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4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root@localhost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 Ltd. RTL-8139/8139C/8139C+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HWADDR=00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Linux中常見的記錄檔和命令 成功地管理任何系統的關鍵之一,是要知道系統中正在發生什麼事。Linux 中提供了異常日誌,並且日誌的細節是可配置的。Linux 日誌都以明文形式儲存,所以使用者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就可以搜尋和閱讀它們。還可以編寫指令碼,來掃描這些日誌,並基於它們的內容去自動執行某些功能。Linux 日誌儲存在 /var/log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TIME_WAIT狀態的意義:用戶端與伺服器端建立TCP/IP串連後關閉SOCKET後,伺服器端串連的連接埠狀態為TIME_WAIT是不是所有執行主動關閉的socket都會進入TIME_WAIT狀態呢?有沒有什麼情況使主動關閉的socket直接進入CLOSED狀態呢?主動關閉的一方在發送最後一個 ack 後就會進入 TIME_WAIT 狀態 停留2MSL(max segmen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1.下載安裝包wget http://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i686-1.8.2.tgz下載完成後解壓縮壓縮包tar zxf mongodb-linux-i686-1.8.2.tgz 2. 安裝準備將mongodb移動到/usr/local/server/mongdb檔案夾mv mongodb-linux-i686-1.8.2 /usr/local/mongodb 建立資料庫檔案夾與記錄檔mkdir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第一步:下載安裝編譯#wgethttp://redis.googlecode.com/files/redis-2.4.2.tar.gz#tar zxvf redis-2.4.2.tar.gz#cd redis-2.4.2#make #make install#cp redis.conf /etc/第二步:修改配置#vi /etc/redis.conf配置見附錄第三步:啟動進程#redis-server/etc/redis.conf查看進程有沒有成功啟動 #ps -ef | grep redi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完整的讀寫函數 一旦我們建立了串連,我們的下一步就是進行通訊了.在Linux下面把我們前面建立的通道 看成是檔案描述符,這樣伺服器端和用戶端進行通訊時候,只要往檔案描述符裡面讀寫東西了. 就象我們往檔案讀寫一樣. 1、寫函數write ssize_t write(int fd,const void *buf,size_t nbytes) write函數將buf中的nbytes位元組內容寫入檔案描述符fd.成功時返回寫的位元組數.失敗時返回-1. 並設定errno變數.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安裝的過程中預設語言是英文,而不是中文簡體(安裝過程中有兩次制定語言選項,起決定作用的是第二次) 二、切換控制台,由圖形轉換到控制台模式:ctrl+alt+f1(同步選取3秒鐘不要馬上鬆開)。由控制台轉向圖形模式是:alt+f7 三、修改預設的語言項(在控制台下):vi /etc/sysconfig/i18n中的LANG=zh_CN.GB18030(注意大小寫,然後重啟系統即可) 四、命令不會用,就在控制台下運行man ls就可以。(以ls命令為例)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歡迎光臨本專欄,這個新的 Linux 專欄主要示範和比較了 Linux 和 Windows 2000 作業系統的效能。專欄作家 Ed Bradford 比較了作業系統級的特性,而不是應用程式,以便讓人們瞭解每個作業系統的最佳效能特性。本文包含了原始碼,在儘可能公平的環境中,它們表示每個平台的“最佳編程執行個體”。在這個新的文章系列中,將主要討論用於 Linux 和 Windows 2000 作業系統的高效能編程技術。我將示範實用且有效編程執行個體,它們能夠解決 Linux 和 Windows 2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使用條件變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避免忙等。相當與多線程中的訊號。 條件變數是線程中的東西就是等待某一條件的發生和訊號一樣以下是說明,條件變數使我們可以睡眠等待某種條件出現。條件變數是利用線程間共用的全域變數進行同步的一種機制,主要包括兩個動作:一個線程等待"條件變數的條件成立"而掛起;另一個線程使"條件成立"(給出條件成立訊號)。為了防止競爭,條件變數的使用總是和一個互斥鎖結合在一起。條件變數類型為pthread_cond_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對於SUSE 10我的qt是4.5.3,一切按預設進行,預設安裝路徑:/usr/local/Trolltech/Qt-4.5.3 終端輸入:sudo vim /etc/profile (即開啟/etc/profile檔案) 輸入密碼,按i鍵進入insert狀態 在該檔案的末尾加上以下語句:export PATH=/usr/local/Trolltech/Qt-4.5.3/bin:$PATHexport QTDIR=/usr/local/Trolltech/Qt-4.5.3expor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以前一直在想,MS應該在此方面做一些嘗試,可再一想,必定是商業化的公司,而且這樣做對MS無利,可昨晚在網上溜,真是現在有兄弟已經成功實驗了,而且最近版本不僅支援3.5SP1還支援MVC架構,哈哈,得準備一下實驗環境,真實的體驗一把。具體資訊參考www.linuxdot.net 及 www.mononet.cn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文章目錄 一.Weblogic 建立域域目錄/servers/AdminServer 路徑下以weblogic帳號登入(與建立域目錄相對應賬戶)cd /home/weblogic/bea/weblogic92/common/bin執行./config.sh進入配置介面。配置步驟如下:1.Choose between creating and extending a domain,選擇Create a new WebLogic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本來想直接看UNIX環境進階編程,發現還是有點啃不懂,就先把鳥哥私房菜拿來看看了!學校的書都被借光了,只能看電子版了。先說一下Linux的一些發展1.兩個重要的思想:所有的程式或系統裝置都是檔案;不管構建編輯器還是附屬檔案,所寫的程式只有一個目的:要有效完成目標;2.BSD:Berker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開發人員 Bill Joy,他開創了Sun公司;3.Richard Mathew Stallman 創造了gcc,BASHshell,Emacs,glibc;4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學號:sa×××310 姓名:××濤 通過上面一些對進程的學習和一些代碼的驗證,我們對Linux下的進程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個很好的瞭解。相關的文章:進程式控制制Linux作業系統分析(2)- 進程的建立與可執行程式的載入下面來簡單總結一些核心裝載ELF的過程總結。簡單的說,整個流程分為三步:1)建立一個獨立的虛擬位址空間;2)讀取可執行檔頭,並且建立虛擬空間與可執行檔的映射關係;3)將cpu的指令寄存器設定成可執行檔的入口地址。過程的基本流程如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學號:sa×××310 姓名:××濤環境:Ubuntu13.04 gcc4.7.31.進程管理 Linux中的進程主要由kernel來管理。系統調用是應用程式與核心互動的一種方式。系統調用作為一種介面,通過系統調用,應用程式能夠進入作業系統核心,從而使用核心提供的各種資源,比如操作硬體,開關中斷,改變特權模式等等。 常見的系統調用:exit,fork,read,write,open,close,waitpid,execve,lseek,getpid...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環境:Ubuntu 13.04學號:sa****310更新核心直接安裝的系統核心版本一般不是最新,用uname -a命令可以查看核心的版本號碼,比如我的就是:下面來手動更新核心到最新的穩定版本。1.擷取源碼進入kernel.org,下載最近版本核心源碼,最新的穩定版本是3.9.4.下載好之後解壓到 /usr/src 檔案夾下sudo tar -xvf linux-3.9.4.tar.xz -C /usr/src/2.配置核心將原來的設定檔拷過來cp /usr/src/linux-headers-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提要 計時器屬於作業系統中的基礎組件,不管是使用者空間的程式開發,還是核心空間的程式開發,很多時候都需要有定時器作為基礎組件的支援。使用定時器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周期性的執行某一任務,或者是到了一個指定時間去執行某一個任務。 本文首先討論了在 Linux 環境下,計時器的分類與實現,並對相應的介面函數進行使用。二、計時器的種類RTC(Real Time Clock)系統時鐘,獨立於CPU和其他所有晶片,能夠在IRQ8上發出周期性的中斷,頻率在2Hz-819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學號:sa×××310 姓名:××濤環境:Opensuse 12.2 gcc4.7.11.gdb常用調試命令要用gdb調試的話,編譯命令需要添加-g參數,例如gcc -g main.c -o mainb linenum 在第 linenum行打斷點l 顯示原始碼;Ctrl-d 退出gdbwhere 顯示當前程式運行位置print /d $eax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提要 繼續學習Linux. 今天要做是的搭建Linux的核心調試環境。環境:Ubuntu13.04 gcc4.7.3安裝QEMUQEMU簡介QEMU是一套由Fabric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提要 linux的啟動過程,包括BIOS的加電自檢POST,拷貝MBR的資訊(啟動BootLoader),載入核心,掛載根檔案安系統這幾大步熟悉grub的話會知道linux啟動時grub中有三項:root,kernel,initrd。其三項的作用分別是:1.指定核心所在的目錄2.指定核心的名稱,以及掛載根目錄的方式,還有向核心傳遞一定的參數3.initrd實際就是個小的linux系統,在一般的系統中initrd的作用是:啟動一個很小的linux用來掛載真實的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