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最近幾天為了熟悉linux的驅動開發,我選擇了其MTD驅動做了一些研究。我能找到的文章中我覺得有些部分不夠細緻,所以我還是自己寫了一部分分析,希望對別人也能有所協助,也做為自己的一個備忘,。藍色文字的部分是從網路上摘錄的。 一個嵌入式系統經常會使用NOR flash 或NAND flash來存放bootload,核心和檔案系統等等。下面是網路上找到的linux下的mtd驅動的分析:一、Flash硬體驅動層:硬體驅動層負責在init時驅動Flash硬體,Linux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可以使用下面的步驟編譯Linux下的動態庫(現假設動態庫源檔案名稱為source.cpp,編譯產生的目標檔案為dest.o,下面的內容中XXX為動態庫的名稱,由開發人員自己確定): 1、 編譯成目標檔案:g++ -g –c –fPIC –o dest.o source.cpp2、 編譯成動態連結程式庫:g++ -g –Wall –shared –Wl,-soname,libXXX.so –o libXXX.so dest.o –lc3、 產生連結檔案:ln –s libXXX.so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伺服器開發需要考慮的內容很多,比如伺服器的架構、穩定性、效能以及負載能力等等。事實上,在程式開發伺服器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比如就用戶端連線時間較短卻又比較頻繁的伺服器(例如HTTP伺服器)而言,在可選的伺服器結構中,預先派生進/線程的結構就要比並髮式結構高效,這一點將在後續的文章中對其進行詳細的介紹。然後就是伺服器實現方面的細節,比如是否需要支援跨平台的能力、採用什麼樣的開發語言和開發工具、如何提高伺服器系統的效能。所有的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伺服器的定義與設計的過程中作出充分的考慮。其實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前一段時間在研究LoadRunner過程中,在進行壓力情境測試中通過LoadRunner來即時監控windows的系統資源,在前幾節中我已經總結了相關過程,近段時間發現群裡有朋友問如何監控Linux下的系統資源,所以我也就此問題搭建了一些的Linux環境,並在Linux下部署了一個web應用程式,來進行壓力測試執行個體的講解,在此就總結了如何設定LoadRuner來即時監控Linux系統資源。關於LoadRunner監控Linux系統資源,大致分為以下步驟:1、在監控Linux之前我想闡述的觀點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1、修改本機Windows的系統時間,Java代碼實現: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import java.util.Date;public class ChangeWindowsDate { /** * @param args *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首先大家要下載5.5.3版for linux 的包,,因為版本低的會出現找不到核心問題。 然後將該包解壓縮。(我將該包全部檔案解壓到案頭上的vmware-distrib目錄中)進入終端視窗後,輸入cd /root/Desktop/vmware-distrib 並斷行符號,現在終端提示符變更為[root@localhost vmware-distrib]# ,輸入 ./vmware-install.pl 並斷行符號出現以下提示:Creating a new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到https://www.vmware.com/ 下載最新的安裝包,比如VMware-workstation-4.0.5-6030.tar.gz,假設放在“/tmp"下。然後使用下面的命令解壓後安裝。 1、tar –zxvf VMware-workstation-4.0.5-6030.tar.gz 2、cd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有些東西很久不用就會忘記,所以為了不至於總是找資料,乾脆就做一次深刻的筆記,這樣既能加深記憶,又能深入理解。 linux伺服器很久沒接觸了,出了一些新的版本,Ubuntu已經出了11.10了,之前對於Ubuntu的瞭解只是出於對案頭版的好奇,可以跟win7一樣炫,現在的Ubuntu已正式進入了Liunx愛好者的視線,應用用於後台大型伺服器,選擇它的主要原因還是出於對穩定性的考慮。用習慣了Centos,突然轉移到Ubuntu上還是有些不習慣,畢竟Centos與傳統的Redhat沒什麼區別。不過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啟動資料庫:su - oracle$ sqlplus /nologSQL*Plus: Release 10.2.0.1.0 - Production on Fri Aug 3 09:11:24 2007Copyright (c) 1982, 2005,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SQL> connect /as sysdbaConnected to an idle instance.SQL> startup shutdownORACLE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關於lilo 1. 在出現 lilo: 提示時鍵入 linux single 畫面顯示 lilo: linux single 2. 斷行符號可直接進入linux命令列 3. 用password命令修改密碼二、關於 grub 1. 在出現grub畫面時,用上下鍵選中你平時啟動linux的那一項,然後按e鍵 2. 再次用上下鍵選中你平時啟動linux的那一項(類似於kernel/boot/vmlinuz-2.4.18-14 ro root=LABEL=/),然後按e鍵 3.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一. 簡單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Tomcat內建的startup.sh來自動啟動,編輯/etc/rc.d/rc.local,增加:export JDK_HOME=/usr/local/jdk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usr/local/tomcat/bin/startup.sh 二.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1. 去http://jakarta.apache.org/tomcat/ 下載一個Tomcat; [root@LinuxServer gz]#wget http://apache.bestwebcover.com/jakarta/tomcat-5/v5.5.4/bin/jakarta-tomcat-5.5.4.tar.gz & [root@LinuxServer gz]#wget http://apache.bestwebcover.com/jakarta/tomcat-5/v5.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1. 準備條件1.1 WAS所支援的 Linux 作業系統查看作業系統請用 lsb_release 命令# lsb_release – a1.2 WAS6.1Network Deployment 軟體包 2. 安裝 WAS步驟 (root使用者操作)2.1 安裝前,需要確保目前使用者對WAS6.1具有讀、寫和執行許可權。應用如下命令變更# chmod -R 700 /mysofts/was61/2.2 執行瀏覽器匯出(以系統中瀏覽器安裝位置為準)# export BROWSER=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搞了幾個跨Linux與Windows的項目,碰到很多問題,記下來,以供查考。另外,因為水平的原因,肯定錯誤在所難免,請讀者一定指正。 如無其它說明,本文所指Linux均表示2.6核心Linux,GCC編譯器,Windows均表示Windows XP系統,Visual Studio 2005 sp1編譯環境。 下面大概分幾個方面進行羅列:socket Linux要包含[cpp] #include <sys/socket.h>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本實驗是在64位的linux3.4.1原始碼上進行修改的。由於新的版本的程式碼群組織方式有些變動,因此以前網上的一些方法不可行。具體的步驟如下:1.下載linux3.4.1的原始碼2.切換到root賬戶,解壓到/usr/src下面3. 在/kernel/sys.c檔案的最後添加如下代碼asmlinkage int sys_addtotal(int numdata){ int i=0,enddata=0; while(i<=numdata)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linux核心採用熵描述資料的隨機性,熵越大表示系統越混亂。電腦本身是可預測的系統,因此用電腦演算法不可能產生真正的隨機數。但由於機器中充滿了雜訊,而這些雜訊又很難預測,沒有規律可循,因此這些雜訊可以作為隨機數的產生源。linux核心就是利用雜訊來產生隨機數的,它維持3個熵池(一級、二級和三級),而這些雜訊課分為4類。如下:1)I/O中斷。核心調用add_interrupt_randomness()函數將裝置兩次中斷的時間間隔作為雜訊源將隨機資料加入熵池,要使用裝置的中斷作為系統雜訊,必須用SA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TCP編程的伺服器端一般步驟是:1、建立一個socket,用函數socket();2、設定socket屬性,用函數setsockopt(); * 可選3、綁定IP地址、連接埠等資訊到socket上,用函數bind();4、開啟監聽,用函數listen();5、接收用戶端上來的串連,用函數accept();6、收發資料,用函數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7、關閉網路連接;8、關閉監聽;TCP編程的用戶端一般步驟是:1、建立一個socket,用函數socket();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vmlinux 編譯出來的最原始的核心檔案,未壓縮。zImage 是vmlinux經過gzip壓縮後的檔案。bzImage bz表示“big zImage”,不是用bzip2壓縮的。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zImage解壓縮核心到低端記憶體(第一個640K),bzImage解壓縮核心到高端記憶體(1M以上)。如果核心比較小,那麼採用zImage或bzImage都行,如果比較大應該用bzImage。uImage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嵌入式Linux入門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