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4
轉自:http://www.cnblogs.com/ella822/archive/2010/05/11/1733011.html在Qwt的官方網站上獲得安裝源碼包,地址為 http://qwt.sourceforge.net/。得到源碼包的途徑也有兩種,一種是使用SVN直接下載源碼倉庫裡的源碼,另一種是進入項目頁面 下載。如果進入項目頁面下載源碼包,可以選擇下載zip格式或者tar.bz2格式的,在Linux上安裝載的源碼包應為qwt- 5.2.1.tar.bz2。安裝步驟:1.Qwt5.2.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文章目錄 1. 單向無密鑰配置2. 多台機器間無密鑰配置 1. 單向無密鑰配置station213 -> station220:步驟一:輸入命令: ssh-keygen 一路斷行符號。。[root@station213 ~]# ssh-keygen Generating public/private rsa key pair.Enter file in which to save the key (/root/.ssh/id_rsa)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伺服器端/******* 伺服器程式 (server.c) ************/#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dio.h>#include <errn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unistd.h>#include <netdb.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查看核心版本命令:1) [root@SOR_SYS ~]# cat /proc/versionLinux version 2.6.18-238.el5 (mockbuild@x86-012.build.bos.redhat.com) (gcc version 4.1.2 20080704 (Red Hat 4.1.2-50)) #1 SMP Sun Dec 19 14:22:44 EST 2010[root@SOR_SYS ~]# 2)[root@SOR_SYS ~]# uname -r2.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格式化分區[root@localhost /]# mkfs.ext3 /dev/sda5 mke2fs 1.39 (29-May-2006)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1024 (log=0)Fragment size=1024 (log=0)26104 inodes, 104388 blocks5219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1. 在 linux 下 安裝 java jdk 1.6.0_20 ,並修改環境變數. (全域變數 :vi etc/profile 在末尾加上 export JAVA_HOME =/home/robertkun/svnServer/jdk1.6.0_21,然後運行 " . etc/profile " 執行當前指令碼。。最後 shift + : , wq 退出 vi (q! 不儲存退出)目前使用者 : vi .bashrc))安裝修改完畢以後 , 測試一下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下DNS伺服器搭建詳解DNS 即Domain Name System(網域名稱系統)的縮寫,它是一種將ip地址轉換成對應的主機名稱或將主機名稱轉換成與之相對應ip地址的一種機制。其中通過網域名稱解析出ip地址的叫做正向解析,通過ip位址解析出網域名稱的叫做反向解析。DNS記錄的類型: A:Address 網域名稱向ip地址轉換的記錄;PTR:Printer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我告訴有朋友我一直用linux.他問我了一下我為什麼linux使用的記憶體這麼高.他講他1G的內在free才232M.講win xp才用200M的樣子. 其實啊.linux的記憶體是很說究的. 如下顯示free是顯示的當前記憶體的使用,-m的意思是M位元組來顯示內容.我們來一起看看.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觸發式掛載1、 主設定檔/misc /etc/auto.misc2、 輔設定檔[root@www ~]# vim /etc/auto.master # Sample auto.master file# This is an automounter map and it has the following format# key [ -mount-options-separated-by-comma ] loc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format look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rsync的概述rsync是類unix系統下的資料鏡像備份工具,從軟體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來了——remotesync。rsync是Linux系統下的檔案同步和資料轉送工具,它採用“rsync”演算法,可以將一個客戶機和遠程檔案伺服器之間的檔案同步,也可以在本地系統中將資料從一個分區備份到另一個分區上。如果rsync在備份過程中出現了資料轉送中斷,恢複後可以繼續傳輸不一致的部分。rsync可以執行完整備份或增量備份。它的主要特點有:1.可以鏡像儲存整個分類樹和檔案系統;2.可以很容易做到保持原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簡單的整理一個,省得重裝系統。這裡還有篇寫的比較全的:http://hw.lipengjie.blog.163.com/blog/static/133603378201052461035727/ # LINUX清除登入密碼:[單一使用者模式] 1、進入單一使用者模式進入登入選項:按e鍵編輯登入項,在文本的末尾空格加 “1“2、按b重啟3、修改/etc/passwd檔案,刪除root的密碼root:x:0:0:root:/root:/bin/bash刪掉這裡的x4、由單一使用者模式下:init 5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source命令用法:source FileName作用:在當前bash環境下讀取並執行FileName中的命令。註:該命令通常用命令“.”來替代。如:source.bash_rc 與 . .bash_rc 是等效的。source命令(從 C Shell 而來)是bashshell的內建命令。點命令,就是個點符號,(從BourneShell而來)是source的另一名稱。同樣的,當前指令碼中配置的變數也將作為指令碼的環境,source(或點)命令通常用於重新執行剛修改的初始化文檔,如.bash_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線程間通訊:#include <stdio.h> // printf#include <stdlib.h> // exit#include <unistd.h> // pipe#include <string.h> // strlen#include <pthread.h> // pthread_createusing namespace std;void *func(void * fd){ printf("writ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伺服器端#include <iostream>#include <event.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tring.h>#include <fcntl.h>using namespace std;struct event_base* main_base;static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發送端#include <iostream>#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netdb.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arpa/inet.h>#include <string.h>using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的echo命令, 在shell編程中極為常用, 在終端下列印變數value的時候也是常常用到的, 因此有必要瞭解下echo的用法echo命令的功能是在顯示器上顯示一段文字,一般起到一個提示的作用。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echo [ -n ] 字串其中選項n表示輸出文字後不換行;字串能加引號,也能不加引號。用echo命令輸出加引號的字串時,將字串原樣輸出;用echo命令輸出不加引號的字串時,將字串中的各個單詞作為字串輸出,各字串之間用一個空格分割。功能說明:顯示文字。語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作業系統定時任務系統 Cron 入門 Cron是一個linux下的定時執行工具,可以在無需人工幹預的情況下運行作業。一.啟動、關閉這個服務:由於Cron 是Linux的內建服務,但它不自動起來,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sbin/service crond start // 啟動服務# /sbin/service crond stop // 關閉服務# /sbin/service crond restart // 重啟服務# /sbin/service crond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 kill -l1) SIGHUP 2) SIGINT 3) SIGQUIT 4) SIGILL5) SIGTRAP 6) SIGABRT 7) SIGBUS 8) SIGFPE9) SIGKILL 10) SIGUSR1 11) SIGSEGV 12) SIGUSR213) SIGPIPE 14) SIGALRM 15) SIGTERM 16) SIGSTKFLT 17)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shell的內建命令exec將並不啟動新的shell,而是用要被執行命令替換當前的shell進程,並且將老進程的環境清理掉,而且exec命令後的其它命令將不再執行。因此,如果你在一個shell裡面,執行execls那麼,當列出了目前的目錄後,這個shell就自己退出了,因為這個shell進程已被替換為僅僅執行ls命令的一個進程,執行結束自然也就退出了。為了避免這個影響我們的使用,一般將exec命令放到一個shell指令碼裡面,用主指令碼調用這個指令碼,調用點處可以用basha.sh,(a.sh就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watch 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命令,基本所有的 Linux 發行版都帶有這個小工具,如同名字一樣,watch可以幫你監測一個命令的運行結果,省得你一遍遍的手動運行。 直接在 watch 後面接你想啟動並執行命令,watch 就會幫你重複運行,並把每次的結果都更新在螢幕上。 預設 watch 會以 2s 的間隔重複運行命令,你也可以用 -n 參數指定時間間隔~ 還有一個實用的參數是 -d,這樣 watch 會幫你高亮顯示變化的地區,這樣更加一目瞭然了~Ctr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