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步伐越邁越大,這一次它悄悄的走進了一個神秘而又古老的地方工地。 等等,互聯網要怎麼和工地扯上關係? 我們先來聽聽fieldwire創始人Yves Frinault的說法: 一個
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步伐越邁越大,這一次它悄悄的走進了一個神秘而又古老的地方——工地。
等等,互聯網要怎麼和工地扯上關係?
我們先來聽聽fieldwire創始人Yves Frinault的說法:
一個3億美元的醫院,平均要花費數以百計的工人們兩年黃金時間才能建成,人力成本占到了總工程開銷的一半。 一個技巧純熟的工人每分鐘大概值1美元,如果包工頭管理人員的效率是每小時浪費5分鐘的時間,一小時的損失就是5美元,一天下來就是40美元。
所以互聯網要怎麼和工地扯上關係? 答案就在這40美元上。 用逼格高一點的詞來說,這是企業內部協作。 國外有機構評估,工人在工地上真正幹活的時間可能只占到30%,其餘的時間浪費在了等待工頭下一步指示、等待物料運送到達等。 説明包工頭和工程監管人員更好的管理並提升工人幹活的效率,是fieldwire想要做的事情。
下了這款APP,包工頭手握山寨智慧機,腳踏工地小土堆,隨時就能發號施令一統天下。 在fieldwire上,監工可以添加工作清單,並按優先順序排序。 一旦有任務發生變化了,也能隨時進行調整,並在第一時間傳達給工人,保證不耽誤工作效率。 工人們則一邊揮汗如雨,一邊掏起手機,看,二狗子,這批磚搬完了,馬上下一批磚就到了。
玩笑歸玩笑,說點正經的。 國內外的國情不太一樣,國外的建築行業,技術工人比較欠缺,薪酬也比較高,用互聯網優化協作效率應該有一些發揮的空間。 至於在國內,工作力本身就比較低廉,加上魚龍混珠的工地環境,包工頭們大概早就把工人能壓榨的工作力都壓榨光了,用這種「時髦」的方式管理建築工人,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必要。 不過如果是用來提升工程專案裡高層監管團隊內部的工作效率,可能會有一些用處。
fieldwire目前和其他企業協作工具一樣,主要依照量級收費,前三位員工免費,後面按人頭收費。 因為工地上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大部分建築公司都選擇為工人包下一定數量的位置。 fieldwire近日完成了一筆11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Trinity Ventures和Bloomberg 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