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srvctl add命令添加database資訊到srvctl管理器-轉

標籤:這是我在實際中遇到的一個問題,rac+dg架構將備庫切為主庫,srvctl管理器中沒有database資訊。對於dbca建立的資料庫,srvctl中包含了資料庫和執行個體的資訊。但是對於備份恢複的RAC資料庫來說,srvctl中不包含資料庫和執行個體資訊。srvctl管理器中沒有database資訊,很多地方都無法使用srvctl命令管理。所以,需要手動將database資訊添加到srvctl管理器中。1.建立實驗環境,實現srvctl管理器中沒有database資訊的目的。--原有環境是

[轉]c#設定檔

標籤:設定檔在很多情況下都使用到, 設定檔分為兩種 一種是應用程式的設定檔, 一種是web的設定檔.兩種設定檔最大的區別是web的設定檔更新之後會即時更新, 應用程式的設定檔不會即時更新.更新應用程式的設定檔之後需重新整理ConfigurationManager.RefreshSection("appSettings");// 重新整理命名節,在下次檢索它時將從磁碟重新讀取它。ConfigurationSettings也存在這個問題,

Go語言並發編程(二)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Go語言的並發編程主要通過goroutine和channel實現的。以下為學習筆記,僅供參考。歡迎指正。一、goroutine(一)goroutine的理解  對於初學者,goroutine直接理解成為線程就可以了。當使用go關鍵詞調用函數時,啟動一個goroutine的時候,就相當於啟了一個線程,執行這個函數。

ubuntu上golang1.5.1安裝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如果從golang1.5.1源碼安裝go的話,需要系統上go1.4的支援,也就是說安裝go1.5之前需要先安裝go1.4。另外,安裝go1.4時,編譯的時間也會因系統配置的不同而編譯時間不同,於是索性下了golang1.5.1編譯後的可執行檔包:go1.5.1.linux-amd64.tar.gz。部署如下:1.解壓:root@ubuntu:/usr/local# tar -xzvf

golang學習筆記之---waitgoup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golang學習筆記之—WaitGroup自己畢業工作過後,由於時間有限,一度中斷了寫學習筆記。

golang 工程目錄結構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GoPATH 的設定編譯比較麻煩,寫一個指令碼在 項目目錄下運行,進行直接編譯:! /bin/bash oldGOPATH=$GOPATHnowPATH=`pwd`export

介紹 GDB 調試 Go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註:本文作者是 YANN,原文是 Introduction to Go Debugging with GDB在過去的 4 年中,我花了我絕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寫,讀以及調試 Python 或 JavaScript 代碼。在學習 Go 的過程中,像穿著一雙有小石子的鞋子在美麗的山中遠行。很多事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使用println 調試My Code在過去走的太遠了。在 Python 中,當代碼在啟動並執行時候,我們使用

windows下用sublime Text搭建go語言開發環境

這是一個建立於

IDEA14中安裝go語言外掛程式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在IntelliJ IDEA14中安裝go語言外掛程式go語言的整合式開發環境仍不成熟,試用了liteide,感覺很不適應,快顯功能表對程式員的幹擾太大。所以就試大牌的IntelliJ IDEA,這工具本來是JAVA開發陣營的,不過它已經變為一個非常強大的支援多種語言的Integration

在IntelliJ IDEA14中安裝go語言外掛程式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go語言的整合式開發環境仍不成熟,試用了liteide,感覺很不適應,快顯功能表對程式員的幹擾太大。所以就試大牌的IntelliJ IDEA,這工具本來是JAVA開發陣營的,不過它已經變為一個非常強大的支援多種語言的Integration

golang中MD5值計算問題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    朋友發來一個一段用golang寫的計算MD5值的codes:package mainimport ("crypto/md5""fmt")func main() {hash := md5.New()b := []byte("test")hash.Write(b)fmt.Printf("%x %x\n", hash.Sum(nil), md5.Sum(b))} 

【GOLANG】http請求代碼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一. http請求,設定逾時func Request(method, baseUrl, path string, body io.Reader) ([]byte, int, error) {client := http.Client{Transport: &http.Transport{Dial: func(netw, addr string) (net.Conn, error) {deadline :=

在golang中使用leveldb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leveldb是一個很強悍的kv資料庫,自然,我也希望能在go中使用。如果有官方的go

(轉)TCP/IP協議與UDP/IP協議的區別

標籤: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轉)TCP三向交握和四次揮手詳解

標籤:1、建立連線協定(三向交握)(1)用戶端發送一個帶SYN標誌的TCP報文到伺服器。這是三向交握過程中的報文1。(2) 伺服器端回應用戶端的,這是三向交握中的第2個報文,這個報文同時帶ACK標誌和SYN標誌。因此它表示對剛才用戶端SYN報文的回應;同時又標誌SYN給用戶端,詢問用戶端是否準備好進行資料通訊。(3) 客戶必須再次回應服務段一個ACK報文,這是報文段3。2、串連終止協議(四次揮手) 

正向 Proxy和反向 Proxy之區別 【轉】

標籤:正向 Proxy,也就是傳說中的代理,他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個跳板,  轉自【http://blog.csdn.net/m13666368773/article/details/8060481】簡單的說,我是一個使用者,我訪問不了某網站,但是我能訪問一個Proxy 伺服器這個Proxy 伺服器呢,他能訪問那個我不能訪問的網站於是我先連上Proxy 伺服器,告訴他我需要那個無法訪問網站的內容Proxy 伺服器去取回來,然後返回給我從網站的角度,只在Proxy

【轉】PC架構系列:CPU/RAM/IO匯流排的發展曆史!

標籤:1. 從 IBM PC XT 架構開始...一開始PC的設計中,CPU/RAM/IO都是被一條匯流排(BUS)串連起來,所有的組件都必須在同步的模式下面工作,由CPU來決定的其他裝置工作在什麼頻率(Frequency)上。這樣就帶來一個"互鎖" (locked to each other )效應,即大家都被限定在一個被所有裝置所能承受的通用時鐘頻率(Clock Frequency)上面,系統的整體效能不高。2.

【轉】【阮一峰的部落格】Git 使用規範流程

標籤: 阮一峰日期: 2015年8月 5日團隊開發中,遵循一個合理、清晰的Git使用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每個人都提交一堆雜亂無章的commit,項目很快就會變得難以協調和維護。下面是ThoughtBot 的Git使用規範流程。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推薦你也這樣使用Git。第一步:建立分支首先,每次開發新功能,都應該建立一個單獨的分支(這方面可以參考《Git分支管理原則》)。# 擷取主幹最新代碼$ git checkout master$ git pull#

(轉)訪問者模式

標籤:原文:http://blog.csdn.net/zhengzhb/article/details/7489639定義:封裝某些作用於某種資料結構中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變資料結構的前提下定義作用於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類型:行為類模式類圖:       訪問者模式可能是行為類模式中最複雜的一種模式了,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不去掌握它的理由。我們首先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代碼如下:[java] view

【轉】認識物理I/O構件- 主機I/O匯流排

標籤:在資料離開系統記憶體匯流排後,它通常傳輸到另一條匯流排,即主機I/O匯流排。在今天的產品中,最常見的主機I/O匯流排是PCI匯流排,但也存在著幾種其他的匯流排,如S -匯流排,EIS A匯流排及VME匯流排。主機I/O匯流排實現了幾種重要的功能,包括:    允許加入新的插卡。    允許從記憶體匯流排輸入和輸出資料。    允許在插卡之間傳輸資料。    

總頁數: 1023 1 .... 723 724 725 726 727 .... 1023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