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3
Redhat.Enterprise.Linux 6.1無效或者缺失授權認證解決辦法我想大家安裝RHEL6.1會發現6.1比6.0多了以下東西:紅帽訂閱管理器紅帽企業版 Linux 次要發行本集合了各種改進、安全性和 bug 修複勘誤。紅帽企業版 Linux 6.1 發行註記記錄了對紅帽企業版 Linux 6 作業系統的主要改動以及這個次要發行本附帶的應用程式。有關這個次要發行本中記錄的所有更改請參考 技術說明。 一. 硬體支援1.網路介面的命名規則2.USB 3.03.熱添加 CPU 和記憶體4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ime.h>#include <time.h> struct timeval tvpre, tvafter; gettimeofday(&tvpre, NULL);sleep(3); //這裡是linux編程,這個sleep是秒為單位的 gettimeofday(&tvafter, NULL); ast_log(LOG_NOTICE,"prepaid_staff_log: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曾經無數次地刷windows,現如今也無數次地刷了ubuntu,終於肯動手把裝機經驗總結於下。文章原創,歡迎轉載~ 這裡總結一下ubuntu10.04的安裝攻略,但不打算多寫系統的安裝,自己可以去官網上下鏡像刻成盤來安裝,甚至可以申請郵寄一張ubuntu的光碟片,都是免費,而且安裝過程非常方便,不用多教。但安裝後面對光禿禿的linux不知如何使用,其實大部分軟體都可以從"ubuntu軟體中心"直接搜尋到並安裝,而軟體中心的小軟體繁雜無比,下面是經本人實踐列出的裝機必備軟體,把名字copy到"ub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include <cassert>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ALPHABET_NUM 256typedef enum { ENUM_PATH, ENUM_DATA} enumtype; char fsm[9][ALPHABET_NUM];void initfsm(){memset(fsm[0],0,ALPHABET_NUM); //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萬事皆有緣由,還是先從我遇到的這個問題說起~~~問:有一個主執行程式main,其中實現了函數foo(),同時調用動態庫liba.so中的函數bar(),而動態庫liba.so中也實現了foo()函數,那麼在執行的時候如果在bar()中調用foo()會調用到哪一個?在main()中調用呢?直接給答案:如果是在Linux上,liba.so中的foo()函數是一個匯出的(extern)”可見”函數,那麼調用會落入主程式裡,這對於liba.so的作者來說實在是個災難,自己辛辛苦苦的工作竟然被自己人視而不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對於一個作業系統來說,最主要的兩個模組就是檔案系統和進程管理。在Linux中,檔案具有廣泛的含義,凡是能夠產生或者消耗資訊的都是檔案。Linux除了支援自身的Ext2檔案系統外,還支援其他各種不同的檔案系統。那麼這一目的是如何?的呢?很容易想到的思路是,在各種不同的檔案系統之上增加一個中介層,用於隔離各個具體檔案系統的差異,為上層使用者提供一個統一的介面。實際上,Linux正是這麼做的,它在具體的檔案系統上引入了一個統一的、抽象的、虛擬檔案系統介面,即所謂的VFS(Virtual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編譯Linux0.00核心(《Linux核心完全剖析-基於0.12核心》)老早就買了一本趙炯編寫的《Linux核心完全剖析-基於0.12核心》,看來前四章的原理部分,卻一直沒有勇氣來自己動手來實踐。最近終於下定決心好好看看這本書,並打算堅持寫一些學習筆記來記錄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收穫和經驗,一來可以強迫自己複習所學的東西,二來也可以和其他正在學習Linux核心的同志們分享一下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在學習過程中的遇到的一些問題。今天是我真正動手學習Linux的第二天,學習編譯書上140~146頁的Linux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step by step 構建嵌入式Linux系統平台- - 前些日子寫的一些文章,大家可以看看...為了適應目前嵌入式系統操作平台在效能、成本、可靠性等各方面的要求,論述了以Linux作為作業系統平台的優勢,分析了以PC104卡和CompactFlash卡構造帶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UI)的Linux系統的關鍵技術.0 前言嵌入式系統的商品化作業系統十分豐富,如Palm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環境說明:主機OS win7 虛擬機器內OS ubuntu10.10 虛擬機器 virtualbox4.0.4 操作過程如下: 一、添加VBOXADDITIONS.iso鏡像檔案。 “設定”-》“storage”-》添加虛擬光碟機-》choose disk-》在virtualbox安裝目錄裡(如D:/Program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Linux Platform Builder整合式開發環境的實現作者:穀豐,您可以通過gufeng@126.com和他取得聯絡。1 目的嵌入式Linux上的開發上一個函待解決的問題,就是開發工具的匱乏和開發過程的混亂。開發涉及Bootloader、核心、驅動、檔案系統、圖形使用者介面和顯示應用程式等多個方面,在各部分的開發中,又都有自己的一套工具和步驟,這造成了開發過程繁瑣,標準不統一。同時,開發工具都運行在Linux文本環境下,這對用慣了Windows上視窗環境的開發人員來說,上手比較緩慢。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近日,一台linux的mq伺服器頻繁發生隊列管理器被異常終止的情況,查看mqlog得知mq關鍵進程被異常終止,查看/var/log/messgaes中的資訊得知,mq進程被oom-killer殺掉。但該伺服器記憶體空餘一直很多,遂進行進一步分析。linux將記憶體分為DMA區、lowmem區及highmem區(zone),其中dma區及lowmem區的大小預設是固定的。經過對於日誌的仔細分析,及使用free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Documentation/x86/x86_64/mm.txt<previous description obsolete, deleted>Virtual memory map with 4 level page tables:0000000000000000 - 00007fffffffffff (=47 bits) user space, different per mmhole caused by [48:63] sign extensionffff800000000000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fork在英文中是叉子,分叉的意思,在函數fork中,取後面的意思。很形象的表示程式從這裡分叉,fork函數建立了子進程,子進程和父進程同時(其實是cpu分時處理)開始運行分叉之後的程式。如果fork成功,子進程中fork的傳回值是0,父進程中fork的傳回值是子進程的進程號,getpid()返回的才是各自真是的進程號。 先看這段範例代碼:#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main () { pid_t pi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更新linux gcc版本到gcc 4.4.2首先需要準備需要材料:gcc4.4.2版需要安裝gmp4.2.0+和mpfr2.3.0+,到GMP的網站(http://gmplib.org/)上下載gmp-4.3.1.tar.gz 和mprf的網站(http://www.mpfr.org/)上下載mpfr-2.4.2.tar.gz1. 安裝gmp# wget ftp://ftp.gmplib.org/pub/gmp-5.0.0/gmp-5.0.0.tar.bz2# tar -zxvf gmp-4.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博文原創,轉載請聲明出處電子咖啡(原id藍岩)============================================================from:http://programming-in-linux.blogspot.com/2008/03/multithreading-example-in-cc-using.html在網上找到了一個linux多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from: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9/10/5_ways_to_search_for_files_using_the_terminal.html最近,我在學習Linux,下面是一些筆記。使用電腦的時候,經常需要尋找檔案。在Linux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國外網站LinuxHaxor總結了五條命令,你可以看看自己知道幾條。大多數程式員,可能經常使用其中的2到3條,對這5條命令都很熟悉的人應該是不多的。1.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第一章主要介紹一些在網路代碼中常見的編程模式和技巧;1)記憶體緩衝--對於一些常用的資料結構核心採用slab進行分配和釋放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skbuff(socket buffer)是網路通訊協定棧用以儲存和傳遞資料的緩衝區。協議棧各個層的頭部資訊,使用者資料的資訊和其它輔助資訊都儲存在該結構中。一個完整的skbuff由4部分組成:1)struct sk_buff{}--用於維護socket buffer狀態和描述資訊2)header data--獨立於sk_buff{}結構體的資料緩衝區,用來存放報文分組,使各層協議的header儲存在連續的空間中,以方便協議棧對其操作3)struct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本章主要介紹使用者空間程式與核心通訊或讀取核心資訊的幾種機制。1)procfs(/proc )procfs和sysctl都可以匯出核心內部資訊,但procfs用於匯出唯讀資料,而sysctl匯出的資料是可讀寫的。大多數網路功能初始化時都會在/proc中註冊一個或多個檔案。當使用者讀取這個檔案時,核心會調用一組核心功能來輸出相應的資料。這組核心功能是在建立檔案時初始化的檔案操作函數控制代碼定義的;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 xx_fops={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本章內容是對上一章的補充,主要在講核心是如何將驅動與裝置關聯起來的 PCI layer常用的資料結構struct pci_device_id{ //裝置標識符 用於唯一標識一個裝置 unsigned int vendor,device, subvendor,subdevice, class,class_mark; unsigned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