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最近研究網路編程,最後發現還是unix/linux下相關資源比較多,研究起來方便,所以最近在安裝相關開發環境,第一步當然是安裝gcc。用rpm包安裝,我想很多人會,沒什麼好說的。這裡介紹從原始碼編譯安裝,我的安裝平台為fedora11-x86_64。 首先當然是下載相關原始碼了。我下載了gmp-4.3.2.tar.bz2,mpfr-2.4.2.tar.bz2,gcc-4.4.3.tar.bz2這三個包。gcc大家都認識,gmp,mpfr這兩個是gcc依賴的,官方描述為。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在為Linux開發應用程式時,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的都是C語言,因此幾乎每一位Linux程式員面臨的首要問題都是如何靈活運用C編譯器。目前Linux 下最常用的C語言編譯器是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它是GNU項目中符合ANSI C標準的編譯系統,能夠編譯用C、C++和Object C等語言編寫的程式。GCC不僅功能非常強大,結構也異常靈活。最值得稱道的一點就是它可以通過不同的前端模組來支援各種語言,如Java、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網路遙控技術是指由一部電腦(主控端)去控制另一部電腦(被控端),而且當主控端在控制端時,就如同使用者親自坐在被控端前操作一樣,可以執行被控端的應用程式,及使用被控端的系統資源。 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是一套由AT&T實驗室所開發的可操控遠端電腦的軟體,其採用了GPL授權條款,任何人都可免費取得該軟體。VNC軟體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VNC server及VNC viewer。使用者需先將VNC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http://blog.csdn.net/fuyangchang/article/details/2101085 #include <unistd.h>;#include <sys/types.h>;main (){ pid_t pid; pid=fork(); if (pid < 0) printf("error in fork!"); else if (pid == 0)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1,編譯核心,略2,將modules安裝到指定路徑,命令如下 make INSTALL_MOD_PATH=xxx modules_install 安裝完畢後,在xxx/lib/modules下會出現新核心的modules目錄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吼吼,文章名字很唬人啊。這裡只是記錄我在研究Linux Kernel原始碼時碰到的有意思的,而目前不知道為什麼的問題。 * * * * * 1)為什麼Interrupt handler不能睡眠,或者更嚴格的說,被調度(rescheduled) 目前引用最廣泛,也最容易理解的解釋是, 1)Interrupt context is time-critical because the interrup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網上多數都說要在fstab中添加載入WINDOW分區代碼。我的系統是centos的,使用上面的方法後,在windows分區中無法執行sh指令檔。上面的方法不好用。使用下面的方法解決了問題。LINUX啟動後自動載入window分區,並保證開機後在window分區下可以執行linux指令碼,請修改/etc/rc.d/rc.local。比如我的window分區有兩個 ntfs格式的d盤,fat32格式的e盤,修改後內容如下:#!/bin/sh## This script will b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轉載自:http://blog.csdn.net/ritterliu/article/details/6686616本人機器是windows xp+ubuntu10.10,原來才裝ubuntu時純粹是為了玩玩,沒打算長用,就只分了10G的空間給它,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覺得ubuntu相當好用,許多軟體的反應速度都比windows快,(可能是我的xp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看厭倦了Windows Vista跳票的新聞,我們一起來關注下國產作業系統。北京中科紅旗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昨天放出了紅旗Linux案頭5.0正式版的。作為國內最早樹起中文Linux大旗的先鋒廠商,紅旗軟體充分發揚“自由軟體”運動精神,致力於開發研製基於Linux的全線應用產品,令這一影響全球的新一代作業系統植根中國,並大放異彩。 紅旗Linux案頭版5.0(產品代號為Apatite),紅旗Linux案頭版5.0全球率先通過了LSB3.0測試認證,具備了Linux標準基礎的一切品質。Apa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 x86 平台上的 ASE15.5 的 dat檔案,拷貝到windows x86 平台上的ASE15.5中,是可以使用的。 只需要簡單的修改master.dat中的device路徑即可。 通過更改sysdevices的phyname來實現。 將sysdatabases系統資料表中status - 64 之後, 利用dbcc checkdb,dbcc checkalloc,dbcc checkcatalog 檢查各個資料庫。 沒有錯誤。 說明: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 下連續使用多個scanf() 會有問題,執行個體: while (1) { printf("Please input: "); scanf("%s",pstr) ; } 這段程式運行會出問題,當一次輸入後,會不停的提示Please input:,程式不會在scanf等待下一次的輸入。一般資料會說添加fflush函數可解決這個問題: while (1) { printf("Please input: "); scanf("%s",pstr)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1、硬碟安裝的linux,在系統圖形介面啟動後,可使用Ctrl+Alt+F1~6切換到字元介面,再用Ctrl+Alt+F7切換到圖形介面。 Ctrl+Alt+F7 字元到圖形 Ctrl+Alt+F6 圖形到字元 註: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init進程是系統中所有進程的父進程,init進程繁衍出完成通常操作所需的子進程,這些操作包括:設定機器名、檢查和安裝磁碟及檔案系統、啟動系統日誌、配置網路介面並啟動網路和郵件服務,啟動列印服務等。Solaris中init進程的主要任務是按照inittab檔案所提供的資訊建立進程,由於進行系統初始化的那些進程都由init建立,所以init進程也稱為系統初始化進程。下面具體說明inittab檔案的格式。 inittab檔案中每一記錄都從新的一行開始,每個記錄項最多可有512個字元,每一項的格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打造自己的linux,並且她比以前更漂亮,其中設定字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很多人在設定fonts.dir檔案的時候,一般都直接從別 人那裡copy,而它的結構到底如何,或有的想自己打造一個自己更加喜歡的字型出來,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近幾天我對這個檔案分析了一下,把目前我所理解 到的一些心得寫出來給大家,讓大家做個參考,希望能提供大家一個方便,由於這方面的具體資料我找了很久都沒找到,所以以下都是我的個人見解,如果有不對的 地方歡迎高人指出.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下載ntfs-3g最新版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1905843該版本已包含fuse,無需另外下載編譯 解壓tar -xzf ntfs-3g-2009.11.14.tgz 編譯./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 # or 'sudo make install' if you aren't root 掛載windows盤例如現在情況是c為主要磁碟分割ntfs,d,e為邏輯分區,分別為fat32和ntfs格式 先建立檔案夾mkdir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不對,完全不對===============================================rpm和deb跟kde和gnome完全沒有關係,kde和gnome是案頭系統。 而rpm和deb則是軟體包管理系統, 任何Linux發行版都可以裝kde和gnome這兩種案頭環境的。而rpm和deb包管理系統則要看是什麼Linux發行版了。 一般來說,基於Debian的發行版都用deb, 而基於redhat發行版的都用rpm。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測試系統在Linux上的效能發現丟包率極為嚴重,發210000條資料,丟包達110000之巨,丟包率超過50%。同等情形下Windows上測試,僅丟幾條資料。形勢嚴峻,必須解決。考慮可能是因為協議棧Buffer太低所致,於是先看看預設情況:sysctl -a |grep net.core發現net.core.rmem_max = 131071net.core.rmem_default = 112640修改吧,變大一點,變成10M,然後reboot(應該重啟某個服務即可)然後查網卡收包情況: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聲明:1、目前我對“壓力測試”和“負載測試”這兩個概念的區別還不清楚,所以使用“並發測試”一詞代替2、示範分別使用ab和webbench對phpinfo()的頁面進行100並發持續5秒鐘測試 首先來看一下最受歡迎的、隨apache一起打包發布的ab,使用簡單方便可以看出測試結果較為詳細,除了幾項主要資料外還包含很多項參考資料。 接下來看下使用起來更為簡單易懂的webbench可以看出測試結果與ab相比要簡單了許多,只包含了幾個主要資料。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按照網上例子搞了個httpd的小demo(linvo_httpd.c),遇到一連串問題,努力google了半天,終於得解,記錄之~ 環境:Linux 2.6.18-164.el5libevent-1.4.13 首先用gcc編譯時間候報了類似下面資訊的一堆錯/tmp/ccsKVcym.o: In function `main':linvo_httpd.c:(.text+0xdf): undefined reference to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動態連結程式庫管理命令 為了讓動態連結程式庫為系統所共用,還需運行動態連結程式庫的管理命令--ldconfig.此執行程式存放在/sbin目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