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解禁來襲創業板財富效應面臨退潮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財富 創業板
本報記者 付 剛 北京報導  從開板初期的110倍市盈率,到如今的60倍左右,不到一年時間裡,創業板整體估值水準已下降近一半。 但這並不是創業板的「人間地獄」,在今年11月解禁潮襲來後,創業板估值很可能「聳人聽聞」地繼續下降一半。  《華夏時報》記者綜合多家機構的最新測算資料顯示,今年11月開始的未來一年中,創業板上市公司將為二級市場帶來2987億元市值的限售解禁壓力,占當前總市值的76.9%。 而據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劉湘甯此前計算,美國網路股泡沫破滅的誘因之一是科技股的大規模解禁,其壓垮納斯達克高估值的解禁量不過占市值的16%。  《華夏時報》記者7月中下旬遍訪券商分析師、基金經理以及創投機構負責人,發現創業板的整體高估值正在倒逼原始投資專案價格的上升,這使得創投機構已明顯感覺到成本壓力的提升。  據深圳達晨創業投資公司創始合夥人、董事長劉晝透露,現在他們公司的投資原則是不超過10倍市盈率。 從此角度看,創業板的高估值狀態到今年10月份以後就會改變,「平均市盈率將回到30至50倍左右。 」  招商基金研究部總監陳玉輝則向記者表示,即將到來的創業板解禁潮中,解禁股份很多都不是產業資金,而是中、短線的創投資金,它們兌現利潤的動力非常強烈。 「目前創業板二級市場估值更顯突兀,因此,這些理性投資者拋售股票的可能性最大。 」  11月將迎解禁高峰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副總經理侯明甫向記者指出,假如創業板由於估值的問題而補跌,可能就不會很快結束,因為創業板本來就不是靠估值支撐的,而是靠一種激情來維持目前這個價格。  而這種激情自6月以來就面臨現實的考驗——解禁潮的到來。  Wind資訊資料顯示, 6月和7月份共有20只創業板個股的網下機構配售股份解禁,共解禁約9213.8萬股;7月有13只解禁,解禁股份數達到6月的6倍以上。  在6月底到7月初的兩周中,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股,整體跌幅遠大於主機板市場大盤股跌幅,不到兩周時間「縮水」23%。  更大的解禁潮將在11月和12月來臨。 第一批及第二批創業板限售股將分別於今年11月1日及12月27日到期解禁。 這兩批36只創業板股票將解禁14.29億股,而目前已流通的股票是12.35億股;其中樂普醫療在11月1日解禁股數3.3653億股,是其流通股數的4.1倍。  按照7月28日的收市價格,這兩批累計解禁市值將達到457 億元,占創業板流通市值897 億元的51%。 其中11月1日解禁股票市值規模為341億元。  劉湘甯的計算顯示,考慮公司高管按照招股說明書中每年減持不超過25%的承諾,以及小非減持占解禁比例平均為41%的歷史情況兩個因素,預計11月1日創業板最低的減持市值將達到98 億元,占當前流通市值的11%。  這兩批解禁都將使創業板股票供應量大大增加,必將對現在的高估值造成一定的衝擊。  記者注意到,創業板上市是創業投資機構的盛宴,第一批28家創業板企業當中有20家獲創業投資機構投資;第二批8家中有5家獲投資。 按當前市價計算,創投機構共持有未解禁市值達到563 億;此外,還包括個人股東1189億和公司高管持股678億。  劉湘甯就此表示,創投機構、個人股東集中持股加大瞭解禁後的賣出意願。 在他看來,創投機構低廉的投資成本決定了一旦股份解禁,創投機構一定會盡可能快地撤出;另外,因為二級市場的漲跌並非創投的長項,創投也不會根據二級市場價格的波動來決定擇機退出。  「對於個人股東而言,利用高估值減持股票也可以迅速實現個人財富的積累,回避公司經營的長期風險。 」  滙豐晉信大盤基金經理王品認為,創業板解禁是產業資本對二級市場投資者從理念到行動上的重塑過程,由於雙方所處天平的巨大落差,需要資本市場投資者對「產業資本家」有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雙方需要更多融合,也需要時間來消弭差距。  黯淡的中報行情  在上證綜指7月2日調整到2319點觸及通道下軌後,7月5日引發技術性反彈,創業板的「吸金力」更是超越大盤,由前一周的領跌先鋒轉變成領漲先鋒,其中中報業績預增和高送轉概念股再度成為市場熱棒主題。  但繁榮的背後,假像充斥。  世紀證券的統計顯示,截至7月16日,93只創業板個股,有24只發佈業績預告,其中9只均為業績預減,相比441只中小板個股中有59%左右的個股業績預增,只有36家預虧及預降,創業板的業績黯淡許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7月8日剛剛上市的國聯水產,在一周後的7月15日就發佈預虧公告——上半年,公司淨利潤預虧1200萬元至1400萬元。  在大同證券研究員張宏斌看來,雖然中期業績大降的原因五花八門,但從中已將創業板高風險的特質暴露無遺。 「其餘大幅預增的上市公司業績無法剔除巨額超募資金利息收入的影響,創業板的高成長性仍有待時間的驗證,目前的估值壓力將會逐漸轉化為估值下移的動力。 」  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首席策略師季鵬也指出,創業板公司上市的歷史不長,資本市場對公司的瞭解程度和運作仍缺乏認識,今年下半年其質地的好壞優劣將逐漸明確,個股表現也將出現明顯分化。  在民族證券徐一釘看來,如果沒有新的利淡因素出現,上證綜指將延續抵抗性反彈。 但各大指數的反彈空間並不大,反彈能持續多久要看創業板指數的臉色。  創業板暴跌拖累基金  大成基金研究部總監曹雄飛向記者提示,即便即將到來的創業板公司網下機構配售股解禁潮可能會拖低創業板指數,但不會改變創業板市場的良好發展前景,且這種變化既有助於抑制創業板市場的投機衝動, 也有助於投資者分辨良莠。  基於這種共識,隨著創業板的持續擴容,二季度有不少基金分別在一級和二級市場申購或購買創業板股票。  7月21日,基金二季報全部披露完畢,共43只創業板個股現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行列,其中,超過10檔基金重倉國民技術、碧水源、奧克股份和國聯水產等股票,國民技術被34檔基金重倉持有。  但隨著二季度市場的急速下跌,創業板在前期積累的風險得到一定釋放,不少個股股價持續走低,其中碧水源自4月21日上市以來一路下跌,至二季度末跌幅達38.60%,同一天上市的南都電源更是大跌43.08%,股價幾近腰斬。 創業板股價的下跌給基金帶來了不少損失。  「從創業板推出起到現在,一直有很多投資者質疑它是否有投資價值。 」曹雄飛向記者表示,「中小板剛推出時也因估值很高頗遭詬病,但在6年的時間裡孕育出了一批非常優秀的股票,吸引了幾乎所有基金的關注,不少機構從中獲利頗豐。 我相信,同樣的故事很可能會在創業板重演。 」  曾國富也表示:「有些創業板股票會在我的組合中出現,但數量不會太多。 」  侯明甫進一步指出,從市場角度來說,創業板現在的估值調整,或是原有股東的解禁,都還不到對創業板股價真正的檢驗點。 「對於創業板和中小板而言,我認為最大的殺傷力是它的公司治理問題。 」  他強調,對中小板和創業板雖然存在潛在風險,但他們還會繼續研究和投資,不會放棄。 對於其中的可持續高成長及稀缺性企業,將會在合適價格買入並持有,但這對研究的要求,比傳統行業更高。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