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吳斯丹 大資料、雲計算、互聯網,這是時下最流行的詞彙與話題。 能否以及如何將這些新技術運用到城市節能上,是一個很大的啟示和挑戰。 在第十一屆中外綠色人居論壇上,論壇組
吳斯丹
大資料、雲計算、互聯網,這是時下最流行的詞彙與話題。 能否以及如何將這些新技術運用到城市節能上,是一個很大的啟示和挑戰。
在第十一屆中外綠色人居論壇上,論壇組委會委員、美國能源基金會建築專案主任、博士莫爭春以紐約為例向大家展示了一種可供參考的方向:以行政命令管理的手段,統計城市建築能耗資訊,並全部公開分享,鼓勵市場參與資料分析, 共同提升城市建築能效。
莫爭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建築能耗資料的公開與對標對於城市節能可以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這首先是觀念的問題,而非技術問題。
心中有「數」
世界正處於大資料時代。 從紛繁複雜、不斷爆炸的資料中尋找出任何有效的資訊並加以利用,正成為一種共識。
在莫爭春看來,國家在制定任何節能政策之前,關鍵也在於要知道自身的能來源資料,要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少」,做到心中有數。 但實際上,在建築行業方面,我國並沒有清晰的資料,如何做到心中有數?
當前,國內絕大多數有關建築能耗的研究及資料統計都只是針對單個建築,缺乏對城市整體的統計。
莫爭春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現在我國很多省市在做建築資訊能耗監測平臺,但並沒有哪個城市能確切把所有的建築能耗搞清楚,也沒有哪個城市把收集到的資訊加以利用。 「我們現在只是把資料收集起來,用圖表現出來,但是這不是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利用這些資訊來做節能。 」
由於在中美兩國節能領域工作了20餘年,莫爭春對兩國的節能現狀非常瞭解。 他認為美國紐約在利用大資料進行城市節能方面有著突出表現。
紐約前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曾提出紐約到2030年減排30%,而70%的能耗在建築。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邁克爾·布隆伯格就必須摸清大部分建築的能耗現狀,才能對症下藥。
據莫爭春介紹,邁克爾·布隆伯格通過議會立法,最後要求採取強制性的方式,所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築,必須將能耗資料公開,否則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他只花了2年時間,就掌握了紐約市所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築(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築)的能耗資料,並能根據能耗強度將紐約市劃分區域,由此有針對性地進行節能。
開放與市場化
資料公開的好處在於充分的市場化,可以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推進城市節能。
仍然以紐約為例,邁克爾·布隆伯格的做法催生了一批優質的建築能效服務公司,創造了新型能耗行業。 城市建築能耗資料需要進行審計,邁克爾·布隆伯格並沒有事先設置行政許可,而是放開讓市場去做,最終通過市場的力量催生優質的審計公司。
莫爭春還介紹,在美國能源部官網上關於所有的住宅、商業建築、能源供應等相關資料都對外公開,而且政府鼓勵公眾使用這些資料,尤其是開展競賽,看誰能夠開發更好的使用工具,把公佈的資料開發利用得更好,給予獎勵。
目前,美國已經出現了大批能來源資料分析公司,都是基於上述公開資訊做的。 也正是由於資訊的公開,美國今年有10個城市正在進行著一場資訊公開和對標的比賽。
在莫爭春看來,基於公共資訊分析產生的策略才是城市發展之路。 傳統模式中,政府控制了絕大部分資訊,主導著市場,而封閉、隔離的「資訊孤島」是形成大資料的障礙。 現在需要一種新模式,即政府讓這些資訊在市場中流動,讓市場利用資訊催生新服務。
「在大資料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光是新的節能戰略,而是資訊的共用。 」莫爭春表示,公共資訊的共用是大資料的起點,這個取決於決策者是否有決心去做。 決策者需要意識到能耗資料的公開和對標對推動城市節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不是將其作為一種隱私或者國家安全問題而保持封閉。
說到底,就是政府需要轉變職能,建立、監督、完善能耗公開制度,讓市場去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