元組整型數
};
longlong quadpart;
// 8位元組整型數
} large—integer;
在進行計時之前,應該先調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數獲得機器內部計時器的時鐘頻率。筆者在主頻為266、300、333的三種pentiumⅱ機器上使用該函數,得到的時鐘頻率都是1193180hz。接著,筆者在需要嚴格計時的事件發生之前和發生之後分別調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數,利用兩次獲得的計數之差和時鐘頻率,就可以計算出事件經曆的精確時間。以下程式是用來測試函數sleep(100)的精確期間。
large—integer litmp;
longlong qpart1,qpart2;
double dfminus, dffreq, dftim;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itmp);
// 獲得計數器的時鐘頻率
dffreq = (double)litmp.quadpart;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 獲得初始值
qpart1 = litmp.quadpart;
sleep(100) ;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 獲得終止值
qpart2 = litmp.quadpart;
dfminus = (double)(qpart2 - qpart1);
dftim = dfminus / dffreq;
// 獲得對應的時間值
執行上面程式,得到的結果為dftim=0.097143767076216(秒)。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每次執行的結果都不一樣,存在一定的差別,這是由於sleep()自身的誤差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