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7月15日報導:伴隨大資料熱潮而至的,是全行業對資料中心的倍加關注。 最近,韓國在資料中心建設領域就有重大突破。 韓國政府宣佈將建設一個開放性的資料中心,公民、企業、團體等均可通過該中心對大資料進行提煉和分析。 放眼全球,各國在大資料中心的建設上可謂各顯神通。 國外資料中心建設的經驗與教訓,對於處於起步階段的我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規劃先行 避免無序發展
我國的資訊化建設往往受一兩個新概念的影響而得以推進。 近些年,「數位地球」、「數位城市」、「物聯網」、「智慧城市」不斷演繹資訊化建設的一個又一個高潮。 近年來,又有一個新的資訊化熱詞閃亮登場,那就是「大資料」。
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大資料緊扣物聯網、網路社交通信、多媒體等資訊產生工具海量出現的大背景,解決了求解資訊資源爆炸式增長難題的技術手段問題,因而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和熱切期待。 所以,就在2012年3月29日美國政府啟動「大資料研究與開發計畫」不久,一些大型IT企業也在這一年密集地宣傳、推廣自己的大資料產品。
然而,表面上的繁榮仍然存在無序發展的硬傷。 目前,我國的資料中心仍以中小規模的傳統資料中心為主,其中小於400平方米的小型資料中心超過90%.由於技術、資金和人才等原因,中小規模的資料中心普遍存在著能效差、水準低、重複建設等問題。 同時,由於維護技術複雜、成本高、運維困難、使用者需求變化迅速等原因,不少資料中心難以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 從當前國內有關大資料的相關報導來看,大多是有關電商企業對市場訊息資源的大資料開發應用,而尚未看到大資料對基礎科學研究、重點行業影響方面的成果。
反觀美國,2012年3月,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發佈了《大資料研究和發展計畫》,同時組建「大資料高級指導小組」,此舉標誌著美國把大資料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 而從美國政府《大資料研究與開發計畫》來看,自然科學研究、環境保護、生物醫藥研究、教育以及國家安全等領域才是大資料技術突破的重點。
在大資料中心的建設上,我國應借鑒美國的先進經驗,將大資料管理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從國家戰略層面予以重視。 政府要有責任部門牽頭進行專項研究,從國家層面通盤考慮我國大資料發展的戰略。 建立相關的研究計畫,引導和推動各部委、各行業組織對大資料進行研究與利用,推動各個領域和行業的大資料應用工作,提升科學決策能力。 另外,為把握大資料時代的戰略機遇,積極營造良好的大資料產業生態環境,政府應制定積極的產業政策,推動大資料產業的創新發展,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
綠色發展 做好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 在大資料中心的建設上,能耗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美國,資料中心已經占到總用電量的2.2%.蘋果、亞馬遜、微軟等公司都因資料中心的能耗問題而飽受綠色和平組織的批評。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報告,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每五年翻一番。 在美國,2011年資料中心能源消耗占到了美國電網總量的2%.而根據IBM公司的統計,能源成本占資料中心總運營成本的50%,在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資料中,有90%是過去兩年內產生的;到2020年, 全世界所產生的資料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雖然國內的資料中心建設發展比較快速,但是能耗問題也比較突出,目前國內資料中心的PUE平均值基本都在2.5以上,與歐美地區的PUE(能源使用效率)普遍值1.8以下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2013年6月12日,Facebook向外界公開了其位於瑞典北部城鎮呂勒奧的資料中心。 該資料中心是Facebook在美國本土之外建立的第一座資料中心,也是Facebook在歐洲最大的資料中心。 呂勒奧位於波羅的海北岸,距離北極圈只有100公里之遙,當地的氣候因素是Facebook選擇在呂勒奧建立資料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Facebook介紹,自1961年以來,呂勒奧的氣溫高於30度的時間不超過24小時,在該地區建立資料中心將節省一大筆散熱開支。
目前,從公開的報導來看,我國多個地區已經開始或計畫興建大型資料中心,希望在建設過程中提前考慮好能耗問題,避免重蹈西方國家一些大型資料中心的覆轍。 可喜的是,我國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提前進行了規劃。 今年年初,在工信部發佈的《關於資料中心建設佈局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重點推廣綠色資料中心和綠色電源,明確要求新建大型雲計算資料中心的PUE值必須在1.5以下,已建的資料中心通過整合、改造和升級,PUE值應降到2.0以下。
建章立法 填補法律空白
大資料從資料生成、資訊收集到資料的發佈、分析和應用,牽涉各個層面。 目前,我國在資料的收集、使用上還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和欠缺,發達國家在大資料中心的建設上也面臨同樣問題,相關立法應包括以下內容。
推動資料公開。 推動中國大資料發展,關鍵在於政府理念的轉變。 應推動資料公開,帶動從政府到各行業公開資料,讓資料這種生產要素自由流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其附加值。 美國和英國都已經有了政府大資料網站,在資料公開方面先行一步。
加強隱私保護。 日本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NTT DoCoMo2010年以前就開始著手大資料運用的規劃。 NTT DoCoMo不但著重搜集使用者本身的年齡、性別、住址等資訊,而且製作精細化的表格,要求使用者辦理業務填寫更詳細資訊。 儘管資訊完整度高,但因為日本社會十分注重個人隱私,NTT DoCoMo多年來在大資料運營上仍停留在規劃階段,對如何越過隱私問題進行商用還是比較頭疼。 NTT DoCoMo曾為未來的大資料商業化制定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建立資料庫,其次是建立活用機制,最後是實現活用,而當前還處於第一階段。 步子最為激進的則數美國運營商Verizon,Verizon已開始通過一項名為Precision Market Insights的服務,將手中的使用者資料直接向協力廠商出售。
因此,對我國來說,為保證大資料中心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應通過立法或立規,妥善處理政府、公司資訊公開與公民隱私權利保護之間的矛盾。
未雨綢繆 重視人才培養
大資料中心的建設,為的是後期對資料的挖掘應用。 大資料應用在全球各國發酵之際,伴隨而來的是各國普遍缺乏資料科學家問題。 應大資料處理的需求,無論企業決定採用哪一種解決方案,最終需要有資料科學家來運用這些大資料,才能啟動大資料的價值,重新構建資料之間的關係,並賦予新的意義,進而轉換成企業的競爭武器。
在大資料處理環節中,資料科學家是能否點燃大資料價值的關鍵。 然而,資料科學家的培養並不容易,因為資料科學家必須同時具備3個條件,包括深入瞭解企業內的業務與組織、具備資料探勘等統計應用知識、熟悉資料分析工具操作。 目前,國內的資料分析師較擅長的是處理已經發生的問題,找出問題源頭,並且盡速排除問題,但是,相對缺乏發掘未知問題的能力。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的資料,有高達72%的企業認為,大資料的應用價值,在於預測未來。 然而,這樣的應用需求與國內資料科學家不匹配,預計將成為國內發展大資料應用的最大挑戰。
因此,無論是從政府還是企業角度,都應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大資料人才培養,不要等到大資料中心建好之後再來找人,必將造成大資料中心資源的極大浪費。
IDC近日發佈的《中國大資料技術與服務市場2012~2016年預測與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大資料技術與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11年的7760萬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6.17億美元,未來5年的複合增長率達51.4%. 面對良好的發展局面,我國的政府、企業要充分借鑒國外的經驗教訓,站在「先行者」的肩上創新,為我國大資料中心建設及大資料產業發展增添活力。
新聞背景
韓國將建首個開放大資料中心
韓國將建設一個大資料中心,説明科技行業趕上世界頂尖科技公司。 這是該國第一個開放的資料中心,任何人均可通過該中心對大資料進行提煉和分析。
韓國科學、通信和未來規劃部表示,將與國家資訊社會局(NIA)共建大資料中心。 科學部表示,由於缺乏推動這一新興領域發展的必要基礎設施和先進經驗,韓國的大資料技術落後于谷歌、亞馬遜等世界頂尖科技企業2~5年。 該部的一名官員稱,希望大資料中心能夠成為服務大資料企業的一個實驗基地,並為大學培養研究人員。 該中心計畫創建一種基礎解決方案,這樣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其中的服務對大資料進行分析。 該中心面向中小型企業、風險企業、大學和普通公民,使用者可以利用大資料技術解決業務或者研究方面的問題。
韓國大資料中心於今年6月進行了硬體和軟體的招標,基本的Web平臺將于2013年8月建成,9月進行試運行。 該中心位於NIA大樓內,其網路平臺與存儲國家統計資訊以及其他公共資訊的政府資料門戶服務相連接。 該中心的設立是基於韓國總統朴槿惠2013年2月提出的創新型經濟框架,該框架呼籲將資訊技術作為韓國經濟增長的一個新支柱。 (牛澤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