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採購輸送利潤創業板福安藥業多圈4個億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板
2009
供應商
2008年淨利潤增長701.75%,2009年淨利潤增長104.66%。 憑藉超強的成長性,剛剛過會的創業板擬上市公司福安藥業正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另外一方面,投資者對這家主業從事氨曲南原料藥的企業質疑聲也越來越強烈。 「福安藥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淨利潤增長率並不匹配。 2008年主營業務收入是1.98億元,相比2007年增長了112.07%,而同期淨利潤竟然增長了701.75%;2009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59.46%,但淨利潤卻增長了104.66%。 更不可思議的是,它的原材料——氨曲南中間體外購價格竟然比市場價格低40%以上,很難用常理來解釋。 」北京一位券商研究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年前部分股有望一飛沖天! 秘聞!行情近期將出現逆轉 機構資金流向已發生巨變! 主力資金正密謀全新佈局 記者趕赴福安藥業所在地——重慶試圖瞭解其中原因,卻有更多的疑惑接踵而來。 氨曲南原料進價較市場低40%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顯示,福安藥業是一家主要從事氨曲南、替凱西林鈉、磺苄西林鈉、頭孢替唑鈉等抗生素類原料藥、針劑生產的企業。 其中氨曲南原料藥和氨曲南製劑是該公司最具競爭力的兩大產品,2010年1~6月該產品實現銷售收入8856.85萬元和6252.41萬元,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7.27%和26.31%。 福安藥業方面稱,由於公司具備從最基礎化工原料製備主要原材料氨曲南中間體的自製優勢,價格低於外購,從而在產成品氨曲南純粉的銷售上佔據成本優勢,過去三年裡公司在氨曲南原料藥方面的營業收入迅速增長, 從2007年的5226.03萬元增加至2009年的1.42億元,僅2010年上半年在該項產品收入便達到8856.85萬元。 不過也正是福安藥業自己描述的在成本方面的「優勢」,成為外界質疑的焦點。 「招股說明書顯示,這家公司的氨曲南中間體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自製,另一部分受限於產能而外購。 自製部分我們無法瞭解到它的具體成本,但外購部分的價格是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甚至只有當時市場價格的一半。 」該券商研究員表示。 招股書顯示,福安藥業2007年至2010年上半年期間,氨曲南中間體的外購單價分別是4406.30元/KG、2393.16元/KG、2062.52元/KG和1392.79元/KG。 這一外購價格始終低於市場平均價格。 以同是創業板公司的萊美藥業(300006.sz)為例,2007年萊美藥業外購每公斤單價為4658.36元,同期福安藥業的外購價格是4406.30元,後者的採購價格是前者的94.28% 此後,福安藥業的外購價格與市場價之間的差異逐步加大, 2008年萊美藥業外購單價為3836.59元,福安藥業僅為2392.16元,僅是前者的62.35%;2009年福安藥業外購單價為2025.52元,是萊美藥業外購單價(1-6月份資料3183.05元/KG)的63.63%。 對此,福安藥業董秘湯沁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解釋稱,主要是福安藥業掌握了氨曲南中間體製備的核心技術,因而對供應商具有較高的議價能力。 不過這似乎並不能解釋該公司2008年的超低採購價。 招股書顯示,2008年福安藥業自製氨曲南中間體16.69噸,而對外採購僅有1噸。 「2008年全年只有1噸的外購量,也會有這樣強的議價能力嗎? 」記者問道。 但湯沁對記者的這個提問並未予以回答。 記者在其招股說明書上看到的資料顯示,2009年該公司氨曲南中間體的外購量和自製量都在17.9噸左右,那麼其外購原料的成本在其總成本中的權重明顯提高,外購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其利潤。 記者通過中國化工網提供的氨曲南中間體廠商名錄詢問市場的公開報價。 其中一家註冊地在浙江的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銷售人員稱,該公司是福安藥業的氨曲南中間體供應商之一,對外的市場報價為3100元/KG至3200元/KG。 這一價格均高於福安藥業過去兩年半時間裡所公佈的外購價格。 [page] 三家主要供應商關聯關係未披露 記者找遍招股說明書,並未發現這家浙江藥企出現在歷年的前5大原料供應商名單中。 難道該藥企的供貨量太少,不足以進入前五? 還是流入福安藥業的通道另有經手人? 那麼,又是誰在提供如此低廉的原材料呢? 查閱招股說明書中的2010年上半年的前五名原材料供應商名單,兩家重慶本地公司引人注意:排名第一的重慶西明化工有限公司,上半年提供了總價值1602萬元原材料,占福安藥業當期總採購金額的17.43% ;第四名轉銷商是重慶吉華化工有限公司,採購金額為772.39萬元,占當期採購比例8.40%。 記者在重慶市工商局調閱註冊登記資料瞭解到,西明化工註冊資金50萬元,成立于2006年7月14日,法人代表和股東是趙海明;吉華化工註冊資金50萬元,成立日期2009年12月23日,法人代表和股東是趙海坤。從兩人的身份證號資訊可判斷,兩人戶籍所在地均曾在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趙海明現戶籍所在地為重慶九龍坡區,而趙海坤目前戶籍所在地仍是吉林市龍潭區。 此外,2009年一家名為重慶大吉化工的公司成為福安藥業的第四大供應商,當年供應原材料787.31萬元,占採購比例的3.34%。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其法定代表人與西明化工法人代表一樣,均是趙海明,註冊資本50萬元,成立于2004年5月26日。 除兩人身份證號接近外,記者還發現三家公司指定的企業年檢代表均出現過同一個名字——重慶吉華化工員工黃亞,身份證號顯示三個黃亞系同一個人。 種種跡象表明,三家供應商之間存在關聯關係。 根據中國證監會2009年7月20日發佈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資訊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8號——創業板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有關規定: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供應商,應合併計算採購額。 「從概率上講,基本上可以判定三家公司為兩兄弟分別所有,並且從註冊時間和經辦人的角色上看,趙海坤所成立的吉華化工更像是趙海明的附屬企業。 工商登記經辦人黃亞2007年便開始作為趙海明兩家公司的企業年檢代表,而到了2009年12月23日吉華化工成立時,黃亞搖身一變擔任吉華化工的監事和負責辦理公司設立事務的代表。 如果不存在關聯關係或附庸關係,發生這一系列的‘巧合’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 」註冊會計師辛立平分析說。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年底才成立的吉華化工,在隨後半年內即為福安藥業提供價值772.39萬元的原材料。 2010年上半年,西明化工和吉華化工提供的原材料,分別占福安藥業當期總採購金額的17.43%和8.40%,合計占比25.83%。 然而在招股說明書中,福安藥業並未將兩家公司的供應額合併計算,也未指出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聯繫。 「我們在製作報告的時候,仲介機構已經做了合規性檢查,他們的經驗非常豐富,不會出問題。 另外,即使核查也主要是看和我們公司股東、高管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我想仲介機構會按照證監會的規則來辦的。 」董秘湯沁解釋道。 [page] 據瞭解,趙海明的西明化工公司在很早以前便為福安藥業提供乙醇等化工原料。 同時,趙海明還是重慶醫藥化工聯合會的會長,2009年年底福安藥業員工以公司名義參加了該聯合會組織的第二屆「聯誼杯」職工藍球賽。 「西明、大吉是我們的長期合作夥伴,一直保持友好合作關係。 」一同接受採訪的福安藥業財務負責人余雪松也承認和趙海明擔任法人代表的兩家原料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係。 既然是長期合作,應該對三家公司之間的關係非常熟悉,為何未將2010年上半年的原料供應商資料合併? 但余雪松表示自己對趙海明並不熟悉。 「我現在感到疑惑的是,既然上市前要做合規性檢查,那麼在調查供應商、客戶和股東、高管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的時候,肯定是要查閱工商登記資料的。 兩家主要供應商法人代表的名字只差一個字,他們竟然會沒有注意到? 」辛立平感到非常不解。 上述人士擔心,這三家公司極有可能擔當了福安藥業低價氨曲南中間體供應商的角色。 面對記者的詢問,湯沁表示: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兩家公司在福安藥業實行的氨曲南中間體外包生產過程中,擔任中間貿易商。 在招股說明書中,一家名為「成都新維德貿易」的公司也引起記者的注意。 2010年中期資料顯示,福安藥業預收成都新維德貿易有限公司100.80萬元預收賬款。 但據瞭解,這家公司企業曾有過不太好的信用記錄。 因其在2009年6月4日參加的瀘州市政府的採購競標中進行串標,被瀘州市財政局于同年8月予以行政處罰。 那麼,福安藥業為何會與新維德貿易產生業務往來呢? 湯沁的解釋是:新維德貿易主要從事公司其他藥品中間體的銷售,由於和它打交道時間不長,所以預收了部分賬款。 「虛」降成本為融資?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創業板發行定價和流通市場定價通常以市盈率作為參考,而創業板推出以來,受到投資者熱捧,發行市盈率通常在50倍以上,上市後估值更高達80倍,部分高成長企業甚至發行市盈率就已經超過100倍, 使得部分擬上市公司有做高業績,增加募資金額和市值的衝動。 2009年9月,萊美藥業發行市盈率47倍;2010年9月,智飛生物發行市盈率66倍;2010年11月,沃森生物發行市盈率高達133倍。 福安藥業計畫公開發行3340萬股,發行前2009年每股收益0.91元。 招股後每股收益稀釋為0.68元。 考慮到其過去三年間淨利潤增長16.9倍的高成長性,發行市盈率應該不會低於60倍。 按發行市盈率60倍計算,對應每股發行價40.8元,可募集資金13.6億元。 在其他原材料價格成本及營業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將福安藥業2009年氨曲南中間體外購成本由2062.52元/KG,增加至同期市場的平均水準3183.05元/KG,相應的採購成本將增加2010萬元。 在不考慮稅收因盈利減少等因素下,淨利潤相應降至6396萬元,對應每股收益0.48元,每股發行價降為28.8元,可募集資金則降至9.6億元,減少4億元。 這也就是說,福安藥業通過不為人知的「關聯交易」,只要付出2000萬元的「成本」就可能多獲得數億元的募集資金。 [page] 記者觀察 財務造假頻現創業板遭遇信任危機 創業板正蛻變為「創富板」。 剛剛滿周歲的創業板,無疑成為富豪們的造富「夢工廠」。 截至12月15日,共有147家新興企業登陸創業板,總市值7546億元。 在平均82.67倍的夢幻般市盈率光環籠罩下,創業板正以平均每天兩名的速度批量「製造」億萬富翁。 一面是一夜暴富的誘惑引得無數創業企業競折腰,另一面則是二級市場上投資者虧損連連。 據騰訊網在9月30日的調查顯示,67.19%的投資者在創業板股票中虧損或浮虧。 這一資料得到資訊的側面印證:截至12月15日,147家創業板上市至今,有59家當前股價低於上市首日開盤價。 業內人士認為,相關公司成長性不符預期以及財務問題相繼被曝光,是導致其股價下跌的重要原因。 虛增利潤 對於同花順而言,上市之初的股價瘋狂已是明日黃花。 這家因推出靚麗財報而受到投資者追捧的創業板公司,股價重新回歸沉寂。 從上市之初,同花順的業績便備受到質疑。 據相關媒體報導:該公司財務資料自相矛盾,新增預收款與收入嚴重不匹配,2009年中報和年報均涉嫌虛增利潤。 作為一家從事金融諮詢和資料服務的知名股票軟體公司,同花順的收入確認原則是,「在提供金融資訊和資料服務前向客戶預收全部款項,並在服務期限內平均分攤」。 假設該公司1月份向客戶提供一套1萬元的股票軟體一年使用權,那麼對應的上半年確認收入為5000元、預收賬款為5000元。 實際上2009年上半年,同花順股票軟體業務實際確認的收入高達4685萬元。 而同期,股票軟體業務形成的新增預收賬款僅為2270萬元,從而使新增收入額遠超過新增預收賬款。 另據統計,從創業板推出至今,共有230家公司申請IPO審核,其中有37家公司因為各種原因未獲通過,涉及原因通常為公司治理、專利等問題。 但漢鼎諮詢在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業績水準波動大,利潤主要來源於非主營業務收入或存在過度包裝」,被列為上述企業未能過會原因的第二位。 以蘇州恒久為例,2010年6月已經順利過會並成功網上發行的蘇州恒久IPO戛然而止,從而成為繼立立電子之後第二家在臨上市前被否的創業板公司。 儘管證監會對外宣布被否的原因是「其申報檔中的專利情況與事實情況不符」,但相關人士指出涉嫌利用政府補貼增加利潤,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蘇州恒久《招股說明書》披露,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1~9月,該公司享受的所得稅優惠合計分別為54.61萬元、530.47萬元、455.40萬元和375.29萬元,占當期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3.72% 、30.25%、18.45%和18.29%。 此外,蘇州恒久還享受政府多項專項資金和科研經費,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1~9月,蘇州恒久所獲得財政補貼(稅後)占當期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41.63%、55.01%、11.13%和4.13%。 此外,還有創業板公司雖然順利上市,但在投資者的持續關注下,業績和財務報告的真實性也開始遭到懷疑。 如吉峰農機應收賬款是淨利潤的27倍,被質疑為靠賒帳來提升業績。 而朗科科技(300042.SZ)上市時因宣稱自己「發明了世界第一款快閃記憶體盤,並因此獲得快閃記憶體盤的基礎性發明專利」而備受追捧。 但不久即爆出涉嫌虛假出資。 股價由上市初的60元高位跌至目前的32元。 [page] 成長性幻覺 種種跡象表明,盈利能力在上市前提前透支是這些公司上市後股價表現乏力的主要原因。 來自資訊資料顯示,在可對比的105家創業板公司中,有70家2010年中期利潤同比增長率低於2008年度至2009年度的利潤增長率,占總數的近70%。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以高成長性作為名片的創業板企業,在IPO後業績和股價表現不佳,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上市時為追求高額的募集資金和市值需要,確實存在刻意做高利潤和拔高增長率的衝動,使業績提前透支。 北京東方高聖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雨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創業板企業拔高業績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IPO發行定價通常是每股收益乘以相對應的市盈率。 高的淨利潤意味著在付出同樣的股權情況下獲得更高融資額。 這對於許多輕資產的創業板企業而言,意味著會獲得更多的資金。 「募集資金一方面可以補充日常經營所需,另一方面即使讓超募資金待在賬上不動,也會獲得相應的資本收益。 」張紅雨表示。 而浙商證券策略研究員王偉俊則指出,在專業機構對創業板企業的定價過程中,並非只單純考慮靜態市盈率,還要將企業的成長性考慮進去。 「在上市公司估值模型中,增長率對估值影響巨大。 以DDM估值模型為例,相同市盈率的兩家公司,如果業績增速分別是30%和20%,估值會相差23%。 」他說。 與此同時,創業板企業普遍存在的先天不足,也是業績頻遭質疑的一個重要根源。 「很多創業板企業成立之初出於少繳稅的需要,往往存在隱瞞收入、虛增成本和壓低毛利率的行為。 此後為了上市,又需要展現企業高成長、高盈利的一面,在這兩種狀態的轉換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在財務報告中無法自圓其說的現象。 這也加深了投資者對其業績和報告真實性的懷疑。 」一位從事投行業務的顧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