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家電產品
家電行業
家電下鄉
CRT電視機
家電銷售
每經記者 岳偉 發自北京、河北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河北等地,發現「家電下鄉」並非政府想像得那樣樂觀:農民因手續繁瑣不願買,轉銷商因利潤太少不願賣,當地監管部門則對監管「真空」感到有些無能為力。 去年11月,財政部、商務部和工信部連署一份通知,要求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家電下鄉」,以拉動消費、帶動生產。 自今年2月1日起,「家電下鄉」有如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國興起。 近日,中央財政再次加大扶持力度,決定安排20億元資金用於家電 「以舊換新」補貼。 為了瞭解「家電下鄉」落實情況,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河北等地,發現「家電下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有不少問題:農民因手續繁瑣不願買,轉銷商因利潤太少不願賣,當地監管部門則對監管「真空」感到有些無能為力。 環節一:農民 手續繁瑣 還便宜不了多少 在河北高碑店東北角,零星散落著一些不顯眼的小村子。 由於大多數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家裡只剩老人和孩子,這些小村子平日裡格外安靜。 不過,從今年3月開始,這裡突然沸騰起來。 「3月底聽說了 ‘家電下鄉’政策,大家心裡都非常高興。 」家住廊坊地區東灣鄉小西固城村的村民王慶喜說。 難怪王慶喜高興,高碑店辛立莊鎮王佐營村村民白豔國告訴記者,由於收入較低(這裡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前村裡只普及了CRT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家電在村裡最多也就十幾戶有(王佐營村共有200多戶村民)。 但接下來發生的情況,似乎是「王慶喜們」沒有想到的。 「買了之後才知道,報申請太麻煩了。 」王慶喜告訴記者,因為手續不全,僅鎮財政所他就跑了兩個來回,農活全耽誤了。 「要帶齊發票、身份證、戶口名簿,還有什麼標識卡,一大堆東西,要走幾十裡路,才能到鎮財政所申請補貼。 」這一切對於目不識丁的白鳳明老人顯得尤其困難。 白鳳明是白豔國的父親。 據他敘述,他曾在5月初兒子結婚時買了一台下鄉冰箱,但由於孩子們工作日一直在外,週末回來政府又不辦公,到現在還沒去申請補貼。 「早知這樣,我們才不會為兩百多塊錢費這個事呢! 」一提起這事,白豔國就有點壓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他告訴記者,鎮裡的銷售網站雖然通了寬頻,但錄入系統老是出毛病,所以入網登記得集中去市里辦,發票也只能等那時才能拿回來。 記者還發現,子女結婚是農戶購買下鄉家電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農戶很少購入家電。 以白鳳明所在的辛立莊鎮為例,「五一」期間購買下鄉家電的只有7戶,其中有6戶是因為子女結婚。 迎賓路是高碑店市主要的商業街,街上有一家名為現代商廈的家電銷售領域,冰箱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平常有時一台都賣不出去,「五一」期間,下鄉冰箱的庫存基本都賣出去了,而且多為喜事採購。 白豔國告訴記者,他們原以為下鄉家電能便宜得讓大家都能接受,最後發現便宜不了多少。 再加上手續繁多,他們村只有兩戶購買了下鄉家電。 當地商務局主管 「家電下鄉」的局長李文青告訴記者,高碑店地區在冊的經銷網點有48個,3月底以來,平均每天每店的銷售量不到1台,涿州、定州等其他地區的銷售情況更不樂觀。 記者從高碑店市商務局瞭解的數字顯示,3月底以來,高碑店共銷售下鄉家電2000台左右,其中冰箱1230台,熱水器僅2台。 環節二:轉銷商 利潤太少 銷售量也不大 轉銷商同樣心中不悅。 「現在是賣一台虧一台,」北京鑫旺順達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愛東告訴記者,他已不想再經營「家電下鄉」產品了。 「一台洗衣機進價514元,限價550元,扣除20元的稅,僅剩16元利潤,這還不算運輸、服務等費用。 」現在,從他店裡銷售出去的下鄉家電,僅占公司全部售出家電產品的10%。 這種情況在河北更為常見。 上述現代商廈冰箱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下鄉家電在該店的銷量僅占總銷量的12%左右。 因為虧損嚴重,一些低級轉銷商已經不做了。 記者瞭解到,各個電品牌要想中標「家電下鄉」產品,必須報低價。 然後,產品下鄉需要經過省、市、縣若干層轉銷商,層層都會「砍」一刀,使最下層的轉銷商的成本壓力增大。 「國美、蘇甯這樣的企業大概有5%左右的利潤空間,而我們這些基層轉銷商連5%的利潤都拿不到。 」高碑店市張六莊鄉武興電器門市老闆汪平和說。 汪平和還透露,他們現在的繳稅壓力也更大了。 他一直是小規模納稅人,國稅定額繳納,地稅一般免繳。 以前群眾買家電不要發票,因此核准的定額國稅較低。 成為「家電下鄉」銷售網站後,因農戶申報補貼需要發票,他除了繳納原來的定額國稅外,還要按開出發票的銷售額上繳3%的國稅和2.4%的地稅。 售價一台1750元的冰箱,就要上繳100多元的稅。 一位鄉鎮商家介紹,自3月底開展「家電下鄉」以來,庫房的下鄉產品就沒來過新貨。 除了冰箱賣了七八台外,其餘產品均處於滯銷狀態。 而非下鄉品種的冰箱,平均每季度能賣出二三十台。 「如果再不見起色,三季度我就不賣下鄉產品了。」 記者還發現,一方面是正規管道轉銷商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卻有一些不正規的轉銷商打著 「家電下鄉」旗號賣家電,甚至用未中標產品擾亂市場。 在某冰箱企業的銷售門市部中,寫著「享受零售價13%的補貼」,記者調查後得知,這家冰箱生產廠並不在中標企業之列。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空調市場。 中標空調產品遲遲不下鄉,利潤也低,給一些雜牌非中標產品提供了機會。 一位轉銷商透露,由於這些雜牌機給商家的利潤更高,一些農村轉銷商的80%銷量來自非中標空調。 環節三:政府 缺人缺資金 監管存「真空」 除了非正規管道的 「搭便車」行為,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一些正規網點為了躲避繳稅,也有一套對策。 記者在高碑店迎賓路一家中國移動國信通訊店看到,該店銷售的下鄉手機可以直接優惠13%,但要取出產品的下鄉標識卡。 當記者問及13%的補貼如何處理時,該店銷售員告訴記者:「這省去了農民報取補貼的麻煩,這13%的優惠廠家會補給我們。 」 記者將此情況向李文青局長反映,他表示,這種現象完全違反了「家電下鄉」有關規定,目前的處理方法只有兩個:首先,如果造成消費者損失,要原價賠償;其次,取消該經銷網點的經銷資格。 但是,李文青局長對市場上的一些問題也表示出些許無奈:「目前‘家電下鄉’已在全國實施,或許各地都存在一些問題,但有一個問題是相通的,那就是作為政策實施的監管部門,缺乏人力與財力,難以對市場進行專業、系統的監管。 」 以高碑店為例,市轄5鄉5鎮4個街道辦事處,442個行政村。 「家電下鄉」涉及的每個村,政府都需要有專設部門和人力去監管細枝末節的問題,但作為主管部門的商務局,2007年才成立,沒有這樣的人員配置。 而且,這還需要財政支援,但財政部門並沒有這筆預算。 李文青坦言:「目前我們只能按國家政策,零星解決一些簡化操作、打擊不正當競爭等問題,但我認為,有些市場問題還是需要市場規律去解決,政府只能起到輔助市場、服務市場的作用。 」 李文青還有一個擔憂:以結婚或節日為主要銷售時段的「家電下鄉」產品,將面臨來自商家節日促銷的不斷衝擊。 記者也瞭解到,同類型的產品,商家在節日促銷的力度反而比國家提供的13%補貼還大,加之申領補貼程式複雜、下鄉產品類型單一等原因,部分農戶已不考慮購買下鄉產品。 政府已注意到一些問題。 5月初,財政部、商務部對「家電下鄉」中出現的問題作出了新的細則說明,要求各地簡化農民領取補貼的程式。 專家觀點 「家電下鄉」由市場來調節 有關專家表示,「家電下鄉」交由市場調節最合適,尤其是在轉銷商利潤過低的環節上。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認為,可直接將「家電下鄉」交給市場,不指定品牌,不指定型號,不指定價格,農民購買任何一款產品都可獲得政府補貼。 這樣一來,既能讓農民自主選擇信任的家電產品,也能防止政府某些部門牟取私利,還能加速企業對農村家電產品的研發。 甲春秋傳媒機構策略總監劉步塵認為,申領補貼程式複雜,根本原因在於人為設計了過多障礙。 事實上,流程越複雜,中間環節越多,越容易滋生腐敗問題。 劉步塵還認為,應對家電行業建立一套完整的退出機制,以防二手家電通過非法管道流入農村市場。 劉步塵還建議,即使是「家電下鄉」環節招標,政府也不要只把目光盯在價格上,在考慮農民利益的同時,也要兼顧企業的利潤。 如果一味壓低價格,可能會出現廠家降低產品質量、以次充好、價格倒置等問題,反而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蘇甯電器包頭公司新聞負責人楊春生表示,如果政府允許在同省內跨區縣申報補貼,將會進一步簡化程式,真正實現即時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