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建立測試表CREATE TABLE test1 ASSELECT *FROM all_objectsWHERE 1=2;MATCHED和NOT MATCHED子句均為可選項①兩個子句都出現.MERGE INTO test1 aUSING all_objects bON (a.object_id = b.object_id)WHEN MATCHED THENUPDATE SET a.status = b.statusWHEN NOT MATCHE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預設是parallel_max_servers是大於0的 也就是開啟的alter session enable parallel [ddl | dml | query];alter session disable parallel [ddl | dml | query];alter session force parallel ddl parallel 5;用來分析DB效能的幾個view.V$PROCESS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rrently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sys和system使用者區別1)最重要的區別,儲存的資料的重要性不同sys所有Oracle的資料字典的基表和視圖都存放在sys使用者中,這些基表和視圖對於oracle的運行是至關重要的,由資料庫自己維護,任何使用者都不能手動更改。sys使用者擁有dba,sysdba,sysoper等角色或許可權,是oracle許可權最高的使用者。system使用者用於存放次一級的內部資料,如oracle的一些特性或工具的管理資訊。system使用者擁有普通dba角色許可權。2)其次的區別,許可權的不同sys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rman可以用來backup和restore資料檔案、控制檔案、歸檔日誌等,也可作完全和不完全的recover的Oracle工具。由命令列或者OEM的backup manager GUI控制。RMAN是塊層級的備份與恢複.rman主要組件:1)Targe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引言:Oracle的range,hash,list三大分區可能我們大家在熟悉不過了,但什麼每種分區適用於什麼情境可能是很多人的疑惑點,那麼在選擇不同的分區時應該注意什麼,為什麼這麼選,有哪些需要我們加以注意的地方,讓我們一一來探索一下吧:)A.建立range分區,一般用於日期化處理,range分區可以很好的管理基於日期來分區的資料建立一個新使用者lsSYS@LEO> create user ls identified by ls;SYS@LEO> grant dba to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審計的問題: 在審計sys使用者的時候,在audit_file_dest找不到記錄sys使用者操作的審計檔案。 恰好我這win7上也裝了個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 /etc/init.d/mysqld start啟動 MySQL如果是初次使用這個指令來啟動,你的 /var/lib/mysql 會建立資料庫。# mysql -u root初次使用是不用輸入密碼。之後最好加入密碼以防止別人入侵。mysql指令後面要加";",才能夠執行。 (直接按Enter只能當跳行看)大部分的指令都和SQL的指令一樣,所以只要在window上用好在拿來貼上就行了。要離開只要輸入quit就行了。mysql> quit# mysqladmin -u roo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紅色部分為對查詢不到資料異常的處理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TIG_MONITOR_ALARM after insert on t_monitor_real_minute for each rowdeclare -- 標準值 standvalue number; --警示實況表id liveid number;begin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個文章庫,裡面有兩個表:category和article。category裡面有10條分類資料。article裡面有 20萬條。article裡面有一個"article_category"欄位是與category裡的"category_id"欄位相對應的。 article表裡面已經把 article_category字義為了索引。資料庫大小為1.3G。 問題描述:執行一個很普通的查詢: Select * FROM `article` Where article_category=11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RedHat as 4上面安裝完sybase 12.5.4後,初始化完畢,執行isql -Usa -P報錯:The context allocation routine failed when it tried to load localization files!!One or more following problems may caused the failureYour sybase home directory is /opt/sybase-12.5. Check th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最近使用arcplan做報表,遇到不同日期粒度下展示資料的需求,利用sql直接從資料庫中查詢更為簡便,且複用性強,記錄下。年粒度情況:展示當年前推5年的資料。t.d_day>= add_months(to_date('2012'||'0101', 'yyyymmdd'),-60) and t.d_day<= last_day(to_date('2012'||'1201', 'yyyymmd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熱備份system資料表空間SQL> alter tablespace system beginbackup; Tablespace altered. SQL> !cp /u01/tiger/oradata/orcl2/system01.dbf/bk SQL> alter tablespace system end backup; Tablespac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按照Oracle官方文檔所說,資料庫字元集在建立後原則上不能更改。因此,在設計和安裝之初考慮使用哪一種字元集十分重要。對資料庫server而言,錯誤的修改字元集將會導致很多不可測的後果,可能會嚴重影響資料庫的正常運行.但是由於每家軟體公司使用的字元集一樣,遷移資料時肯定是會遇到字元集轉換的問題.比如最常遇到是英文字元集轉換成中文,中文的轉換成英文.而且在遷移資料時都是上百GB的dmp檔案啊.在遷移資料過程中我使用過兩種方法一是修改dmp檔案的字元集一是修改資料庫的字元集.修改dmp檔案字元集,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前言:公司大牛讓用keepalived構建高可用的MySQL,在網上看到一篇很完整的文章,於是乎照著前輩的足跡,加上自己補充。環境拓撲如下:MySQL-VIP:192.168.1.150 MySQL-master1:192.168.1.151 MySQL-master2:192.168.1.152 OS版本:RedHat 5.4 MySQL版本:5.0.77 Keepalived版本:1.1.20 一、My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查看會話數 select count(*) from v$session; --查看進程數 select count(*) from v$process; --查看資料庫的並發串連數 select * from v$session where status='ACTIV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Cacti安裝完成之後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測試相關:1、snmp測試snmpwalk -c public -v 2c localhost ==》 結果正常2、有些mysql預設安裝可能會出現poller.php串連的問題,解決方案為更改mysql.sock路徑,我們用軟串連實現.ln -s /tmp/mysql.sock /var/lib/mysql/mysql.sock3、修改預設資料庫串連100,安裝完成之後添加主機,可能用著用著cacti出現”FATA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搭建了LNMP成功之後,通過PhpMyAdmin匯入資料庫檔案,提示檔案內容太大。修改了 php.ini 裡面的upload_max_filesize = 30Mpost_max_size = 40M還是沒有用。可以通過如下方式解決:修改phpmyadmin 下面的 config.inc.php 檔案$cfg['UploadDir'] = ‘ ’ ;$cfg['SaveDir'] = ‘ ’;修改:$cfg['UploadDir']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一台伺服器上,可以通過mysqld_multi配置多個Mysql執行個體運行。假設伺服器上現在已經運行一個MYSQL執行個體,資料目錄是/var/lib/mysql,連接埠是3306,所用的SOCKET串連檔案位於/tmp/mysql.sock。那麼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再啟動一個或者多個執行個體。一,建立新執行個體的資料目錄新啟動MySQL執行個體之後,其資料位元於哪個目錄,就是執行個體相關的資料庫檔案都準備放在哪個目錄下,假定我把它們放在 /var/lib/mysql2 目錄下。mkdir /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我的系統: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6.0我的Oracle:10g.2.1使用靜默方式安裝過程:1)確認磁碟大小:u01 5G;swap 400m;du -sh /tmp/df -h2)安裝相關的依賴包(根據系統版本查詢官方的安裝指導文檔)我不推薦一個個查詢是否安裝: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11g 修改DB為 archivelog 模式,在ORACLE 10G 中設定自動歸檔有以下三種方法: 1、在使用DBCA安裝資料庫時 , 配置為自動歸檔模式,既在設定FLASHBACK中定義LOG_ARCHIVE_DEST_1,即可在建庫後實現自動歸檔; 2、在資料庫啟動後,SHUTDOWN,修改INIT.ORA,定義LOG_ARCHIVE_DEST_1, 然後START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