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4
2.ifconfig ifconfig是Linux系統中最常用的一個用來顯示和設定網路裝置的工具。其中“if”是“interface”的縮寫。它可以用來裝置網卡的狀態,或是顯示當前的設定。 下面我們簡單地說明常用的命令組合: 1) 將第一塊網卡的IP地址設定為192.168.0.1: ifconfig eth0 192.168.0.1 (格式:ifconfig 網路裝置名稱 IP地址) 2) 暫時關閉或啟用網卡: 關閉第一塊網卡:ifconfig eth0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般都說Swap分區是記憶體大小的1到2倍比較合適,但是有人說其實作為一般用途來講,1~2G 就到頂了,妄想從虛擬記憶體上提高系統效能,是不可能的,去買記憶體條才是王道。 突破128M Swap限制 經常看到有些Linux(國內漢化版)安裝手冊上有這樣的說明:Swap空間不能超過128M。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在說明“128M”這個數位來曆之前,先給問題一個回答:現在根本不存在128M的限制!現在的限制是2G!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svn,一個開源的版本控制軟體,做過團隊開發的人一定對它不陌生,沒用過它也會用過相應的軟體..版本控制這一方面,google做的比較好...google svn 程式碼程式庫也做的相當強大. 不論是windows 下,還是linux 的各種版本,,Qt配置svn都是相當簡單的.步驟都一樣.Tools---->Option---->VersionControl---->Subversion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很多人都知道Linux系統的安全性比微軟Windows系統更高。但是,為什麼會是這樣?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卻很少有人能回答得出來。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http_load的首頁(實在是有點簡陋):http://www.acme.com/software/http_load/ 下載回來一個壓縮包,解壓出來之後連configure都不用,直接make即可產生可執行程式 http_load(視系統情況不同,可能你需要自己修改Makefile再編譯)。注意:make的時候可能會有若干警告,但是可能並不影響使用產生的http_load程式,例如我在自己的機器上make,出現了這些警告: gcc -Wall -O -c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在Linux下採用假離線(spooling)列印方法,當使用者需要列印一個檔案時,該檔案並不直接送到印表機,而是送到spool目錄下,然後由一個負責列印的後台進程把這些資料送入印表機。Linux對每台印表機都定義了一個列印緩衝區,印表機精靈經常掃描列印緩衝區以查看有無要列印的新檔案。如果存在,就按先進先出的順序列印緩衝區中的檔案。Linux系統除了可以在本機印表機上列印外,還可以通過網路印表機遠程列印。用於列印的命令Linux系統提供了一組有關列印的命令。一般情況下,列印命令使用預設印表機;如果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轉自網路: SIGABRT是中止一個程式,它可以被捕捉,但不能被阻塞。處理函數返回後,所有開啟的檔案描述符將會被關閉,流也會被flush。程式會結束,有可能的話還會core dump。 當程式調用abort(3)時,該進程會向自己發送SIGABRT訊號。所以,SIGABRT一般用於訊號中一些關鍵的處理,assert失敗時也會使用它。你不應該去捕捉SIGSEGV和SIGABRT訊號,如果收到這種訊號,說明進程處於一個不確定的狀態,很可能會直接掛起。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TFTP是用來下載遠程檔案的最簡單網路通訊協定,它其於UDP協議而實現。嵌入式linux的tftp開發環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linux伺服器端的tftp-server支援,二是嵌入式目標系統的tftp-client支援。因為u-boot本身內建支援tftp-client,所以嵌入式目標系統端就不用配置了。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linux伺服器端tftp-server的配置。在redhat 9.0的第三張光碟片中,有tftp-server的安裝rpm包。(1)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進程記憶體佔用查看方法 (1)top 可以直接使用top命令後,查看%MEM的內容。可以選擇按進程查看或者按使用者查看,如想查看oracle使用者的進程記憶體使用量情況的話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 $ top -u oracle (2)pmap 可以根據進程查看進程相關資訊佔用的記憶體情況,(進程號可以通過ps查看)如下所示: $ pmap -d 14596 (3)ps 如下例所示: $ ps -e -o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1 boot -> 20-100M2. SWAP -> 交換分區(記憶體的2倍)3. / -> 10G 或者更大4. /var -> 隨便多大5 可選的/home/var/log==============================================================================================這裡簡單介紹下,幾個重要的目錄,這幾個目錄在ubuntu安裝的硬碟分區時,可選擇性的特別分區,進行掛載。 /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環境:CentOS6.3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gnome-open /etcubuntu中 nautilus /etc nautilus['nɔːtɪləs]這個命令就是以root許可權開啟一個視窗,來管理檔案。比如你直接點擊 電腦 裡面有很多檔案夾和檔案是root使用者才能操作,所以你對該檔案夾或檔案不能進行粘貼,剪下,刪除等操作,也不能建立新檔案,而用nautilus命令後就可以了。比如你要修改 /etc/apt/sources.list不用終端的話,直接點檔案夾進入該目錄,你只有查看的許可權,而用了nautilus命令後再進該目錄,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tty是一類char裝置的通稱,它們有相同的特性,比如對^C的處理,驅動使用tty_register_driver註冊一個tty。/dev/console是一個虛擬tty,它映射到真正的tty上,如何映射等會再說。 console有多種含義,這裡特指printk輸出的裝置,驅動使用register_console註冊一個console。 console和tty有很大區別:console是個只輸出的裝置,功能很簡單,只能在核心中訪問;tty是char裝置,可以被使用者程式訪問。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轉自:http://os.51cto.com/art/201003/187407.htmLinux在眾多進程中是怎麼進行調度的,這個牽涉到Linux進程調度時機的概念,由Linux核心中Schedule()的函數來決定是否要進行進程的切換,如果要切換的話,切換到哪個進程等等。Linux進程調度時機主要有:1、進程狀態轉換的時刻:進程終止、進程睡眠;2、當前進程的時間片用完時(current->counter=0);3、裝置驅動程式4、進程從中斷、異常及系統調用返回到使用者態時;時機1,進程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memdev裝置驅動源碼memdev.h 自訂標頭檔******************************************************************************#ifndef _MEMDEV_H_#define _MEMDEV_H_#ifndef MEMDEV_MAJOR#define MEMDEV_MAJOR 254 /*預設的mem的主裝置號*/#endif#ifndef MEMDEV_NR_DEVS#defin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轉自:http://blog.csdn.net/rootsongjc/article/details/7062694以下是Linux系統調用的一個列表,包含了大部分常用系統調用和由系統調用派生出的的函數。這可能是你在互連網上所能看到的唯一一篇中文注釋的Linux系統調用列表,即使是簡單的字母序英文列表,能做到這麼完全也是很罕見的。 按照慣例,這個列表以man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核心檔案uImage的構成 uImage:Uboot header和zImagezImage:解壓代碼和壓縮後的vmlinux鏡像二、zImage核心的構成其中解壓代碼由Head.s和misc.s組成。三、vmlinux核心構成1.啟動代碼部分:第一個代碼為arch/arm/kernel/head.S2.3.核心輸出的符號,供其他核心模組使用。四、linux核心的啟動流程 1、解壓縮 2.初始化 3.啟動應用程式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linux核心簡介1.linux系統由兩部分組成:核心空間和使用者空間。2.使用者空間包括:使用者應用程式和C庫3.核心空間包括:系統調用介面、核心和體繫結構相關代碼。4.ARM處理器7種工作模式:使用者模式,快速中斷模式、外部中斷模式、管理員模式、資料訪問終止、系統模式、未定義指令異常5.為什麼linux系統劃分為使用者空間和核心空間?出於安全的考慮,linux利用處理器的分級的工作模式的特點,使用其中兩級分別運行核心和應用程式。使作業系統得到充分保護。6.系統調用和硬體中斷:使程式執行在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1.POINTERCAL_FILE:指定包含用於校準指標裝置的資料的檔案。 可以查看QWSCalibratedMouseHandler and Qt for Embedded Linux Pointer Handling.2.QT_ONSCREEN_PAINT:如果這個選項被定義了,應用程式將會直接在螢幕上呈現它的構件。在螢幕的受影響的地區將不會被螢幕驅動程式修改,除非具有更高的焦點的另一視窗要求 (或者部分要求) 同樣的地區 。設定此環境變數相當於在應用程式中設定的所有視窗組件的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級別: 中級M. Tim Jones, 自由作家2009 年 11 月 19 日處理器已經演變為針對虛擬環境提高效能,但 I/O 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呢?瞭解一種名為裝置(或 PCI)透傳(passthrough)的 I/O效能增強技術,這種創新技術通過使用來自 Intel (VT-d) 或 AMD (IOMMU) 的硬體支援改進 PCI 裝置的效能。 加入 My developerWorks 上的綠色小組在 My developerWorks 上的 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