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核心裁減及根檔案系統定製(之一)--------Linux核心裁減目錄:一、核心編譯二、根檔案系統定製三、核心選項說明 一、核心編譯1、 準備工作(1) 整理出系統需要支援的硬體、檔案系統類型以及網路通訊協定等內容。(2) 建議用命令uname –r 查看一下系統的版本號碼,如果你的系統版本與將要編譯的核心版本一致,建議將/lib/modules下的內容備份,否則將來的make modules_install 步驟產生的檔案會覆蓋這個路徑下的內容。(3)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核心裁減及根檔案系統定製(之一)--------Linux核心裁減目錄:一、核心編譯二、根檔案系統定製三、核心選項說明 一、核心編譯1、 準備工作(1) 整理出系統需要支援的硬體、檔案系統類型以及網路通訊協定等內容。(2) 建議用命令uname –r 查看一下系統的版本號碼,如果你的系統版本與將要編譯的核心版本一致,建議將/lib/modules下的內容備份,否則將來的make modules_install 步驟產生的檔案會覆蓋這個路徑下的內容。(3)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文章目錄 1:使用sed的命令2:用vim命令3:shell指令碼 在網上找了下,探索方法其實很多,這裡只是匯總下,再用上我的測試結果1:使用sed的命令dfs為帶有空行的檔案名稱A:sed -i '/^\s*$/d' dfs註:-i選項為不列印出來檔案修改後的內容,直接修改了檔案,不加-i會列印出修改後的內容,但是檔案本身的內容並沒改變B:sed '/^$/d' df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Howto:Use `strace` to trace system calls for a runtime app:# @option -T 顯示每一調用所耗的時間.# @option -t 在輸出中的每一行前加上時間資訊.# @option -p <pid> 追蹤某一個PID的進程.# @option -x 無法顯示的字元,用16進位輸出.> strace -T -t -p <pid> -xOptions List in Chinese:參數說明-c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Touch a file .screenrc to $HOME, then copy th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 to .screenrc file.Try the affects by command `screen`: > screen## ~/.screenrc## Show Time and List of Windows within the last linehardstatus onhardstatu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建立swap檔案方法 1) 建立一個足夠大的檔案 dd if=/dev/zero of=/localdisk/swapfile bs=1024 count=4096000 (count的值等於1024 x 你想要的檔案大小, 4096000是4G) 2) 把這個檔案變成swap檔案. mkswap /localdisk/swapfile 3) 啟用這個swap檔案 swapon /localdisk/swapfile 4)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轉自:http://www.cnblogs.com/helloBreak/archive/2011/09/03/2165897.html方法一:To 3 字元[root@15 system]# rm -rf /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root@15 system]# ln -s /lib/systemd/system/runlevel3.target /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root@15 system]#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作為Ubuntu預設的案頭環境,GNOME 是一種支援多種平台的開發&案頭環境,並且 GNOME 擁有很多強大的特性,如高品質的平滑文本渲染,首個國際化和可用性支援等。好了,以下是我使用 Ubuntu 時發現的一些有用的技巧,這裡分享給大家。 1、用快速鍵啟動程式 為您指定的程式添加一個鍵盤快速鍵,只需按相應快速鍵便能啟動程式等,就像我們使用 XP 時為捷徑添加熱鍵一樣,GNOM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ubuntu1004,pdf檔案有的無法顯示中文,解決辦法如下: 1. 先安裝字型 A. sudo apt-get install xpdf-chinese-simplified; B. sudo apt-get install xpdf-chinese-traditional. 2. 裝完後開啟pdf檔案,中文還是不顯示,繼續安裝: C.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ook this for more info: http://www.thinkwiki.org/wiki/Tp_smapi安裝tp-smapi:# aptitude install tp-smapi-dkms# modprobe tp_smapi更改充電閾值:設定開始充電閾值,如從“60%”開始充電:# echo 60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start_charge_thresh設定停止充電閾值,如到“100%”停止充電:# echo 1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曉得怎麼搞的,對Linux的文字模式總是情有獨鐘,這兩天一直在弄中文支援。以前用過zhcon,可以輸入和瀏覽中文,但是用w3m上網的時候顯示有問題。我懷疑是zhcon和w3m在framebuffer的使用上有衝突的緣故,畢竟zhcon好多年沒有更新了。如下:於是在網上搜尋,發現fbterm這個使用framebuffer技術的控制台下有ucimf外掛程式,可以使用東亞語言的IME。於是就安裝fbterm和ucimf的依賴程式以及ucimf。安裝候可以正常顯示中文,w3m上網也很好,字型也可以設定的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線程的分離與結合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In one of our earlier articles, we learned how command line arguments are accessed from within the code. Here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see how these command line arguments can be used by a Linux process to change its own name.Linux process tha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PS1='自訂內容' 注意兩邊的單引號 樣本: PS1='(/u@/H /d /t)/$' ---------------------------------------------------------------------------------------------------------------- PS1:就是使用者平時的提示符。 PS2:第一行沒輸完,等待第二行輸入的提示符。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轉自:http://www.wantso.com/ShowArtitle.ASP?art_id=8331&cat_id=16常用網路命令 在Red Hat Linux 7.1系統提供了與網路相關的工具,掌握好這些工具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類:設定工具 1.netconf: netconf是Red Ha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我們都知道 *.a 代表靜態庫;*.so 代表動態庫。那麼這兩個庫到底怎麼製作呢? 製作靜態庫的方法:把代碼編譯為目標檔案形式:# gcc -c liberr.c -o liberr.o使用工具ar建立一個封存檔案:# ar rcs liberr.a liberr.o編譯器時把程式和liberr.a連結起來:# gcc errtest.c -o errtest -static -L./ -lerr 製作動態庫的方法:首先編譯目標檔案:# gcc -fPIC -g -c liberr.c -o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本周學習概況● 系統調用● 標準I/O庫● 進程式控制制● 處理序間通訊:管道、具名管道、訊息佇列● 訊號的基本操作● 線程的基本操作 具體內容如下:● 系統調用基本命令#who作用: 顯示登陸使用者名稱,終端名,登陸時間#open作用 : 開啟一個檔案標頭檔 #include <fcntl.h>原型 int open(char *name, int how)#close作用:關閉一個檔案標頭檔: #include <unistd.h>原型: in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API常用版本:QtopiaCore --X86 、Qt-X11、 Qt-windowslinux文字介面下用QtopiaCore—X86linux圖形介面下Qt-X11windows下用Qt-windows後兩者直接安裝就能用了,沒什麼可說的 現在試試QtopiaCore--X86(可預設)在linux 字元介面下運行Qt程式 編譯# ./configure -embedded x86 -qvfb -no-openssl# make # mak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裝三系統的順序 就好比裝win7,xp雙系統,先裝哪個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按正確的順序來,可能就會找不到另外那個系統,也就是說無法引導的問題。那麼linux,win7,win8的正確順序是:先裝win7,再裝win8,然後 再裝linux。簡單分析一下原因,裝完win7之後,如果再裝win8,由於他們是同一家公司出的,win8的引導程式會找到win7作業系統所在的位置,並且寫進引導程式中,那麼開機的時候,win8引導程式就會列出win7的選項: 搞定wi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