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我工作中常常在Ubuntu Linux與Windows Vista之間切換來切換去。不同的作業系統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學習競爭者的長處:Vista的Explorer更像GNOME Nautilus了;UAC(User Account Control)機制的螢幕顯示效果與gksu異曲同工;Vista的C:/Users檔案夾以及案頭上的使用者檔案夾更像是/home的翻版;而Vista和Ubuntu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這個是本系列文章的第八篇,從本篇開始,基本上系統的基本知識都大概介紹完了,下面主要涉及網路以及相關應用的配置等等,當然,前面的文章寫得有些簡單了,主要是打字要時間啊!!!像我這種懶人,能寫個提綱給自己提示一下,已經算是超常發揮了。 首先講一下TCP/IP協議,這個是事實標準,在國際標準組織定義了所謂OSI七層協議以後(實際上沒有應用)。 我們可以先看一下分層圖:、8.1 基本知識 TCP是傳輸控制通訊協定,IP則指的是網際協議。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從Windows往Linux拷貝檔案,有時會呈現中文檔案名稱亂碼的現象,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因為,windows的檔案名稱中文編碼預設為GBK,而Linux中預設檔案名稱編碼為UTF8,由於編碼不一致的原因,所以導致了檔案名稱亂碼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對檔案名稱進行轉碼。 今天,介紹一個Linux的小工具:convmv。它可以協助你完成檔案名稱編碼的轉換,將檔案名稱從GBK轉換成UTF-8編碼,也能從UTF-8轉換到GBK。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執行個體圖示: step by step:[root@subversion ~]# man df[root@subversion ~]# df -T -h 檔案系統 類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ext3 446G 376G 48G 89% //dev/sda1 ext3 99M 21M 74M 22% /boottmpfs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可以用lsof來查看tomcat啟動成功:lsof -i :8080------------------------------------------------------------lsof(list open files)是一個列出當前系統開啟檔案的工具。在linux環境下,任何事物都以檔案的形式存在,通過檔案不僅僅可以訪問常規資料,還可以訪問網路連接和硬體。所以如傳輸控制通訊協定 (TCP) 和使用者資料包通訊協定 (UDP)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1.ftp 方式a) get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將檔案從遠端主機中傳送至本地主機中. 如要擷取伺服器上e:\rose\1.bmp,則 ftp> get /rose/1.bmp 1.bmp (斷行符號)b) mget 格式:mget [remote-files] 從遠端主機接收一批檔案至本地主機. 如要擷取伺服器上e:\rose\下的所有檔案,則 ftp> cd /rose ftp> mget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1. 配置Apache # vi /usr/local/apache/conf/httpd.conf 搜尋:NameVirtualHost 將前面的注釋去掉。 變成:NameVirtualHost *:80 之後在後面添加一個虛擬機器主機配置: <VirtualHost *:80> ServerAdmin webmaster@nanu.8866.org DocumentRoot /www ServerName nanu.8866.org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愛好者常常稱讚Linux是最好的作業系統,自Vista上市後這種聲音更加高漲了,因為儘管微軟一再樂觀預言和表態,但Vista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原因有很多:價錢、缺乏驅動支援、較早的應用無法在Vista運行等。Linux真的比Vista好嗎?當然了,Linux是免費的,而Vista最低的是99.95美元,最高的399.95美元;Linux有可愛的吉祥物——小企鵝,Vista有嗎?即使有,它有小企鵝可愛嗎?言歸正傳,Linux至少有五大點比Vista更好: 硬體要求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dmidecode以一種可讀的方式dump出機器的DMI(Desktop Management Interface)資訊。這些資訊包括了硬體以及BIOS,既可以得到當前的配置,也可以得到系統支援的最大配置,比如說支援的最大記憶體數等。DMI有人也叫SMBIOS(System Management BIOS),這兩個標準都由DMTF(Desktop Management Task Force)開發。dmidecode的輸出格式一般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遇到問題:經常在linux裝服務,難免少不了看伺服器上開了哪些服務,開了哪些連接埠。[root@jgtest ~]# netstat -antp|grep tcp◆ 關閉ipv6地址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NETWORKING=yes#NETWORKING_IPV6=noHOSTNAME=mail.hello.com◆ 進入這個檔案,在文尾添加如下2行,儲存退出即可.vi /etc/modprobe.confalias ipv6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環境:centos-32位伺服器作業系統 apache-2.0.59 php-5.2.5 mysql-5.0.45 zend-3.3 前提:mod_headers已經靜態編譯到apache中。步驟:1、下載相關檔案並解壓 WebDAV Resources JP有Apache2對應的mod_encoding的最新版本下載 # wget http://webdav.todo.gr.jp/download/experimental/mod_encoding.c.apache2.20040616#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通過使用tr,您可以非常容易地實現 sed 的許多最準系統。您可以將 tr 看作為 sed的(極其)簡化的變體:它可以用一個字元來替換另一個字元,或者可以完全除去一些字元。您也可以用它來除去重複字元。這就是所有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一個項目碰到代碼移植,由UNIX移植到linux環境,整編譯環境,學到了東西...第一步移植ACE的包,第三方的東西,整的好,幾分鐘搞定第二步移植公司自己封裝的一個平台組件,參考ACE的包編譯參數編譯使用這些參數:g++ -fvisibility=hidden -fvisibility-inlines-hidden -W -Wall -Wpointer-arith -O3 -g -pipe -fPIC動態庫的連結:g++ -shared -o libDicCpt.so.1.0.0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在兩台linux下架設rmi經常會出現以下異常,Naming.lookup(url)中url的ip地址明明是server端的ip,可返回的資訊卻是被原生ip拒絕,確實很怪異,異常如下:java.rmi.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 refused to host: 127.0.0.1; nested exception is: 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Unix/Linux下一般想讓某個程式在後台運行,很多都是使用 & 在程式結尾來讓程式自動運行。比如我們要運行mysql在後台: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但是我們很多程式並不象mysqld一樣可以做成守護進程,可能我們的程式只是普通程式而已,一般這種程式即使使用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Linux環境下的軟體安裝,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通過原始碼編譯後在安裝,當然事情就更為複雜一些;現在安裝各種軟體的教程都非常普遍;但萬變不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linux 常用命令總結: 一。 通用命令: 1. 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2. stty -a: 可以查看或者列印控制字元(Ctrl-C, Ctrl-D, Ctrl-Z等) 3. passwd: 修改密碼4. logout, login: 登入shell的登入和登出命令 5. pwd: 查看當前路徑6. more, less, head tail: 顯示或部分顯示檔案內容. 7. lp/lpstat/cancel,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package cn.edu.ynu.sei.atm.server;import cn.edu.ynu.sei.atm.loginProcess.AvailableAccount;import cn.edu.ynu.sei.atm.loginProcess.Verification;import cn.edu.ynu.sei.atm.transactions.Transaction;import cn.edu.ynu.sei.atm.account.CurrentAccount;import c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linux(問題部分) 一、用命令或Shell指令碼完成如下工作(要求盡量簡潔):尋找一個錯誤碼EPERM在標頭檔中的定義並顯示出來。尋找/usr目錄下大小超過50K並且最近2小時內被修改過的檔案。將系統中使用bash的使用者都改為登入後使用csh。查看當前系統掛載的存放裝置。用gcc將fred.c,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1、關閉所有的 INPUT FORWARD OUTPUT 只對某些連接埠開放。 下面是命令實現: iptables -P INPUT DROP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iptables -P OUTPUT DROP 再用命令 iptables -L -n 查看 是否設定好, 好看到全部 DROP 了 這樣的設定好了,我們只是臨時的, 重啟伺服器還是會恢複原來沒有設定的狀態 還要使用 service ipt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