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7
使用Linux系統路由器的使用者現在需要當心了,因為一款專門針對Linux系統路由器的新木馬病毒出現了,這個木馬病毒將能夠獲得對路由器的控制權。 根據網站vnunet.com的報道,這款名為“psyb0t”的木馬病毒首先由DroneBL公司的研究人員發現的,並且很有可能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傳播。 該木馬病毒可以對基於RISC MIPS晶片採用Linux系統路由器的密碼進行暴力破解,據DroneBL介紹目前至少已經有超過10萬台路由器遭到了感染。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一、開啟tomcat安裝目錄下conf/server.xml這個檔案 在server.xml文檔中找到</Engine></Service> 接著添加上面添加以下內容(暫時先說分為三種方式):第一種: <Host name="www.haokan946.cn" debug="0" appBase="webapps" unpackWARs="true" autoDeploy="true" xmlValidation="false"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vi編輯器有3種模式:命令模式、輸入模式、末行模式。掌握這三種模式十分重要: 命令模式:vi啟動後預設進入的是命令模式,從這個模式使用命令可以切換到另外兩種模式,同時無論在任何模式下只要按一下[Esc]鍵都可以返回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中輸入字幕“i”就可以進入vi的輸入模式編輯檔案。 輸入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我們可以編輯、修改、輸入等編輯工作,在編輯器最後一行顯示一個“--INSERT--”標誌著vi進入了輸入模式。當我們完成修改輸入等操作的時候我們需要儲存檔案,這時我們需要先返回命令模式,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今天在自己的FC4機器上安裝FTP伺服器,讓他人通過FTP共用資料. 在網上查閱了一翻,比較常用的FTP伺服器有:Wu-FTP, ProFTP, VSFTP. 我選中了VSFTP,不為別的,因為它叫Very Secure嘛.它的設計本來就是以安全性來考慮的. 去主要站台下了VSFTP的2.04版本,不大,一百多KB. 是:ftp://vsftpd.beasts.org/users/cevans/vsftpd-2.0.4.tar.gz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Linux中語言的設定和本地化設定真是一個很繁瑣的事情,時不時的會出現亂碼的情況,在這篇文章中討論的是shell中出現亂碼的一些解決方案. 一般來說,linux中顯示什麼語言是通過環境變數來確認的. 這些環境變數包括: $LANG / $LANGUAGE / $LC_CTYPE .... 可以通過locale命令查看這些變數的值. 要設定這些變數,可以通過export命令來進行.如: # export LANG=uc_EN #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這篇文檔記錄了在Linux(有些同樣適合於Windows)中SVN使用,配置,關於SVN,對於管理文檔,進程程式的版本控制非常優秀,但是,基於命令的方式,總是會讓人遺忘。所以本篇就把平時或將來常會用到的,記錄一下,也當作一份備忘。Code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繞了點彎路,沒有仔細看說明的結果.教訓,記錄~~http://rtl8180-sa2400.sourceforge.net/ 下載tar包按INSTALL的說明進行安裝,第一步就沒通過,make報錯.---------------------------------------------------------------------4x:~/rtl8180-0.21$ make make -C /lib/modules/2.6.14-2-k7/build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參考了linuxsir和水母的linux版的精華區,本人不保留任何著作權。經過歸納整理,看看上面的就可以了,包括補丁如何打。具體的一些選項可以往下看,一些一看就懂的白癡選項,並沒有選進來,因此適合對電腦軟硬體都有所瞭解的人蔘考。基本以2.6.5核心為例,雖然2.6的核心編譯有更為方便的過程,但這裡還是按照最經典的方式,這樣最保險。一些過程說明經過了本人的精簡,相關的疑問請自行用網路搜尋答案,只保證本人看的懂;)一些設定按照自己的情況調整,不要完全照搬。對於編譯核心造成的損失(比如LP跑了,再也不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大體思路工作的大體思路如下:用iwconfig開啟無線網卡的電源,並尋找地區內的無線網路串連到相應的無線網路通過ifconfig啟用無線網卡,並擷取IP(如果使用DHCP的話)注意:假設無線被識別為wlan0,如果您的網卡沒有被識別為wlan0,可以在操作時做相應的修改。具體過程1. 開啟無線網卡電源iwconfig wlan0 txpower on2. 列出地區內的無線網路iwlist wlan0 scan3.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vbox-service-template is an init.d script template for running a VirtualBox machine as a service.Sending a stop command to the service will either save the state of the VM (hibernate) or send the ACPI Power Button signal to the VM and wait for it to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Csdn 3月27日編譯】本文發表於Linux Format magazine雜誌,作者從技術深度上解釋了Linux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一、查看所有環境變數的名稱和值: Linux下:export Windows下:set二、根據名稱查該環境變數的值: Linux下:echo $環境變數名 如:echo $ORACLE_HOME Windows下:set環境變數名 如:set $ORACLE_HOME三、設定環境變數: Linux下:export環境變數名=值 如:$export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最近在工作中需要使用網路模擬器來設定網路中的速率,丟包,延遲. 在FreeBSD OS中可以使用DummyNet+Ipfw來進行設定.但是在Linux下有什麼軟體來進行類比呢? 可供選擇的有兩種: 1.NistNet: 非常強大的工具,缺點是文檔比較少. 2.NetEm: 簡單實用.能夠在網路環中“gives you to delay, reordering, loss, etc...” 關於NetEm. 對於我機器Fedora6的系統來說,已經內建了這個工具.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vim+taglist+ctags使用說明: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699109&extra=page%3D2不過其中有以下語句,改成: let Tlist_Ctags_Cmd = "/usr/local/bin/exctags" =>let Tlist_Ctags_Cmd = "/usr/local/bin/ctags"以下附上我在Linux中的.vimrc配置:"if v:lang =~ "utf8$" ||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文章為轉載,備忘用。原文連結:http://dev.csdn.net/article/69/69405.shtm當我們的程式中有經常使用的模組,而且這種模組在其他程式中也會用到,這時按照軟體重用的思想,我們應該將它們產生庫,使得以後編程可以減少開發代碼量。這裡介紹兩個命令ar和nm,用來對庫操作。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自己作一張磁碟片的linux好些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只要一張磁碟片就能啟動Linux 的系統,比如說做路由器。但是我們該怎樣做呢? 也就是說我們要把Kernel和FileSystem都做在一張3.5'的盤上。我們先把FileSystem 分解成如下幾個部分吧。 1. /bin目錄下的檔案 bin目錄通常是放置系統的一些基本命令檔案的目錄,要保證你的系統能夠正常啟動而且能夠完成必要的功能,你需要在 /bin目錄下放置如下檔案: ksh--->shell是不可少的。 more--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這幾天把一個網路流量採集器程式基本改好了,原來在main函數中把幾個子線程啟動後就睡10分鐘後開始清理子線程後退出。現在想改成子線程啟動後主線程進入無限睡眠,直到收到SIGTERM或SIGINT。主程式如下:其他標頭檔#include <signal.h> //訊號處理所需要的標頭檔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其他所需要的變數聲明 sigset_t sig_set,sig_pending; // 設定訊號阻塞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文章目錄 使用 "ip"使用 "ifconfig"使用 "ifconfig"使用 "ip"使用 "ifconfig" 本本上Fedora 6的IPv6地址突然不見了,使用ifconfig怎麼配也配不上. #ifconfig eth0 inet6 add fe80::32ff:2abe:fe63:3eba/64 --無法載入 #ifconfig eth0 inet6 add 3ffe::1/64 --無法載入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Windows下有很多軟體可以用來轉換檔的編碼,例如將BIG5編碼轉成GB2312的在Linux下其實也可以完成這樣的工作這個命令就是iconv例如要將一個編碼格式是GB2312的文字檔foo.txt轉成BIG5的內碼可以用iconv -f GB2312 -t BIG5 foo.txt > foo1.txt這樣新的檔案foo1.txt就是BIG5內碼的了將內碼是BIG5的檔案foo.txt轉成GB2312的內碼用iconv -f BIG5 -t GB2312 foo.txt
Time of Update: 2018-12-07
先寫個綜述吧, 需要條件如下, 第一 vim的編譯的時候開啟了gpm_mouse支援, 第二 系統安裝了gpm服務 ----------------------------------------- 用以下命令開啟滑鼠: :set mouse=a 否則 Vim 不會在所有模式下識別滑鼠 (見 'mouse')。 目前,滑鼠只有在 Unix 的 xterm 視窗、Linux 終端 (帶 GPM |gpm-mouse|)、MS-DOS 和 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