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5
http://hi.baidu.com/netadabiao/blog/item/799d2cd9abd7412e11df9b37.html/*樣本開始—獨輪手推車wheelbarrow.c*/ #include<gtk/gtk.h> /*XPM*/ staticchar*WheelbarrowFull_xpm[]={ "4848641", "cNone", ".c#DF7DCF3CC71B", "Xc#965875D669A6", "oc#71C671C6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本周資料結構課程設計,哥挑了個簡單點的題目,用C語言編寫了一個圖形介面的吃金子小遊戲。基本想法是: 定義了一個數組,通過資料對應到螢幕的座標。 然後通過一些畫圖函數,畫出淘金者(紅色圓)和金子(黃色圓)。 通過鍵盤的上下左右鍵控制淘金者的上下左右移動。 每隔六秒鐘,遊戲介面會刷一次,此時金子會更換位置。 如果你是高手,一分鐘吃到了20個那你就Win,如果你碰到牆壁,Game Over。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掌握所有語言”也許有點誇大,說“掌握所有市面上流行的程式設計語言”我覺得一點也不過分。“學會C++”又是如何定義呢?我覺得閱讀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國外大師寫的C++書籍和文章,有兩三年編程經驗的話,最重要的是人是肯多鑽研多思考類型的話,應該算學會C++,當然離精通還差的遠了。定義為“學會”是因為這樣的程式員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做一些有難度的項目了,可能要比現在許多自稱“精通XX語言”的程式員能乾的多。如果你所謂精通某語言實際上是指對於某個庫滾瓜爛熟的話,我也無話可說,我認為學習語言是學習程式設計技巧或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Java一樣,C#提供的類庫能夠輕鬆實現對檔案的操作。下面就給出程式碼範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C#寫入/讀出文字檔 string fileName =@"c:I.txt"; StreamReader sr = new StreamReader(fileName); string str=sr.ReadLine ();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 * @file virtualBash.cpp * @brief * @author liugang * @version 1.0 * @date 2009-12-09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Point2d{public:Point2d():_x(0),_y(0){};protected:float _x;float _y;};class Vertex : public virtual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今天閱讀一個用C語言寫的讀取網卡的IP地址程式,遇到下面這個把internet地址轉換成ASCII類型的函數,我把我分析它的過程寫出來:inet_ntoa(((struct sockaddr_in*)(&buf[inface].ifr_addr))->sin_addr);首先看inet_ntoa的原型和作用:在/usr/include/arpa/inet.h中這樣定義的 52 /* Convert Internet number in IN to ASCII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學習c語言和c++的人首先需要的是一個可提供練習的開發平台,對於c++來說,可供使用的工具平台有很多,包括Borland 的 c++ builder 和 Microsoft 的 Visual Studio 系列,的確他們都是非常不錯的。 難道我們除了這些我們說熟悉的開發工具就沒有的選擇了? 對於我們此文的主角,Eclipse來說,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為JAVA開發而生的,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如何利用它與MinGW配合,設定出高效的c++開發平台。 軟體準備1.Eclipse 3.06官方網站: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在這兒下載:color-theme: http://download.savannah.gnu.org/releases-noredirect/color-theme/ wget http://download.savannah.gnu.org/releases-noredirect/color-theme/color-theme-6.6.0.tar.gztar zxf color-theme-6.6.0.tar.gz -C ~/.emacs.d 在.emacs中加入下列語句:;;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BinaryReader類——從檔案流中讀取二進位檔案建構函式:BinaryReader() 重載,執行個體化一個BinaryReader對象方法: Close(),關閉當前reader和潛在的流 Dispose(),釋放被BinaryReader使用的未託管的資源,並選擇性的釋放託管資源 Equals(),判斷指定對象是否和當前對象相等 FillBuffer(),用一個從流中讀取的制定數量的位元組來填充內在緩衝區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這兩天看了C++ FAQ印刷版,中文名為C++經典問答。其中說到,如果程式員不寫能夠自動化的測試自己的對象(簡稱自測對象),他維護調試自己的代碼就是在碎玻璃上爬。所謂自測對象,就是能夠自動化的測試自己的的不變式(invariant)的對象。一個自測對象例子:#include <cassert>class CTestMe{public: CTestMe() { //init myself //... test_invariant();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C、C++中沒有提供 直接擷取數組長度的函數,對於存放字串的字元數組提供了一個strlen函數擷取長度,那麼對於其他類型的數組如何擷取他們的長度呢?其中一種方法是使 用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在C語言中習慣上在 使用時都把它定義成一個宏,比如#define GET_ARRAY_LEN(array,len) {len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而在C++中則可以使用模板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如何擷取數組的長度C、C++中沒有提供 直接擷取數組長度的函數,對於存放字串的字元數組提供了一個strlen函數擷取長度,那麼對於其他類型的數組如何擷取他們的長度呢?其中一種方法是使 用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在C語言中習慣上在 使用時都把它定義成一個宏,比如#define GET_ARRAY_LEN(array,len) {len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而在C++中則可以使用模板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在C++程式設計語言中,對於記憶體的操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技術,作為程式員來說,必須要清楚這方面的應用。在這裡我們先來介紹一下C++記憶體使用量機制的相關概念,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協助。1.程式使用記憶體區一個程式佔用的記憶體區一般分為5種:(1)全域、待用資料區:儲存全域變數及靜態變數(包括全域靜態變數和局部靜態變數)(2)常量資料區:儲存程式中的常量字串等。(3)代碼區:儲存程式的代碼。(4)棧:儲存自動變數或者局部變數,以及傳遞的函數參數等。(5)堆:儲存動態產生的資料。在處理記憶體時,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可以顯示一,二,三,四家的牌主要是為了訓練我的牌感(記牌的能力),對有志於賭博或者橋牌事業的同志可能還有點用編譯為bd.exe,使用方法輸入"bd -h"看協助以下是原始碼(處理命令列參數的代碼參考了vim):#include <iostream>#include <algorithm>#include <functional>#include <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include <cstdlib>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c/c++的預先處理定義:一、Stringizing Operator (#)在c和c++中數字標誌符#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即字串化操作符。其作用是:將宏定義中的傳入參數名轉換成用一對雙引號括起來參數名字串。其只能用於有傳入參數的宏定義中,且必須置於宏定義體中的參數名前。如: #define example(instr) printf("the input string is:\t%s\n",#instr) #define example1(instr)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在C#中實現Ping,代碼如下:using System;using System.Net;using System.Net.Sockets;///ping.csnamespace SystemMonitor {////// 主要的類:ping///class Ping {//聲明幾個常量const int SOCKET_ERROR = -1;const int ICMP_ECHO = 8;////// 這裡取得Hostname參數///public static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文章標題:C指標應用常見繆誤文章作者:半點鐘閑文章撰寫日期:2005-10-18發布日期:2005-10-18 12:10 今天在寫程式的時候,遇到了幾個關於指標方面的問題,覺得很典型(對於初學者來講)。所以決定把它寫出來一來練練文筆,二來也存個檔為以後查閱方便吧。工科不善文筆的我,就用代碼來說明問題。前言: 一、文章中所說的C指的是ANSI C,是由ANSI/ISO 9899-1990[ANSI 90]進行定義並由[KERN 89]進行描述的。 所有代碼的執行環境如下: 作業系統: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The APR based Apache Tomcat Native library which allows optimal performanc現在用的tomcat6.0,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啟動的時候,那個啟動視窗最上面出現這樣一條資訊:2008-10-4 22:59:03 org.apache.catalina.core.AprLifecycleListener init資訊: The APR based Apache Tomcat Native library which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以前寫C++的時候曾經在自己網站上發表過一個編碼“簡單性”之文章,現在編寫C#了才發現自己無意之間就會寫下一些浪費螢幕的代碼。下面是自己編碼中偶然發現的一些案例,歡迎中等水平的編程者參考。因為要積累案例,所以隨時更新。編碼簡單性的“心法”就是:只要螢幕上有任何兩部分代碼看上去相似,則一定有合并辦法。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層面上這一點都適合。在02年的時候,我們曾在2小時內把一個程式員的4000多行的65個函數變為一個函數,相當於一個月的工作量被取代;04年則令人髮指地發生了1個人用1.5年重新編寫了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Drawing;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SessionState;using System.Web.UI;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u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