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裝置I/O之“非同步裝置I/O請求”

  非同步裝置I/O適用於大資料量和高效能的場合,比如伺服器。   要使用非同步裝置I/O,在調用CreateFile來開啟或建立一個裝置的時候,讓參數dwFlagsAndAttributes包括FILE_FALG_OVERLAPPED,這意味著想讓開啟的裝置可以被非同步訪問。  為了發送一個I/O請求給一個裝置,也就是讓一個I/O請求進入I/O隊列,你可以使用ReadFile和WriteFile這兩個函數: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線程基礎

  每個進程都有一個主線程。每個線程都包含2個部分:1、一個核心對象,操作用此來管理線程,裡麵包含了線程的狀態;2、一個線程堆棧,用來維護所有的函數參數和局部變數。   啟動線程,需要提供一個線程入口函數,該函數原形必須為如下形式: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核心對象

最近剛開始學習《Windows via C/C++》的時候,開始的時候沒有做好筆記,所以學得很模糊,現在利用在休息的機會,好好學習和進修《Windows via C/C++》時,想邊學邊做一些學習的筆記,以為自己的學習提供協助,和以後自己查看、溫習和提高。 《Windows via C/C++》的前兩章,本人覺得是沒什麼好多講的,看看就可以了,理解起來並不困難,只要知道有這麼個東西,以後編程時注意養成習慣就可以了,更何況,這些東西,我們平常也是在用的。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線程的調度

  一個搶佔式作業系統(比如Microsoft Windows)必須使用某種演算法來決定那個線程應該被調度,應該調度多長時間。  每個線程的線程核心對象都維護了一個CONTEXT上下文結構,裡面存放了線程最近一次被CPU執行的寄存器資訊和狀態。大約每20毫秒,Windows查看當前所有存在的線程核心對象,在這些對象中,只有一些是可以調度的。然後Windows選擇其中的一個可以調度的線程核心對象並載入儲存在這個核心對象中的CONTEXT結構中的寄存器資訊,這個過程稱為“contest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使用者模式的“線程同步”之“條件變數”

  Condition variables —— 條件變數,是Windows Vista中新增加的一種處理線程同步問題的機制。它可以與“關鍵程式碼片段(critical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線程的執行時間

  有的時候,想要獲得線程執行一個任務的所花費的時間,你可以使用GetTickCount()(32位Windows環境,不包括Windows Vista)或者GetTickCount64()(Windows Vista環境)函數來獲得當前的時間。兩次執行該函數,並作差運算即可。但是這需要線上程不被打斷的情況下才是有效。   可以使用GetThreadTimes函數來獲得一個線程的已耗用時間。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進程

從第四章開始就進入了“進程”。關於進程,先給出如下一個定義:“進程”是一個正在啟動並執行程式的“執行個體”,是“線程”的一個“容器”。它包含兩個部分:作業系統用來管理該進程的一個核心對象和一個包含有可執行模組或DLL模組的代碼和資料以及動態記憶體分配的空間的“地址空間”。進程只是一個容器,所以進程是“不活躍”的,我們把它僅作為一個容器來學習,那麼作為一個容器,我們就應該考慮我們怎麼來建立這個容器,管理這個容器和銷毀這個容器。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纖程(Fiber)

  纖程(Fiber),是微軟加入到Windows中,使得UNIX伺服器應用程式更好地移植到Windows中。所以本篇真正沒有多少應用價值,只是為了使得筆記更加完整。   看完本章,感覺纖程是比線程的更小的一個運行單位。可以把一個線程拆分成多個纖程,然後通過人工轉換纖程,從而讓各個纖程工作。  要知道的是人工的轉換,不是系統自動切換。因為線程的實現通過Windows核心完成的,因此Windows可以自動對線程進行調度。但是纖程是通過使用者模式的代碼來實現的,是程式員自己寫的演算法,核心不知道纖程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裝置I/O之“I/O完成連接埠”

  上一篇講了3種接受非同步I/O請求完成的通知的方法,分別是:通知一個裝置核心對象、通知一個事件核心對象、警示I/O。  本篇主要講另一種接受非同步I/O請求的方法——I/O完成連接埠。這是效能最高,且擴充性最好的方法。但是實現比較複雜。   介紹I/O完成連接埠之前介紹兩種伺服器執行緒模式:連續模型:單個線程等待一個客戶的請求,一旦有一個客戶發出請求,該線程喚醒然後處理客戶的請求。並行存取模型:單個線程等待一個客戶的請求,一旦有一個客戶發出請求,該線程建立另一個線程來處理請求。在新建立的線程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核心對象的“線程同步”之“等待函數”

  使用者模式的線程同步機制效率高,如果需要考慮線程同步問題,應該首先考慮使用者模式的線程同步方法。  但是,使用者模式的線程同步有限制,對於多個進程之間的線程同步,使用者模式的線程同步方法無能為力。這時,只能考慮使用核心模式。   Windows提供了許多核心對象來實現線程的同步。對於線程同步而言,這些核心對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狀態:“已通知”狀態,“未通知”狀態(也有翻譯為:受信狀態,未受信狀態)。Windows提供了幾種核心對象可以處於已通知狀態和未通知狀態:進程、線程、作業、檔案、控制台輸

C++ 動態數組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onio.h> #include<cstdlib> //此標頭檔包含函數exit(),由於C++可識別exit(),實際上該標頭檔可省略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display(double ***); void de_lete(double ***); int x,y,z; //全域變數 void main() { cout<<"請分別輸入三維數組data[x]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裝置I/O之“同步的裝置I/O”

  前面曾經講過,裝置I/O的方式有兩種:同步和非同步。本篇介紹一下同步裝置I/O。主要涉及到兩個函數:ReadFile和WriteFile。  不要被這兩個函數的名稱迷惑,不僅可以將這兩個作用於檔案,也可以作用於其他裝置:比如管道、郵槽等。   最簡單的裝置I/O,可以通過ReadFile和WriteFile這兩個函數來實現: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Visual C++表單設計技巧集

http://www.yesky.com/SoftChannel/72342371928702976/20030321/1658626_2.shtml在工作列狀態區如何顯示應用程式圖示如何隱藏工作列上的按鈕如何動畫工作列上的表徵圖怎樣在應用程式中添加相應的菜單和函數http://www.yesky.com/SoftChannel/72342371928702976/20030321/1658626_1.shtml如何?全螢幕顯示如何隱藏應用程式在工作列上的顯示如何控制視窗架構的最大最小尺寸?如何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作業

  跟進程一樣,作業也只是一個容器(我個人的理解),只不過他是用來存放進程的容器而已,其作用就是給一組進程以同樣的限制條件,這些限制條件包括基本限制、擴充基本限制、基本UI限制(使用者介面限制)和安全性限制。至於這些限制都有具體資料結構,參看文檔。

《Windows via C/C++》學習筆記 —— 核心對象的“線程同步”之“事件核心對象”

  本書首先介紹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成功的副作用”,這裡筆者作一下簡述。  當調用WaitForSingleObject和WaitForMultipleObject函數成功之後,該函數在返回成功的時候,系統可能會自動更改所等待的核心對象的狀態,即將其從“已通知狀態”切換為“未通知狀態”。

C++調Python樣本

由於項目需要,最近幾天都在研究怎麼用C++調Python,現將這幾天實驗的代碼粘貼如下:C++代碼如下(Console應用程式):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Python.h> 3 4 using namespace std; 5 6 void HelloWorld(); 7 void Add(); 8 void TestTransferDict(); 9 void

C++動態分配數組/向量(一維,二維)

文章目錄 new 方法Vector 方法: new 方法一維:int * a = new int [n];...delete [] a;  // can't use "delete a" 二維(m×n):int **a = new int * [m];for (int i = 0; i < m; ++i)  a[i] = new int [n];...for (int i = 0; i < m; ++i)  delete []

C++多維指標數組

    int n[2][3] = {{1,2,3},{4,5,6}};//ok    int n2[][3] = {{1,2,3},{4,5,6}};//ok    //int n2[2][] = {{1,2,3},{4,5,6}};//error    //int (*n)[] = new int[2][1]; // error            int (*pn)[3] = new int[2][3]; //ok    pn[0][0] = 1; //ok    int **ppN =

C++指標之間的賦值與轉換規則總結

Note:以下結論不適用於類的成員函數指標,關於類的成員函數指標會單獨討論。一、任何類型的指標變數均可直接賦值給const void *   任何類型的非const指標變數均可直接賦值給void *   const指標變數不可直接賦值給void *,除非通過強制類型轉換class A{};typedef int (*pFun)(string); //函數指標int *pInt;const int *pInt_c;char *pChar;const char *pChar_c;double

總頁數: 4314 1 .... 844 845 846 847 848 .... 4314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