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在Java中如果要使用全域變數,一般定義public static類型的變數。但是這種方法不符合Android的架構 架構,Android中要使用Application context。Application是一個基類,這個基類的作用是擷取整個 App的狀態,我們需要自己定義一個類來繼承這個基類。代碼如下:package com.tianjf; import android.app.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Content Provider 屬於Android應用程式的組件之一,作為應用程式之間唯一的共用資料的途徑,Content Provider 主要的功能就是儲存並檢索資料以及向其他應用程式提供訪問資料的借口。Android 系統 為一些常見的資料類型(如音樂、視頻、映像、手機通訊錄連絡人資訊等)內建了一系列的 Content Provider, 這些都位於android.provider包下。持有特定的許可,可以在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式中訪問這些Content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一、使用ContentProvider(內容提供者)共用資料ContentProvider在android中的作用是對外共 享資料,也就是說你可以通過ContentProvider把應用中的資料共用給其他應用訪問,其他應用可以通過 ContentProvider對你應用中的資料進行添刪改查。關於資料共用,以前我們學習過檔案操作模式,知道通過 指定檔案的操作模式為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或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同樣也可以對外共用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程式安裝後第一次啟動:啟動頁-->功能介紹頁-->系統首頁以後啟動:啟動頁-->系統 首頁所以在啟動頁中判斷一下就可以了可以弄一個檔案儲存一個狀態,推薦用SharedPreferences 。1.可以定義一個變數來判斷程式是第幾次運行,如果是第一次則跳轉到引導的Activity,如果不是 第一次則執行系統首頁。判斷系統是第一次啟動並執行代碼實現如下:在Activity中添加代碼:使用SharedPreferences來記錄程式的使用次數一下是實現的代碼:public void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從sdk中可以得知,它是ProgressBar的擴充,它比進度條多了一個功能就是可拖動性,這樣使用者就可以控 制進度條,比如播放電影,使用者可以通過拖動SeekBar進行快進與快退.要實現其拖動的控制, 就需要對事件進行監聽,Android系統提供了一個監聽介面SeekBar.OnSeekBarChangeListener,要實現其監聽 功能只要實現其介面即可。在SeekBar中我們需要監聽的主要有如下三個事件數值的改變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第一步:首先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加入下面代碼:<?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hb.learn.junit" android:versionCode="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首先,開始最簡單的網路編程實戰,URL實現網路連接,不懂的童鞋可以參考JAVA中的URL編程,其原理是 一樣的,在這裡不再多做解釋。直接貼出實現原始碼:public class Data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private EditText imagePathText;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DataActivity"; private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0】Android基本的設計理念是鼓勵減少組件間的耦合,因此Android提供了Intent (意圖) ,Intent提 供了一種通用的訊息系統,它允許在你的應用程式與其它的應用程式間傳遞Intent來執行動作和產生事件。使 用Intent可以啟用Android應用的三個核心組件:活動、服務和廣播接收器。【1】Intent可以劃分成 顯式意圖和隱式意圖。顯式意圖:調用Intent.setComponent()或Intent.setClass()方法明確指定了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就Android平台而言,URI主要分三個部分:scheme, authority and path。其中authority又分為host和 port。格式如下:scheme://host:port/path舉個實際的例子:content://com.example.project:200/folder/subfolder/etc\---------/ \---------------------------/ \---/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Context字面意思上下文,位於framework package的android.content.Context中,其實該類為LONG型,類 似Win32中的Handle控制代碼,很多方法需要通過 Context才能識別調用者的執行個體,比如說Toast的第一個參數就是 Context,一般在Activity中我們直接用this代替,代表調用者的 執行個體為Activity,而到了一個button的 onClick(View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我們需要讀取以上歌詞檔案的每一行轉換成成一個個歌詞實體:public class LyricObject { public int begintime; // 開始時間 public int endtime; // 結束時間 public int timeline; // 單句歌詞用時 public String lrc; // 單句歌詞 }可根據當前播放器的播放進度與每句歌詞的開始時間,得到當前螢幕中央高亮顯示的那句歌詞。在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代碼和注釋如下:private Cursor getCursor(String filePath) { String path = null; Cursor c = getContentResolver().query( MediaStore.Audio.Media.EXTERNAL_CONTENT_URI, null, null, null,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 * Java檔案操作 擷取副檔名 *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ExtensionName(String filename) { if ((filename != null) && (filename.length() > 0)) { int dot = filename.lastIndexOf('.'); if ((dot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在音樂播放器中,播放模式一般放在音樂播放完畢後自動識別,如下給出邏輯代碼,可根據需要添加合適 的代碼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LL = 0;//全部迴圈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INGLE = 1;//單曲迴圈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RANDOM = 2;//隨機 // 一首歌播放完成後(這裡設定播放模式) public class Completed implements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Android SDK整合了Apache HttpClient模組。要注意的是,這裡的Apache HttpClient模組是 HttpClient 4.0(org.apache.http.*),而不是常見的 Jakarta Commons HttpClient 3.x (org.apache.commons.httpclient.*)。HttpClient常用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如果退出當前啟動並執行Activity,可以使用 this.finish() 或者 System.exit(0) 。如果退出整個 程式,如下操作:方式一:Intent intent=new Intent(Intent.ACTION_MAIN); intent.addCategory(Intent.CATEGORY_HOME); intent.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Socket 編程基礎知識:主要分伺服器端編程和用戶端編程。伺服器端編程步驟:1: 建立伺服器端通訊端並綁定到一個連接埠上(0-1023是系統預留的,最好大約1024)2 : 通訊端設定監聽模式等待串連請求3: 接受串連請求後進行通訊4: 返回,等待贏 一個串連請求用戶端編程步驟:1: 建立用戶端通訊端(指定伺服器端IP地址與連接埠號碼 )2: 串連(Android 建立Socket時會自動連接)3: 與伺服器端進行通訊4: 關閉通訊端Android Socket 通訊原理注意:1: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擷取網路連接狀態隨著3G和Wifi的推廣,越來越多的Android應用程式需要調用網路資源,檢測網 絡串連狀態也就成為網路應用程式所必備的功能。Android平台提供了ConnectivityManager 類 ,用於網路連接狀態的檢測。Android開發文檔這樣描述ConnectivityManager 的作用:Class that answers queries about the state of network connectivity. It also notifies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藍芽的操作主要有:開啟和關閉藍芽、搜尋周邊裝置、能被周邊裝置所發現、擷取配對裝置、藍牙裝置間的資料轉送。1、開啟藍芽(當然首先要確保你的手機是有藍牙裝置的)藍牙裝置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本地裝置,另一部分為遠程裝置。BluetoothAdapter——本地裝置,對藍芽操作首先就需要有一個BluetoothAdapter執行個體。常用的幾個方法如下:cancelDiscovery()——取消本地藍牙裝置的搜尋操作,如果本地裝置進行
Time of Update: 2017-02-28
作者在這裡介紹的這個執行個體是Google SDK中提供的一個藍芽聊天程式,簡單但資訊量巨大,非常適合初學 者學習藍芽方面的知識。在學習這個執行個體前請讀者仔細閱讀並理解Socket的工作原理和實現機制,作 者的這篇部落格中有詳細的介紹:http://blog.csdn.net/dlutbrucezhang/article/details/8577810在 Android1.x 的時候, 相關 API 非常不完善,還不能簡單的使用 Blueto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