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看自己電腦上的那個肥大Oracle用戶端不爽,我基本都沒怎麼用過那些Enterprise Manage Console之類的東西,它的存在簡直就是浪費我的電腦空間。於是上網查了一把,究竟能不能把ORACLE用戶端卸載掉,而正常使用PL/SQL。原來這種方式是有的(我自己研究並試了一下)。第一步 : 首先去oraclehttp://www.oracle.com/technology/software/tech/oci/instantclient/htdocs/winsoft.html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9i資料庫登入時,提示ORA-01003&ORA-01110,大概意思是資料檔案儲存介質損壞。 startup nomount,正常; alter database mount,也正常; alter database open,提示如下: alter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之前研究了 mongodb環境搭建(見 ),考慮到今後要用到mongodb叢集環境,且多位32位OS環境,因此構建了 mongodb叢集環境。具體過程參考了“ Mongodb叢集配置(sharding with replica set)” 見 。實驗用VMWar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的口令檔案的作用是存放所有以sysdba或者sysoper許可權串連資料庫的使用者的口令,如果想以sysdba許可權遠端連線資料庫,必須使用口令檔案,否則不能連上,由於sys使用者在串連資料庫時必須以sysdba or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需求:將t2(t_statbuf)表中id和t1(T_Mt)表相同的記錄更新進t1表。1.錯誤的寫法:[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經常聽到有DBA因為對DATAGUARD監控不到位,導致歸檔日誌和主庫沒有同步,更悲劇的是主庫通常都設定了RMAN備份, 而全庫備份結束後通常會刪除歸檔日誌。遇到這種情況,發現很多DBA都會著手重新從主庫全庫備份恢複到從庫, 遇到小的資料庫還好,對於動輒上百G或T的庫往往會很悲劇,因為資料拷貝時間都相當的漫長。 而事實上對於從庫SCN和主庫差距並不大,也可以理解為歸檔差距並不多的DG(比如我們的一個庫上線1年了,一個月沒有同步差距也不算很大),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查看Replica Set的狀態,執行rs.status()即可rs.status(){ "set" : "set1", "date" : "Thu Oct 28 2010 10:09:28 GMT+0800 (CST)", "myState"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下面是Linux中在Linux中類比過程1,在一個session中類比CPU高使用率,如下:declarenum int:=0;beginloopnum:=num+1;end loop;end;/2,在shell視窗用top命令查看CPU使用方式: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資料檔案的壞塊,可分為物理壞塊和邏輯壞塊。物理壞塊(也可以稱為介質壞塊)指的是塊格式本身是壞的,塊內的資料沒有任何意義。而邏輯壞塊,指的是塊內的資料在邏輯是存在問題。比如說索引塊的索引值沒有按從小到大排列。物理壞塊一般是由於記憶體問題、OS問題、IO子系統問題和硬體引起,邏輯壞塊一般是是由於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有的時候相同的DBID是有問題的,如:在同一台機器上做邏輯DG。修改的方式如下:關閉資料庫SHUTDOWN IMMEDIATE啟動資料庫到mount的狀態STARTUP MOUNT使用nid 命令變更,如下:[Oracle@dg2 ~]$ nid target=sys/password@LHZDBNEWID: Release 10.2.0.1.0 - Production on Mon Jan 16 09:18:00 2012Copyright (c) 1982, 2005,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以前將資料庫查詢結果展示在頁面時,對於值null的欄位,總是要判斷下,如果為null,就顯示“”,突然發現這個方法好笨,而且有些地方總會忘記改,在頁面出現“null”。在使用Oracle資料庫時,發現nvl函數很好用,於是整理一下。nvl( ) 函數 文法 NVL(eExpression1, eExpression2) 參數 eExpression1, eExpression2 如果 eExpression1 的計算結果為 null 值,則 NVL( ) 返回 eExpression2。如果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網格控制器的agent(OMA)安裝方式主要有三種,通過./runInstaller.sh方式安裝(包括圖形方式和靜默方式安裝);通過OMS進行push安裝;通過在安裝好的agent端上進行tar打包,然後解壓安裝,類似於windows下的綠色軟體,這種方式目前還未測試!本節簡要的介紹下利用OMS來push安裝OMA!使用介質進行安裝OMA可參考: 1:安裝前 2:點擊“deployment”選項卡,選擇install agent 3:選擇fresh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實現結果:在一個資料庫中某個使用者下編寫一個預存程序,在預存程序中使用DBLINK串連另一個資料庫,從此資料庫中的一個使用者下取數,然後插入當前的資料庫中的一個表中。二. 實現方法步驟:1. 建立預存程序2. 在預存程序中先建立database link3. 建立成功4. 從另一個資料庫取出資料插入到當前資料庫中5. 任務完成三. 建立DBLINK的方法:1. 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dblinkconnect to totalplant identifie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Oracle中建立表結鉤相同或一致的表,其實在許多時候也會派上用場的。方便得很。例如:存在一張部門表如下:SQL> select * from dept; DEPTNO DNAME LOC ------ --------------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資料庫設計的三大範式第一條就是獨立的表結構中必須有唯一主鍵來標識表中資料.在以往微軟的SQL Server(duo版本)平台上.手動編碼實現表中主鍵.並設定為自增列是極其簡單.編碼如下: typeid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identity(1,1),在Oracle中如果要設定一個獨立表結構的主鍵為自增.其中就涉及到了Oracle 10G中關於序列(Sequence)的使用.(A)Sequenc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每個mysql伺服器節點都需要運行mmmd_agent,同時在另外一台機器【可以是獨立的一台伺服器也可以是和AppServer共同享一個伺服器】上運行mmmd_monmmm利用了虛擬IP技術,1個網卡可以使用多個IP所以使用mmm時,需要2*n+1個IP,n為mysql節點數,包括slave和master當資料庫節點fail時,mmmd_mon檢測不到mmmd_agent的心跳或者對應的mysql伺服器的狀態時mmmd_mon將作出決定並下令給某個正常的資料庫節點的mmmd_agent,使得該m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Regex函數 (10g引入) regexp_like('S','RE','O') S 被搜尋的字串或者列運算式 RE 正則內容 O 參數(可選)idle> select ename from emp where regexp_like(ename,'S');ENAME----------SMITHJONESSCOTTADAMSJAMESidle> select ename from emp where regexp_like(ename,'^S.*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讓Linux上網:Red Hat 9裝在虛擬機器VMware上之後,串連網路是出現問題 Determining IP information for eth0... failed; no link present. Check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PostgreSQL有模式(schema)的概念,其實就是在資料庫中劃分範圍,也就是在不同的模式中,可以有同名的表。可以簡單理解為檔案系統。常用的預設模式是public。SHOW search_path;顯示現有的模式搜尋順序,具體的順序,也可以通過SET search_path TO 'schema_name'來修改順序。這樣的修改只能在當前串連中有效,如果需要長久生效可以為使用者建立一個變數:ALTER ROLE etl SE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背景報表統計類的查詢是一類耗時的查詢。使用情境是QPS並不大,單每個查詢由於需要訪問較多資料,對大量資料做處理,執行時間較長(通常秒級以上)。分析可以將一個大查詢分成多個子查詢,如果子查詢需要訪問的資料為整個查詢的1/n,則可估計執行時間為1/n。但由於MySQL一個查詢只能在單線程中執行,導致即使將一個大查詢拆分成多個子查詢,多個子查詢執行後合并,需要時間為n*1/n=1,仍不能提升其效能。問題的癥結在於只能單線程執行。本方案提供一種引擎Multi-thread-query,讓MySQL能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