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端運算市場的發展,各大公司的推動,這一方向也越來越清晰。構建雲環境也開始被更多的主流公司所接受。也是當前所公認的最為有效資源利用方式之一。而在這兒一過程,linux主導地位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免費版的Linux。當我們構建數百台甚至上千台伺服器的時候,作業系統的成本將是我們更大的考慮。而windows就不具備這樣的優勢。當然有些人可以說windows可以大面積降價才應對,你覺得可能嗎?
用了很久虛擬機器,最近想在真機上體驗下linux,freebsd這些作業系統,所以決定安裝到硬碟裡,應為沒有光碟機,只好用u盤來安裝。記錄下安裝過程。1.准本工作 a.xp,電腦原本就有了,只要改變下分區就行了 b.freebsd,因為是u盤安裝,下載freebsd的memstick.img,我安裝的時候最新版是8.2 c.linux,選擇的發行版是arch的,它的配置比較靈活,安裝的時候就可以配置grub,而且用的還是grub 1,新版grub2有點不習慣,3個系統都用grub來引導的 d.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安裝 gcc 1.c -o t -lncurses (-l不可少)以下內容來自 beginning linux programming#include <stdio.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curses.h>int main(){const
安裝很簡單下載vmware的安裝包,然後#chmod +x vmware-xxxx#./vmware-xxxx 運行安裝程式就可以了。因為arch沒有rc*.d的設定檔,安裝過程中會有提示,點確定就行了。安裝完了啟動遇到問題,原來是它把控制指令碼安裝到/etc/init.d裡面了,但是又自己在rc.d裡面找,直接:#cp /etc/init.d/vmware
作者:snsn1984這是這一次零基礎入門的最後一天,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實戰一個Pass。任務描述:實現一個Pass,該Pass可以讀取一個程式中所有的for迴圈的迴圈頭的名字並輸出。同時,實現一個測試案例去測試輸出的結果是否正確。該Pass的輸入應該包含嵌套迴圈。在這個任務完成之後,應該已經達到可以達到可以分析和實現LLVM的Pass,尋找和分析LLVM的源碼,尋找需要使用的文檔,並且可以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自己學習LLVM。-------------------------------------
#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dlib.h>#include <curses.h>int main(){int key;initscr();crmode(); //keypad(stdscr,TRUE);noecho();clear();mvprintw(5,5,"key pad demonstration,press 'q' to quit");move(7,5);refresh();key =
linux將一切看作檔案,硬體裝置也有相應的條目/dev/proc內的特殊檔案允許對驅動和核心資訊的高層訪問ls /proccat /proc/cpuinfo (cpu資訊) cat /proc/meminfo (記憶體資訊)每次讀取這些檔案的內容時,資訊都會及時更新 有的檔案可以修改(需要超級使用者權限)。比如能同時開啟的檔案數是一個linux核心參數它的值cat /proc/sys/fs/file-max /proc下以數字命名的子目錄提供對正在啟動並執行程式的資訊的訪問each
作者:snsn1984開篇語:學習LLVM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僅僅如此,開始的過程也不輕鬆。一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結合了自己學習的過程,以及給別人推薦學習的過程,整理出了這個七天LLVM零基礎入門的系列部落格。主要的目標是讓沒有LLVM基礎的人,經過這一系列的學習,可以完成一些Pass的工作,並且可以成功的自己去自主學習,知道自己該怎麼學習,知道自己該去學些什麼。如果你有什麼建議,歡迎反饋,歡迎探討。第一步,要對LLVM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這裡,http:/
1.“/bin”、“/sbin”、“/usr/bin”、“/usr/sbin”、“/usr/local/bin”等路徑已經在系統內容變數中了,如果可執行檔 在這幾個標準位置,在終端命令列輸入該軟體可執行檔的檔案名稱和參數,斷行符號即可。2.如果不在標準位置,檔案名稱前面需要加上完整的路徑。不過每次都這樣跑就太麻煩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是把這個路徑加 入環境變數。命令 “PATH=$PATH:路徑”可以把這個路徑加入環境變數,但是退出這個命令列就失效了。要想永久生效,需要把
如果沒有安裝ftp服務請先下安裝vsftpd:yum install vsftpd 添加一個使用者usernameuseradd -d /home/sea/ -m username該使用者的ftp根目錄為/home/sea,使用-m參數可以讓系統為你建立這個目錄 然後添加密碼passwd
1.“/bin”、“/sbin”、“/usr/bin”、“/usr/sbin”、“/usr/local/bin”等路徑已經在系統內容變數中了,如果可執行檔 在這幾個標準位置,在終端命令列輸入該軟體可執行檔的檔案名稱和參數,斷行符號即可。 2.如果不在標準位置,檔案名稱前面需要加上完整的路徑。不過每次都這樣跑就太麻煩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是把這個路徑加 入環境變數。命令 “PATH=$PATH:路徑”可以把這個路徑加入環境變數,但是退出這個命令列就失效了。要想永久生效,需要把
1.主流資料庫目前軟體開發過程中使用的主流資料庫有:Oracle、DB2、SQL Server、MySQL,它們各有自己的特徵,區別如下:Oracle:Oracle,甲骨文的核心產品,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運行(包括
Linux下如果我們需要知道2809號連接埠的情況的話,我們可以這樣,如下命令: $netstat -pan|grep 2809 tcp 0 0 0.0.0.0:2809 0.0.0.0:* LISTEN 9493/java 下面是常用參數的解釋: NETSTAT [-a] [-b] [-e] [-n] [-o] [-p proto] [-r] [-s] [-v][interval] -a 顯示所有串連和監聽連接埠。 -b
cat /proc/cpuinfo 或者vim /proc/cpuinfo 查看系統資訊 cat /proc/cpuinfo - CPU (i.e. vendor, Mhz, flags like mmx) cat /proc/interrupts - 中斷 cat /proc/ioports - 裝置IO連接埠 cat /proc/meminfo - 記憶體資訊(i.e. mem used, free, swap size) cat /proc/partitions -
相信各位VPSer在使用VPS時會經常在不同VPS間互相備份資料或者轉移資料,大部分情況下VPS上都已經安裝了Nginx或者類似的web server,直接將要傳輸的檔案放到web server的目錄,然後在目標機器上執行:wget http://www.vpser.net/testfile.zip 就行了。當VPS上沒有安裝web server和ftp server的時候或感覺上面的方法比較麻煩,那麼用scp命令就會排上用場。一、scp是什麼?scp是secure
Linux系統許可權簡介(一)linux系統許可權簡介:(1)一個檔案一共有三個組別:使用者、群組、其它其中每個組包含三種許可權:讀r、寫w、執行x也就是說一個檔案共有9個許可權屬性。從左往右一到三位是[使用者],四到六位是[群組],七到九位是[其它]舉例:用rootexplorer管理器開啟任意一個檔案,可以看到它的許可權:rw-r--rwx 他的意思就是[使用者]對其享有讀寫權限,[群組]享有讀許可權,[其它]享有讀寫執行許可權。(2)許可權與數字對應關係很多時候為了方便編寫指令碼、使用終端
本項目屬於個人項目。本人在經常與測試工程師、工程實施工程師、營運人員的交流溝通時,發現Linux系統很不容易操作和維護。除了用SSH、Xmanager,沒有其它的好用的工具了。所以突發奇想,是不是能做一款可視化的不用輸命令列的介面工具呢?比如很麻煩的配置一個FTP就需要設很多東西。如果幾十台機要配,是不是很費時間?如果幾十台機需要查看硬體的運行情況是不是很有難度。雖然有些開源的web方式監控的,但是功能都不全,也不能一目瞭然。也不能及時的發警示通知管理員。對於駭客、木馬的防範手段方面更是寥寥無幾
嘴巴說話生怕鼻子聽見了——我的同事linux的故事 大清早的,上來看同事的部落格,同事linux的這篇部落格讓我樂翻了,呵呵,這小子,終於發現他已經讓我們鬱悶了多日的毛病需要改了呀,額滴神哪! Linux來到博文團隊已經一年了,此人雖不能說貌比潘安,但也基本算得上面若冠玉、齒白唇紅。接近一米八的個頭,不是虎背熊腰那種,可入玉樹臨風之列,騎單車的模樣比較帥呆。 但,該帥呆編輯有一大毛病,就是說話的時候,嘴巴生怕鼻子聽見了。估計咱們的一些作者和譯者也都約略領受了此人獨特的溝通風格。 我曾經和li
幾日前公司同事王開源同志將筆記本系統轉成了liunx系統,看上去不錯,應該有的應用基本上都有了。如文檔處理軟體、表格處理軟體、eclipse開發環境等。別說,還真不錯。自己又一次動心想裝一個liunx系統使用,可是還沒有敢這樣做,採用linux系統實在是太浪費精力了,很多東西要自己設定。 業內推廣Liunx系統N年了,很多人都在鼓吹著Linux這好那好的,可是我們為什麼不選擇Linux呢? 我想主要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1、系統安裝的自動化不夠 目前windows系統不管是什麼版本的
《程式員》記者/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