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伺服器端NFS 伺服器的配置

一、Linux 伺服器端NFS 伺服器的配置    以root 身份登陸Linux 伺服器,編輯/etc 目錄下的共用目錄設定檔exports,指定共用目錄及許可權等。    執行如下命令編輯檔案/etc/exports:   # vi /etc/exports   在該檔案裡添加如下內容:/opt/IBM/WebSphere/AppServer/profiles/demo/logs   nfsserver(ro,sync,no_root_squash)   然後儲存退出。   添加的內容表示:

rsync從windows到linux的同步備份

名稱角色IP地址Windows server

Linux 開機自動掛載

對於掛載時的選項,選擇 defaults

給Linux添加新的磁碟

http://www.cnblogs.com/ylqmf/archive/2011/10/10/2205298.htmlfdisk -l ## 這裡是查看目前系統上有幾塊硬碟Disk /dev/sda: 36.4 GB, 364014796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44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linux apache svn 配置 自動同步

首先是 apache 以及 subversion的安裝,可以參考http://blog.163.com/buypc_hao/blog/static/10792077520124310834880/ 然後許可權配置,若要配置為匿名可讀需要在 Require valid-user 加上 <LimitExcept GET PROPFIND OPTIONS REPORT>         Require

Linux /etc/rc.d 裡面的內容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rectories under /etc/rc.d that look like rc?.d (where ? is the number of the run-level) and rcsysinit.d, all containing a number of symbolic links. Some begin with a K, the others begin with an S, and all of them have two

高效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戰 簡單筆記

Nginx 通常與 指令碼語言解析器分開部署在不同的伺服器上,以減輕壓力Varnish: 高效能HTTP加速器 Memcached: 分布式記憶體對象緩衝系統    協議簡單    基於libevent的事件處理    內建的記憶體管理方式    互不同新的Memcached之間具有分布特徵Bacula: 開源備份軟體DRBD: Distributed Replicated Block Device叢集    LVS負載平衡叢集    RHCS叢集    MySQL + heartbeat + 

編寫linux service並設定開機啟動(Ubuntu)

1.編寫自己的可執行檔,比如myservice.sh2.編寫控制執行的指令碼,如mytest,一定要加上可執行許可權,否則會報 unrecognized service,並將mytest放到/etc/init.d中,注意開頭的 10行是不能省略的,開機啟動主要依靠這些頭部資訊,詳細內容可以查看   LSBInitScripts3. sudo update-rc.d mytest defaults加入service即可,然後可以用service mytest來控制4.還有一個比較trick的地方,

linux下QT在windows下運行

一、將Linux代碼移植到Windows  其實很簡單的操作,只要用Windows版本的QTCreator編譯一下工程就行了:開啟工程裡的“.pro”檔案;編譯運行。   在這裡我遇到了一個小問題,即開啟後的CPP代碼裡中文全變成了亂碼。在這裡,QTCreator會有編碼格式的提示,只要將其選成“UTF-8”就行了(我在Linux中寫時是UTF-8)。並在main.cpp中加上下面一行代碼:QTextCodec::setCodecForTr(QTextCodec::codecForLocale(

Linux下的圖形介面——X Window的安裝

        X Window即X Windows圖形使用者介面,是一種電腦軟體系統和網路通訊協定,提供了一個基礎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UI)和豐富的輸入裝置能力連網電腦。其中軟體編寫使用廣義的命令集,它建立了一個硬體抽象層,允許裝置獨立性和重用方案的任何電腦上實現。本文講解如何在迷你安裝的RedHat中安裝X Window(只供學習使用,生產環境不會這樣做)。#ssh以支援XWindow的形式登入[root@larrywen software]# ssh 192.168.0.29

kickstart一鍵自動安裝Linux系統

kickstart,無人值守,自動安裝系統。本文介紹kickstart的用法。 #安裝系統的資訊——可以參考[root@larrywen pdf]# vim ~/anaconda-ks.cfg第一步 安裝kickstart[root@larrywen /]#yum installsystem-config-kickstart -y#退出,再以X Window的形式登入[root@serv01 opt]# exitlogoutConnection to 192.168.1.11

Linux 安裝 cblas, lapack, lapacke

1.確保機器上安裝了gfortran編譯器,如果沒有安裝的話,可以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gfortran2.下載blas, cblas, lapack 原始碼,

關於更改linux源檔案的問題(ubuntu)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上美國的網站是很慢的,然而在linux的使用過程中,很多時候配置環境的軟體是要求我們通過輸入指令而自動安裝的。所以一個好的源檔案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裡我們可以參考http://wiki.ubuntu.org.cn/index.php?title=Qref/Source&variant=zh-cn。首先要瞭解我們自身的ubuntu版本。這個cat  /etc/issue語句可以實現這個功能。然後我們通過sudo gksu gedit

《鳥哥的Linux私房菜》讀書筆記四

1.Linux的目錄配置以『樹狀目錄』來配置,至於磁碟分割槽(partition)則需要與樹狀目錄相配合! 請問,在預設的情況下,在安裝的時候系統會要求你一定要分割出來的兩個Partition為何?答:就是根目錄『/』與記憶體置換空間『Swap』2.若在分割的時候,在 IDE1 的 slave 硬碟中,分割『六個有用』的分割槽 (具有 filesystem 的) ,此外,已知有兩個 primary

《鳥哥的Linux私房菜》讀書筆記三

1.在Linux系統中,每個裝置都被當成一個檔案來對待,每個裝置都會有裝置檔案名稱。比如 IDE介面的硬碟檔案名稱為/dev/hd[a-d] 括弧內的字母為a-d當中任意一個,即/dev/hda,/dev/hdb,/dev/hdc,/dev/hdd四個檔案.裝置裝置在Linux內的檔名IDE硬碟機/dev/hd[a-d]SCSI/SATA/USB硬碟機/dev/sd[a-p]USB快閃碟/dev/sd[ap](與SATA相同)軟碟機/dev/fd[0-1]印表機25針: /dev/lp[0-2]

基於linux的嵌入IPv4協議棧的內容過濾防火牆系統(6)-系統效果

四。系統效果是本程式所使用的系統:redhat7.2,這是它的一個圖形介面,叫Gnome。是本程式的主介面: 是防火牆設定裡面自訂裡面的規則:  是防火牆設定裡面自訂裡面的網關: 是防火牆設定裡面自訂裡面的訪問限制: 是對網路上傳輸的資料包進行過濾之後所顯示的結果: 

Linux磁碟及檔案系統管理 2—- 使用fdisk進行磁碟管理

1 FDISK分區工具     1 fsidk是來自IBM的分區工具,支援絕大多數的作業系統,幾乎所有的Linux都裝有fdisk   2 fdisk是一個支援MBR的分區工具,如果要使用GPT的話我們無法使用fdisk進行分區   3 fidsk是只有具有超級使用者的命令才能使用,比如su 或者sudo   4 使用fdisk -l能夠列出所有安裝的磁碟及其分區資訊,這裡面我插入了隨身碟做測試也就是圖中的sdb4          5 使用fdisk

【菜鳥學習Linux】-第一章-Linux環境搭建-安裝VMware虛擬機器

本人菜鳥一個,剛畢業才上班2個月,現在用到Linux部署項目,這才開始學習Linux,以下是我在安裝Linxu系統是遇到的一些問題,希望能給廣大菜鳥們在學習的道路上提供協助和指導,廢話不多說!開工!第一步:安裝VMware9虛擬機器,如果已經安裝好的朋友可以跳過,看下一章的介紹。   選擇Typical --> Next    選擇安裝路徑 --> Next  (中間的步驟一路點擊Next即可)    輸入一下key: 4F207-8HJ1M-WZCP8-000N0-92Q6G  0

Linux處理序間通訊——使用訊號量

這篇文章將講述別一種處理序間通訊的機制——訊號量。注意請不要把它與之前所說的訊號混淆起來,訊號與訊號量是不同的兩種事物。有關訊號的更多內容,可以閱讀我的另一篇文章:Linux處理序間通訊——使用訊號。下面就進入訊號量的講解。一、什麼是訊號量為了防止出現因多個程式同時訪問一個共用資源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我們需要一種方法,它可以通過產生並使用令牌來授權,在任一時刻只能有一個執行線程存取碼的臨界地區。臨界地區是指執行資料更新的代碼需要獨佔式地執行。而訊號量就可以提供這樣的一種訪問機制,讓一個臨界區同一

Linux處理序間通訊——使用共用記憶體

下面將講解處理序間通訊的另一種方式,使用共用記憶體。一、什麼是共用記憶體顧名思義,共用記憶體就是允許兩個不相關的進程訪問同一個邏輯記憶體。共用記憶體是在兩個正在啟動並執行進程之間共用和傳遞資料的一種非常有效方式。不同進程之間共用的記憶體通常安排為同一段實體記憶體。進程可以將同一段共用記憶體串連到它們自己的地址空間中,所有進程都可以訪問共用記憶體中的地址,就好像它們是由用C語言函數malloc分配的記憶體一樣。而如果某個進程向共用記憶體寫入資料,所做的改動將立即影響到可以訪問同一段共用記憶體的任何

總頁數: 3662 1 .... 577 578 579 580 581 .... 3662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