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free命令詳解(科普)

linux中的free命令大家都很常用,可大家都清楚free輸出的各行的意思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嗎?[root@localhost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Mem:                 4038116  4010292   27824      0        205228    1343276-/+ buffers/cache:       

linux下如何查看檔案編碼格式及轉換檔編碼

常常在Linux中操作windows下的檔案時,會遇到亂碼的情形。常見的比如在Visual Studio 中寫的C\C++程式需要放到Linux主機上編譯,而程式的中文注釋則顯示為亂碼,比較嚴重的是由於編碼原因,linux上的編譯器報錯。這是由於Windows中預設的檔案格式是GBK(gb2312),而Linux一般都是UTF-8。那麼如何在Linux中如何查看檔案的編碼及如何進行對檔案進行編碼轉換呢?1、用VIM查看檔案編碼在Vim 中可以直接查看檔案編碼:set fileencoding

Linux下比較全面的監控工具dstat

1) 工具說明dstat是一個用來替換 vmstat,iostat netstat,nfsstat和ifstat這些命令的工具, 是一個全能系統資訊統計工具. 與sysstat相比, dstat擁有一個彩色的介面, 在手動觀察效能狀況時, 資料比較顯眼容易觀察; 而且dstat支援即時重新整理, 譬如輸入dstat 3, 即每三秒收集一次, 但最新的資料都會每秒重新整理顯示. 和sysstat相同的是, dstat也可以收集指定的效能資源, 譬如 dstat -c

linux下如何查看本機IP,gateway,DNS

IP:     ifconfiggateway:[root@localhost ~]# netstat -rnKernel IP routing table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SS Window irtt Iface172.16.44.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vmnet8172.16.10

Linux MV命令

命令格式:mv a b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情況:a是檔案名稱,b不存在                              a改名為b。a是檔案名稱,b是檔案名稱                            a改名為b,原b被覆蓋。a是檔案名稱,b是目錄名,b下沒有名為a的檔案或目錄   a移動到b目錄下。a是檔案名稱,b是目錄名,b下沒有名為a的檔案         a移動到b目錄下,覆蓋原b/a。a是檔案名稱,b是目錄名,b下已有名為a的目錄         cannot

Linux文檔許可權管理

1.Linux文檔許可權管理 第一欄代表這個文檔的類型與許可權[-] [rwx]  [rwx]  [rw-] 代表這個文檔的許可權和類型第一個字元代表這個文檔是目錄,檔案或連結檔案等若為[d]則是目錄若為[-]則是文檔若為[l]則是連結文檔(link

在windows下使用vmware安裝linux

從硬碟安裝Linux作業系統,首先要準備安裝包,Linux作業系統的安裝包通常是一個或多個ISO鏡像檔案(一般通過網路下載就可以得到);其次,要通過某種手段啟動鏡像檔案中的系統安裝程式;接下來,按照安裝程式的提示資訊進行安裝就可以了。安裝過程中,需要指定Linux作業系統的安裝位置,這主要涉及硬碟分區的一些知識。   綜合來看,學習Linux作業系統的安裝,關鍵要學會兩點:第一、如何為Linux作業系統準備硬碟空間?第二、如何啟動ISO鏡像檔案中的安裝程式。   硬碟分區

Linux後台執行程式

shell command >/dev/null 2>&1 &最後一個符號&,意思是讓程式在後台運行。>/dev/null 的作用是將標準輸入轉向null,這樣就忽略當前的指令碼標準輸出。2>&1

Linux分區掛載點介紹

分區類型介紹備忘/boot開機磁碟分割一般設定100M-200M,boot目錄包含了作業系統的核心和在啟動系統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檔案。/根分區所 有未指定掛載點的目錄都會放到這個掛載點下。/home使用者目錄一般每個使用者100M左右,特殊用途,比如放大檔案也可再加上G。 分區大小取決於使用者多少。對於多使用者使用的電腦,建議把/home獨立出來,而且還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使用者權限等,比如對使用者或者使用者組實行磁碟配額限

Linux GCC編譯使用動態、靜態連結庫

在windows下動態連結程式庫是以.dll尾碼的檔案,二在Linux中,是以.so作尾碼的檔案。動態連結程式庫的好處就是節省記憶體空間。1、Linux下建立動態連結程式庫在使用GCC編譯器時,只需加上-shared選項即可,這樣產生的執行程式即為動態連結程式庫。例如有檔案:hello.c x.h main.c編譯:gcc hello.c -fPIC -o

linux安裝oracle11時報錯DISPLAY解決方案

在Linux上安裝Oracle時,經常會報以下錯誤:無法使用命令 /usr/X11R6/bin/xdpyinfo 自動檢查顯示器顏色。請檢查是否設定了DISPLAY 變數。 可以使用下述命令解決這個問題: 1.在root下執行 啟動vnc服務 vncserver #xdpyinfo 記錄下name of display:後的字串,如 127.0.0.1:1.0  2. #xhost + 返回資訊為: access control disabled,clients can connect

Linux賬戶啟用與禁用方式

3種方法來臨時禁用1個普通帳號登入LINUX系統1.修改 /etc/shadow 中的密碼欄,加驚嘆號 (!),帶!號為禁用,沒有!則為啟用2.使用usermod 命令   (usermod -L 禁用 , usermod -U 啟用)3.使用passwd   命令   (passowd -l  禁用,passwd -u 啟用)舉例分析:建立了一個帳號 nick  ,請注意 !是否消失?方法一:[root@localhost home]# grep nick /etc/shadownick:!$

linux命令學習–檔案刪除

直接rm就可以了,不過要加兩個參數-rf 即:rm -rf 目錄名字-r 就是向下遞迴,不管有多少級目錄,一併刪除-f 就是直接強行刪除,不作任何提示的意思刪除檔案夾執行個體:rm -rf /var/log/httpd/access將會刪除/var/log/httpd/access目錄以及其下所有檔案、檔案夾需要提醒的是:使用這個rm -rf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linux沒有資源回收筒的當然,rm還有更多的其他參數和用法,man rm就可以查看了刪除檔案使用執行個體:rm -f

linux zend server setup

第一步,搭建環境1.將zend的 repository 加入到/etc/apt/sources.list中vi /etc/apt/sources.list在檔案的末尾加入deb http://repos.zend.com/deb/pe pe non-free儲存檔案。2.運行指令,添加zend 的repository  的public key :# wget http://repos.zend.com/deb/zend.key -O- |apt-key add

linux下格式化磁碟的相關問題

目標: 把原來伺服器上的/dev/sda4(原來是ext3的檔案系統)格式化成ext4的檔案系統。1、 檢測原系統的狀況:fdisk -l        /dev/sda4 3253 3259 56227+ 83 Linux2、 查看原掛載情況:cat /etc/fstab        LABEL=/data     /data ext3 defaults 1 23、 卸載umount /dev/sda4時,告知Device is busy,說明現在有使用者在使用該檔案系統;       

Linux下使用autoconf和automake產生Makefile

作為Linux下的程式開發人員,一定都遇到過Makefile,用make命令來編譯自己寫的程式確實是很方便。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手工寫一個簡單Makefile,如果要想寫出一個符合自由軟體慣例的Makefile就不那麼容易了. 在本文中,將介紹如何使用autoconf和automake兩個工具來協助我們自動地產生符合自由軟體慣例的Makefile,這樣就可以象常見的GNU程式一樣,只要使用“./configure”,“make”,“make instal”就可以把程式安裝到Linux系統中去了。

linux核心學習初筆記(5)uboot第一階段我的分析

終於把uboot兩個階段的所有代碼都通讀了一遍。總體的感覺是uboot的代碼確實非常巧妙,讀好的代碼就如同讀一本好書,反覆讀,認真思考,及時總結,這才是王道!好了,廢話不多說,下面來總結我讀uboot的經驗,主要是給自己留個筆記,高手看到這篇文章完全可以飄過了~不送啊,謝謝~uboot啟動是從哪裡開始的呢?必須要看看lds檔案,就是連結檔案,這個檔案用於指導gcc的連結器如何連結我們程式的各個組成檔案中的各個段(section)。因為我學習的是smdk2410開發板,uboot.lds檔案就在b

tar linux 命令說明

參數:-c :建立一個壓縮檔案的參數指令(create 的意思);-x :解開一個壓縮檔案的參數指令! -t :查看 tarfile 裡面的檔案!特別注意,在參數的下達中, c/x/t 僅能存在一個!不可同時存在!因為不可能同時壓縮與解壓縮。-z :是否同時具有 gzip 的屬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壓縮?-j :是否同時具有 bzip2 的屬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壓縮?-v :壓縮的過程中顯示檔案!這個常用,但不建議用在背景執行過程!-f :使用檔名,請留意,在 f

linux核心學習初筆記(3)u-boot執行第二階段typedef int (init_fnc_t) (void)解釋

學習到u-boot的第二階段,在borad.c檔案中看到這個類型定義。有些迷惑,C語言功底本來就一般,再加上學習前面的東西被ARM的彙編代碼已經搞的頭腦亂七八糟了,就沒法分析清楚這個東東的真正含義了,不過咱們有強大的網路支援,Google和度娘查一炮,啥都清楚了。首先,typedef int (init_fnc_t) (void)本質就是個類型定義,定義的就是一個新的資料類型init_fnc_t,這個資料類型是參數為空白,傳回值為int的函數。即我們typedef int

linux核心學習初筆記(4)u-boot的board_init()函數clk_power與gpio妙用

在學到board_init()函數內部時發現,居然通過結構指標就可以設定cpu寄存器的值了,這還蠻有意思,研究一炮吧~經研究發現其實原理很簡單,都不好意思寫在這裡了,所以大神看到這篇文章就請默默移駕吧~歸根結底,就是這兩句S3C24X0_CLOCK_POWER * const clk_power = S3C24X0_GetBase_CLOCK_POWER(); S3C24X0_GPIO * const gpio =

總頁數: 3662 1 .... 614 615 616 617 618 .... 3662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