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云搜索創始人劉駿 幼獅、幻影、雷電、米格如果不是軍事迷,可能很難馬上意識到這幾個片語之間的內在關係實際上,他們代表的均是各國的知名戰鬥機。 而這也是云云搜索(yunyun.
云云搜索創始人劉駿
幼獅、幻影、雷電、米格...... 如果不是軍事迷,可能很難馬上意識到這幾個片語之間的內在關係——實際上,他們代表的均是各國的知名戰鬥機。 而這也是云云搜索(yunyun.com)所有內部會議室的名稱,看起來就像是承載了某種成為「戰鬥機」的期冀。
差異
2010年,從谷歌中國網頁搜索研發負責人任上離職的劉駿,帶領十余名谷歌工程師,一起開始云云搜索的創業。 關於搜索,劉駿一直有個想法。
谷歌不是第一家搜尋引擎,但卻通過在演算法中引入網頁之間的關係(PageRank),在搜索領域掀起一次革命。 在劉駿看來,這之後再沒有大規模提高搜索品質的技術出現,整個行業基本上處於維持狀態。 搜索該如何進化,下一代搜尋引擎會是什麼樣?
「繼續往前需要把人的因素加進來」,這是劉駿想要的結果。 相對而言,搜尋引擎不是輕創業,以至於前兩年云云搜索一直都在搭建基礎搜索體系,直到今年初,云云搜索才確定以何種方式將與人有關的「信號」與搜索體系結合起來。
昨晚(12月17日),經過半年多的內測,云云搜索正式上線。
與一般搜尋引擎不同的是,註冊使用者(或者使用五家合作夥伴帳號)在云云搜索登錄後,每個人都會得到一份不同的搜尋結果,與社交結合的個人化結果。 以關鍵字「泰囧」為例,某個頁面社交網路上分享的人越多(尤其是你關注的),排名就越靠前。
劉駿從四個角度闡釋不同:相關性層面,社交信號的引入提高了可信度;覆蓋率層面,搜尋結果提供的內容約制進一步豐富;時效層面,解決了搜尋引擎對即時內容抓取呈現緩慢的難點;體驗層面,增強了使用者的搜索參與感。
「我們的時效性好一個數量級」,劉駿對新浪科技說品質是搜索的關鍵問題,他笑稱自己通過云云搜索找到了很多原來不知道的東西。
試錯
從想法到現實,是一個坎坷的過程。 對於云云搜索團隊而言也不例外。 在把社交內容引入搜索的過程中,至少有兩個最具代表性的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關聯。 對於云云搜索的模式而言,既要處理來自社交網路的大規模即時資料,又要把這些即時資料和成千上萬的網頁關聯起來。 「這需要一個巨大的資料處理能力」,劉駿說其中的困難不是小規模即時資料處理可以比擬的。
第二個難題是結果變化問題。 一個使用者在社交網路中關注了多少人,這些人都發出了什麼樣的內容,全部都是處在無法預測的動態變化之中。 而云云搜索正需要從這些動態內容中尋找結果,常見的緩存處理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完全失效。
「一開始性能很糟糕」,劉駿回憶說當時要花費5~6秒的時間才能返回搜尋結果,云云團隊最初也對需要處理的資料量估計不足——有20%的搜尋結果,會出現社交網路上的內容。 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演算法和機器架構進行改造。
5~6秒的時間,需要縮短到100~200毫秒。
改進的方法之一,就是採用快閃記憶體取代硬碟作為存儲介質。 硬碟的隨機讀寫速度約為每秒50~60次,而快閃記憶體的隨機處理速度可以達到每秒兩三萬次。
「這跟傳統的搜尋引擎就不一樣了」,劉駿坦言這些對傳統搜尋引擎並不構成絕對的技術壁壘,「但是看你有多快,有多大的決心改動底層架構」。 此外,他還給自己留了另一個保護性武器:專利,儘管這種方式的收效很難評說。
顛覆
云云搜索靠什麼競爭?「 我們走的路跟別人不一樣」,劉駿在解讀這種不同時指出,云云搜索並不想進行入口的爭奪,在他看來一些傳統模式的搜尋引擎同行,雖然用數學公式即可算出市場份額,但最終的成功已經封頂。
新的探索才具有顛覆的可能性,劉駿對新浪科技表示,只有差異化的競爭,才能提供無限的想像力。 他補充說:高風險才有高回報。 不過,曾有同行在不同場合或直言不諱的說云云搜索的理念是個噱頭,或表現出一副漠不關心不願多談。
然而誰也無法對搜尋引擎的明天下個明確的定義。 哪一條才是康莊大道?又或者這樣的道路是否只有一條?沒有人能預知未來。
劉駿自有一套理論。 上面提到的谷歌PageRank技術,在提升搜索效果的同時,也對豐富互聯網頁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為搜索能讓更多頁面有機會被展示。 同樣,劉駿希望云云搜索能夠和社交網路產生同樣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關係。
他總結說:「大的邏輯上,對搜尋引擎而言,別人越繁榮,我才越有價值」。
社交網路也需要資訊整合,云云搜索想要做好這個工作。 下一步云云搜索還將繼續探索和更多開放型的社交網路結合。 儘管業界有觀點認為搜索流量在下降,不過劉駿卻表示社交網路能走多遠,云云搜索的差異化之路就能走多遠。
「我希望顛覆現在的搜索形態和格局」,劉駿對云云搜索充滿信心,「我們肯定也會遇到一些擠壓,但是不會因此而害怕」。
風言
就在云云搜索籌備正式上線前幾日,坊間關於這家創業公司的討論開始多起來。 甚至有種說法稱云云搜索創始團隊內谷歌系的人已經在融資後基本套現走人。
谷歌班底的創業團隊,是云云搜索的特性之一。 新浪科技今年3月的報導中提到,云云創始團隊中來自谷歌中國的成員包括孫崢、陳利人、安興華、王東、曲徑、項琨、李大海等十多位工程師,還有盛佳帶領的產品設計團隊。
其中陳利人、盛佳在傳言中被推到聚光燈下。
這兩個人前者的確已經從云云搜索離職,即將接任新華社與中移動合建的盤古搜索CTO一職。 而盛佳以及其他核心團隊成員未有變化。 除此以外,云云搜索今年的一些業務調整,例如放棄自建社交網路的計畫,還帶來一些人員的離職。
「我們最近的確有些流動,主要是業績不好的人,我們需要一些淘汰的機制」,劉駿說所謂谷歌系團隊套現走人的說法,是「造謠污蔑」。 他告訴新浪科技,來自谷歌的云云搜索核心團隊一直很團結,且精神狀態跟以前完全不同:「在大公司裡面,你做事情快點慢點無所謂,現在每一步都要很扎實,沒有退路」。
云云搜索又如何留住員工?一是股份激勵,不過劉駿又說上市不能是目標,否則就會急功近利;二是理想,劉駿閉上眼使勁想了一會兒,又強調了一次理想這個詞,他還說「我們真正是在做一個比較大的創新,一個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學到的最重要一點,就是找到共贏之路」,劉駿總結創業這幾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