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開發使用的TOMCAT 版本5.0.28 開發使用的MYSQL資料庫mysql-5.0.22 MYSQL資料庫開發工具Navicat_MySQL JDK1.4 基礎工作: 1.配置環境變數 JDK環境變數:JAVA_HOME TOMCAT環境變數:CATALINA_HOME MYSQL環境變數:MYSQL_HOME 遇到的問題: MYSQL安裝耗費時間較長 MYSQL基本命令: 安裝過程 1、解壓縮mysql-noinstall-5.0.37-win32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今天在寫一個小的網站作業,用jsp,在Ubuntu 8.10中向MySQL插入資料,插入英文和數字都可以,但中文就不行。我是把jsp中文的那些全用上了,不管用,試著用 mysql query browser (一個MySQL的GUI工具)在這裡插入中文資料,結果就報了incorrect string value .....這個錯,我明白原來是mysql的原因。然後就用baidu,用google搜,最後終於解決了,現分享經驗如下:首先停止MySQL服務:sudo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作業系統:Linux Fedora 11開發環境:Eclipse,CDT,MySQL5.1.32(標頭檔使用MySQL5.1.35版本)準備工作:1、查看Linux中安裝的MySQL版本,使用以下命令: $rpm -qa mysql2、查看/usr/include中是否有mysql檔案夾以及其檔案夾下的標頭檔*.h,執行以下命令: $cd /usr/include/my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MySQL用戶端輸出格式化神奇現象,以前沒注意到,在此分享一下:$ mysql -uroot -e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Uptime’”+—————+———+| Variable_name | Value |+—————+———+| Uptime | 2174838 |+—————+———+$ mysql -uroot -e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Uptime’” > /tmp/test[mysql@dev81 ~]$ ca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Linux下編譯安裝MySQL問題:(1) ../depcomp: line 571: exec: g++: not foundmake[1]: *** [my_new.o] 錯誤 127make[1]: Leaving directory `/home/justme/software/mysql-5.1.30/mysys'make: *** [all-recursive] 錯誤 1這個問題原因是缺少g++編譯器,解決方案是安裝gcc-c++-4.1.2-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原資料庫為Oracle11G 11.2.0.3,跑在64位WINDOWS上,使用RMAN做了個備份,將備份檔案上傳到Linux伺服器上的/home/oracle/rmanbackup目錄中,準備恢複到64位LINUX上,過程如下:將資料庫啟動到nomount狀態oracle@changeme:~> sqlplus /nologSQL> conn / as sysdbaSQL> startup nomount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 MySQL 中 filesort的實現演算法實際上是有兩種的,一種是首先根據相應的條件取出相應的排序欄位和可以直接定位行資料的行指標資訊,然後在 sort buffer中進行排序。另外一種是一次性取出滿足條件行的所有欄位,然後在 sort buffer 中進行排序。在MySQL4.1版本之前只有第一種排序演算法,第二種演算法是從 MySQL4.1開始的改進演算法,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第一次演算法中需要兩次訪問表資料的 IO操作,將兩次變成了一次,但相應也會耗用更多的 sort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編寫各自對應的層級備份指令碼 rmanbklevel_0.sh rmanbklevel_1.sh rmanbklevel_2.sh[Oracle@oracle11gR2 scripts]$ pwd/u01/scripts[oracle@oracle11gR2 scripts]$ lltotal 44-rw-r--r--. 1 oracle oinstall 102 Jul 20 04:39 audit.sql-rwxr-xr-x. 1 oracle oinstall 39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11G R2 RAC修改歸檔模式庫建好以後預設是非歸檔模式,需要修改一下推薦閱讀:Oracle 11G RAC OCR 與 db_unique_name 配置關係 說明 重新設定與卸載Oracle 11GR2 Grid Infrastructure 測試第一種方法:SQL> archive log list;Database log mode No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本文是採用遷移的方式來實現資料庫10g到11g的遷移升級。推薦閱讀:Oracle EBS 複製之資料庫複製 基於使用者管理的同機資料庫複製 基於 RMAN 的同機資料庫複製 RMAN 異機複製資料庫 一、環境介紹1. 來源資料庫環境作業系統版本: OEL5.8 x64資料庫版本 : 10.2.0.5 x64資料庫sid名 : orclOracle 10g 10.2.0.5(64bit)安裝目錄如下:資料庫軟體:/u01/app/oracle/product/10.2.0/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PHP操作Oracle資料庫,官方推薦的方法是採用OCI8擴充。 網上關於開啟PHP OCI8擴充的方法,大致如下:(1)去掉php.ini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字元型Char 定長 最大2000個字元樣本:char(10)‘資料庫’前6個字元存放‘資料庫’,後面以4個空格填充補全。Varchar2() 變長 最大4000個字元Char查詢的速度快,但浪費空間,適用於查詢比較多的資料Varchar節省空間的,但查詢速度慢Clob 字元型大對象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根據索引的類型與where限制條件的不同,有4種類型的Oracle索引掃描: 3,4可歸一種(1) 索引唯一掃描(index uniquescan)(2) 索引範圍掃描(index range scan)(3) 索引全掃描(index full scan)(4) 索引快速掃描(index fast full scan)(5) 索引跳躍掃描(INDEXSKIP SCAN)一. 索引唯一掃描(index unique scan)通過唯一索引尋找一個數值經常返回單個ROWID,存在UNIQU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安裝MySQL的方式常見的有三種:rpm包形式通用二進位形式源碼編譯1,rpm包形式(1) 作業系統發行商提供的(2) MySQL官方提供的(版本更新,修複了更多常見BUG)www.mysql.com/downloads關於MySQL中rpm包類型的介紹:MySQL-client 用戶端組件 MySQL-debuginfo 調試MySQL的組件 MySQL-deve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Mysql Cluster概述MySql Cluster最顯著的優點就是高可用性,高即時性,高冗餘,擴充性強。它允許在無共用的系統中部署"記憶體中"資料庫的Cluster.通過無共用體繫結構,系統能夠使用廉價的硬體.此外,由於每個組件有自己的記憶體和磁碟,所以不存在單點故障.它由一組電腦構成,每台電腦上均運行者多種進程,包括mysql伺服器,NDB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近日Oracle發布幾個新的功能在最新的MySQL 5.7.2的版本上,由此有了此篇文章。大多數的改善是在資料庫效能和複製相關的功能上,這個新版本會帶給我們不可思議的效果。在這篇文章裡,我將要用一些簡單的步奏來嘗試瞭解這新的多源複製工作原理以及我們怎樣進行自己的測試。需要說明的是,這還是一個開發版本,不是給生產環境準備的。因此這篇文章是打算給那些想瞭解此新功能的人,看看它是如何在應用中工作的,都是在臨時環境中進行相關操作。什麼是多源複製?首先,我們需要清楚 multi-master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一般,我們看到術語“索引”和“鍵”交換使用,但實際上這兩個是不同的。索引是儲存在資料庫中的一個物理結構,鍵純粹是一個邏輯概念。鍵代表建立來實施商務規則的完整性條件約束。索引和鍵的混淆通常是由於資料庫使用索引來實施完整性條件約束。推薦閱讀:Oracle主鍵約束自動建立索引問題 Oracle 10g刪除主鍵約束後無法刪除唯一約束索引問題的類比與分析 介紹Oracle Virtual Index虛擬索引 Oracle中檢查是否需要重構索引 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環境AIX 6.1 ,Oracle11g ASMASM執行個體安裝完成,並能正常啟動,ASM盤組能夠檢測到。oracle軟體正常安裝。然後DBCA建庫的時候,在選擇檔案儲存體為止的時候選擇ASM磁碟,然後圖形介面上不顯示盤組,手動輸入 +datadg 開始提示ORA-12705 錯誤,解決方案如下:ORA-12705: Cannot access NLS data files or invalid environment specifie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Enterpris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最近在用LogMiner在Oracle 10g上進行日誌挖掘,無意之中create table test as select * from v$logmnr_contents; 發現其實是有記錄的,只是記錄的內容無法解析,info欄位報In Memory Undo is unsupported這個問題。幾經周折,加上附件日誌就ok了,下面是實驗再現: C:\Documents and Settings\guogang>sqlplus test/test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