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Windows系統中的動態連結程式庫,Linux中也有相應的共用庫用以支援代碼的複用。Windows中為*.dll,而Linux中為*.so,我來詳細的告訴你如何在linux下編寫動態庫,以及如何使用它.在linux下編寫動態連結程式庫的步驟: 1. 編寫庫的標頭檔和源檔案.2. 把所有涉及到的源檔案用如下方式編譯為目標檔案: g++/gcc -g -c -fPIC -o library1.o library1.cppg++/gcc -g -c -fPIC -o
順延強制裝置驅動常常需要延後一段時間執行一個特定片段的代碼, 常常允許硬體完成某個任務.長延遲有時,驅動需要延後執行相對長時間,長於一個時鐘嘀噠。忙等待(盡量別用)若想順延強制若干個時鐘嘀噠,精度要求不高。最容易的( 儘管不推薦 ) 實現是一個監視 jiffy 計數器的迴圈。這種忙等待實現的代碼如下:while(time_before(jiffies, j1)) cpu_relax();對 cpu_relex
一、dd命令的解釋dd: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一個檔案,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注意:指定數位地方若以下列字元結尾,則乘以相應的數字:b=512;c=1;k=1024;w=2參數注釋:1. if=檔案名稱:輸入檔案名稱,預設為標準輸入。即指定源檔案。< if=input file>2. of=檔案名稱:輸出檔案名,預設為標準輸出。即指定目的檔案。< of=output file>3. ibs=bytes:一次讀入bytes個位元組,即指定一個塊大小為bytes個位元組。
隨著Linux2.6的發布,由於2.6核心做了新的改動,各個裝置的驅動程式在不同程度上要進行改寫。該文當列舉了2.6核心同以前版本的絕大多數變化,可惜的是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沒有詳細列出各個函數的用法。 如果需要有各個函數的較為詳細的的說明,請在互連網上搜尋。1、 使用新的入口必須包含 <linux/init.h>module_init(your_init_func);module_exit(your_exit_func);老版本:int init_module(void);
在Linux核心中內建USB觸控螢幕驅動,以linux-2.6.33.3\drivers\input\touchscreen.c為例,進行解析:1.驅動載入:static int __init usbtouch_init(void){return usb_register(&usbtouch_driver); //驅動註冊}其中usbtouch_driver定義為: static struct usb_driver usbtouch_driver = {.name =
1.1 伺服器端配置說明1.1.3 配置使用者和許可權1.1.4 匯入工程到倉庫中1.2 用戶端操作指南及使用規範1.2.1 檢出工作拷貝1.2.2 svn update 更新別人做的更改1.2.2.1 svn update 擷取最新版本1.2.2.2 svn update-r 擷取特定的版本1.2.3 svn st 查看檔案狀態資訊1.2.4 svn log 查看log資訊1.2.5 svn diff 查看檔案修改詳情1.2.6 svn list 顯示版本庫的檔案清單1.2.8 svn
庫有動態與靜態兩種,動態通常用.so為尾碼,靜態用.a為尾碼。 例如:libtest.so libtest.a。為了在同一系統中使用不同版本的庫,可以在庫檔案名稱後加上版本號碼為尾碼,但由於程式串連預設以.so為檔案尾碼名。所以為了使用這些庫,通常使用建立符號串連的方式。如: ln -s libtest.so.1.0 hello.so.1 ln -s libtest.so.1 hello.so
1、更改android下的linux版本號碼,在init檔案夾下的version.c檔案中!2、spi接收不理想的情況下更改spi時鐘!3、單CPU核心與鎖 在單CPU機器上,對於編譯時間既沒開啟CONFIG_SMP、也沒開啟CONFIG_PREEMPT的核心來說,自旋鎖根本不存在。這是一個出色的設計策略 :既然沒有別人能在同時 刻執行,就沒理由加鎖。
linux 2.6.32.2 各驅動代碼位置 說明:解壓核心原始碼(linux-2.6.32.2 開頭的tgz 壓縮檔)可以找到如下驅動,mini2440提供基於linux-2.6.32.2 核心100%完全可以使用的驅動原始碼,絕無庫檔案,敬請放心使用。(1)DM9000 網卡驅動Linux-2.6.32.2/drivers/net/dm9000.c(2)串口(包括三個串口驅動0,1,2,對應裝置名稱/dev/ttySAC0,1,2)Linux-2.6.32.2/drivers/serial/
Linux字元裝置驅動分析1、字元裝置描述 struct cdevstruct cdev表示字元裝置的核心的內部結構。struct cdev { struct kobject kobj; struct module *owner;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ops; struct list_head list; dev_t dev; unsigned int count;};2、三個重要的結構體:struct file、struct inode、struct
基於Linux-2.6.32.2在mini2440驅動分析一:串口驅動 串口驅動檔案位於: linux-2.6.32.2/drivers/serial/s3c2440.c,省去非重點部分分析。 #include <linux/module.h>#include <linux/ioport.h>#include <linux/io.h>#include <linux/platform_device.h>#include <linux/init.
地址類型:32位的cpu,共4G空間,其中0-3G屬於使用者空間地址,3G-4G是核心空間地址。使用者虛擬位址:使用者空間程式的地址物理地址:cpu與記憶體之間的使用地址匯流排地址:外圍匯流排和記憶體之間的使用地址核心邏輯地址:記憶體的部分或全部映射,大多數情況下,它與物理地址僅差一個位移量。如Kmalloc分配的記憶體。核心虛擬位址:核心空間的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上,但映射不必是線性。所有的邏輯地址都是核心虛擬位址,如Vmalloc分配到的地址。1、記憶體配置與釋放kmalloc一般用於分配小於
Linux下尋找裝置概要,尋找哪些模組是必須的。尋找已經綁定到裝置的驅動步驟包括以下:1、在sysfs的class檔案夾中找到裝置所對應的檔案。比如,網路裝置羅列在/sys/class/net中,tty裝置羅列在/sys/class/tty。其他裝置的紮找也類似。2、跟蹤sysfs找到控制這個裝置的模組名稱。通常會在/sys/class/class_name/device_name/device/driver/module中,並可使用readlink和basename程式顯示出來。$
走入Linux的殿堂已經有一年有餘了,在這裡我想將Linux的 各種實現機制分析一遍,一方面對自己來說也是溫故而知新,另一方面,促進大家的交流,最好能夠給大家一些拋磚引玉的啟迪。我是硬體出身,搞硬體已經好多年 了,從是專門軟體開發也接近兩年了,在這一段時間內我越發認為軟硬體協同設計是未來發展的主流,軟硬體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軟硬體的設計思想是相通的,實現
linux字元裝置驅動程式的設計之休眠 休眠對進程來說,意味著等待將來的某個時間發生。如何以安全的方式進入休眠,需要注意以下兩點:永遠不要在原子上下文中進入休眠。當進程被喚醒時,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休眠了多長時間,或者休眠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等待隊列就是一個進程鏈表,其中包含了等待某個特定事件的所有進程。在linux中,一個等待隊列通過一個“等待隊列頭(wait quene head)”來管理,等待隊列頭是一個類型為wait_quene_head_t的結構體,定義在&
TCP/IP設定 所有的TCP/IP調優參數都位於/proc/sys/net/目錄。 例如, 下面是最重要的一些調優參數, 後面是它們的含義: 1. /proc/sys/net/core/rmem_max — 最大的TCP資料接收緩衝 2. /proc/sys/net/core/wmem_max — 最大的TCP資料發送緩衝 3. /proc/sys/net/ipv4/tcp_timestamps — 時間戳記在(請參考RFC
Linux裝置驅動模型之匯流排宏BUS_ATTR 在建立屬於匯流排的裝置屬性的函數bus_creat_file。其形式如下:int bus_create_file(struct bus_type *bus, struct bus_attribute *attr){ int error; if (bus_get(bus)) { error = sysfs_create_file(&bus->p->subsys.kobj,
Linux進程調度1、程式VS進程程式是存放在磁碟上的一序列代碼和資料的可執行映像,是一個靜止的實體。進程是一個執行中的程式,是動態實體。2、Linux進程的四大要素<1>有一段供進程執行的程式,該程式可以被多個進程執行。<2>:有進程專用的核心空間堆棧。<3>:進程式控制制快(task_struct:有了這個資料結構,進程才能成為核心調度的一個基本單位接受核心的調度。<4>:獨立的使用者空間進程:有獨立的進程空間線程:只有前三條,沒有第四條。核心
Linux裝置驅動程式:中斷處理之頂半部和底半 裝置的中斷會打斷核心中進程的正常調度和運行,系統對更高吞吐率的追求勢必要求中斷服務程式儘可能地短小精悍。但是,這個良好的願望往往與現實並不吻合。在大多數真實的系統中,當中斷到來時,要完成的工作往往並不會是短小的,它可能要進行較大量的耗時處理。 為了在中斷執行時間儘可能短和中斷處理需完成大量工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Linux 將中斷處理常式分解為兩個半部:頂半部(top half)和底半部(bottom half)
linux 連結的使用:建立和刪除符號串連1 . 使用方式 :ln [option] source_file dist_file -f 建立時,將同檔案名刪除. -i 刪除前進行詢問. ln -s abc cde 建立abc 的軟串連 ln abc cde 建立abc的硬串連,2. 軟連結與永久連結的區別(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