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宏德:神州資訊金融雲就像IT餐廳可讓銀行點餐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邱宏德
神州資訊
和訊科技消息 7月25日,神州數碼資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神州資訊)旗下子公司神州數碼融信軟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數碼融信」)副總裁兼金融雲服務中心總經理邱宏德日前在接受和訊科技採訪時表示,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服務 」其實就是銀行(村鎮銀行等小微金融機構)的IT餐廳,我們提供了很多菜,有標準功能表,也有特殊功能表。 銀行購買我們的服務,並支付相應的費用。 據和訊科技瞭解,截至目前,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服務」簽約客戶已達80多家。 邱宏德預計,2013年年底簽約客戶將突破100家,未來成就中國最大的金融雲服務中心」。 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中心」機房(和訊科技配圖)欲成就中國最大的金融服務雲「神州數碼融信的‘金融雲服務’並非是公司頭腦一熱就開展的新型業務,而是政策、市場以及雲計算應用的聯合作用下, 公司充分利用已有的成熟解決方案和專案實施經驗,重點部署的一項戰略型業務」,邱宏德指出。 邱宏德介紹稱,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服務」誕生於2009年,2011年「金融雲服務」進入高速發展期,成功入圍北京市雲計算重大工程「祥雲計畫」,而截至目前已有簽約客戶80多家。 其坐落于西安的「金融雲中心」已為70余家村鎮銀行、城商行及農商行客戶提供即時的IT資訊系統運營、維護服務,該中心已成為國內目前客戶數量最大的金融雲服務平臺。 簽約客戶80多家,正在服務70余家客戶,儘管神州數碼融信運營著當前客戶數量最大的金融雲平臺,但邱宏德並不滿足。 他指出,「這個數量級還遠遠不夠。 2013年年初,公司投資幾千萬的‘金融雲資料中心’新址正式投入使用,目前空閒了大約一半的空間正等待著更多選擇‘金融雲服務’的客戶入住」。 「其實,打造中國最大的金融雲服務中心是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服務’的願景」,邱宏德同時表示,「當前衡量最大的標準是客戶數量,因為雲計算的最大價值是降低成本,客戶數量越大,複用程度越高,成本越低,收益才越大」。 神州數碼融信公司劉盛蕤總裁則認為,成就中國最大的金融雲服務中心不僅要有如上的硬性指標,還要有關鍵的軟性指標,這就是IT服務廠商的企業公信力。 因為客戶一旦選擇「金融雲服務」,雙方合作的緊密性將前所未有,只有真正為客戶著想,對客戶長期負責的企業才能擔當好這樣角色,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夥伴。 資料顯示,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中心」坐落于西安高新區神州數碼科技園,是具有國家A級標準的金融專業級資料中心,其中全面部署了公司自有智慧財產權的銀行應用系統,並且建立了成熟的ISQM體系。 該體系于2007年就通過了ITIL服務管理體系(ISO20000)和資訊安全體系(ISO27001)認證,並在之後的運維管理中嚴格執行ISQM體系要求,不斷完善和改進已有流程,如今已建立起一套全面、高效、 符合金融行業特點的流程管理制度。 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中心」機房(和訊科技配圖)把IT資訊系統放在雲端「神州數碼融信‘ 金融雲服務’以雲計算的SaaS服務模式為根本,為客戶提供運行在雲計算基礎設施上的銀行應用程式,客戶可以在銀行營業網點的終端設備上通過用戶端介面進行訪問並開展業務。 最關鍵的是這種服務模式不需要客戶管理或控制任何雲計算基礎設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IT投資,節約成本」,邱宏德表示。 據瞭解,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服務」可為銀行客戶提供的自有智慧財產權的銀行應用系統,包括銀行營業所必需的核心業務系統,以及銀行卡、報表、網銀、信貸、電話銀行、短信平臺、話務中心(Call Center)等主要資訊系統。 此外,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服務」對已開業的目標客戶,不僅可提供IT應用系統的快速遷移,還可保留原有核心業務系統,並匹配新的IT系統需求。 「目前,神州數碼融信的「金融雲服務」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設有公有雲、私有雲兩種服務模式」,邱宏德表示,「公有雲服務主要針對IT能力、IT投入相對有限,但又希望能夠滿足業務需求,並快速上線的小微金融機構, 該模式銀行使用者不需要自行建設機房和IT資訊系統,不需要設置系統運營及維護的IT人員——只需通過專線接入神州數碼融信金融雲中心,根據業務需求開通所需的應用軟體服務,支付服務費,就可快速對外營業。 」「而私有雲則是神州數碼融信2013年新增的服務,其針對有一定IT能力和IT投入,希望系統滿足業務快速發展需求,並要求快速上線的中小型銀行,其特點在於銀行全面負責科技管理,自建機房以及採購硬體與協力廠商軟體;神州數碼融信的 ‘金融雲服務’則主要負責應用軟體的上線、部署以及日常運維」,邱宏德同時表示。 邱宏德最後表示,「把IT資訊系統放在雲端——對很多小微金融機構而言,已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IT建設的全新路徑,它不僅能夠實現最佳的IT投資回報,將IT投入和業績增長更好的協調起來, 也可切實滿足當前和未來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因為從系統上線的第一天起,銀行的系統及運維水準就與國際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