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上篇中介紹了基於PowerPC的Linux第二階段啟動過程的一部分,由於MMU的初始化涉及的內容較多,而且代碼量很大,所以這部分分為上下兩部。本部分繼續闡述MMU硬體的初始化和最終真正使能MMU的過程。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這個對基於PowerPC的Linux核心源碼剖析的文章已經寫了三篇了(見前三篇博文),由於可以找到的關於PowerPC E300處理器的Linux文章基本沒有,這些都是一點點摸索的,可能存在不少的錯誤,特別是第3篇,自我感覺很差,開始計劃寫這個系列的時候,自以為已經很瞭解PowerPC的內部體系了,現在回首,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啊。這個系列到這裡也算是一個中節點了,我打算先放一放,處理好工作上的瑣事,然後再細細看一下E300核心的機制,再來開篇續集。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這段時間看Linux核心源碼的時候,經常碰到vdso這個東西(像在Feature-fixup中,擷取時間等操作時),網上搜了一下,才知道了含義,原來這是Linux為瞭解決和glibc相容而想出的絕招啊。下面是從Fedora中文郵件清單轉過來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很早之前就有寫基於PowerPC架構的Linux原始碼分析的文章的想法,但無奈於Linux源碼量太大,邏輯也很複雜,再加上本身對PowerPC彙編瞭解不多,閑暇時間也沒有太多,一直都沒有什麼機會。上個月,工作上的事情因為硬體的耽誤稍微少了些,再加上自己之前分析U-Boot的源碼時學了不少PowerPC彙編的知識,又移植了Linux中的SPI和Nand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前面一篇的early_init執行完成後,CPU啟動早期的基本初始化工作算是做完了,這時核心會開始重新導向並複製運行,代碼如下:blreloc_offsetmrr26,r3addisr4,r3,KERNELBASE@h/* current address of _start */lisr5,PHYSICAL_START@hcmplw0,r4,r5/* already running at PHYSICAL_START? */bnerelocate_kernel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主機名稱一般是在安裝時設定好的,若想修改,則需要進行以下步驟。執行命令 hostname,修改當前系統的主機名稱# hostname newhost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使得下次啟動時使用新的主機名稱hostname=newhost修改 /etc/hosts。不修改的話,apache等需要解析主機名稱的服務將不能啟動127.0.0.1 newhost localhost最後就是命令列提示符中的主機名稱還沒有改變,如果很在意的話,重新登入一下就行了 http:/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本來nutch 就是在linux 下跑的,可是為了方便,也是因為ictclas 網上只有windows 的.dll 。所以一開始大家都是在windows 下完成了nutch +ictclas,這樣子就初步地實現了一個比較強大的而且對中文支援比較好的搜尋引擎了。 可是做事情總不能在windows 下做吧,到底還是得移到linux下去呀,不然不是個辦法呀。 所以就自己來哦。 下了ICTCLAS的FreeICTCLAS.rar 裡面是VC++的介面應用代碼。稍微改一下,再用JAVA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程式開發伺服器環境搭建目的:在Linux平台上搭建一個協同開發工作環境 軟體:Linux 2.6 + Apache2 + PHP4.x + Mysql5.x; subversion1.3.1 + mantis1.0.2 基本思路:使用LAMP搭建一個Web介面,便於管理 使用subversion進資料列版本設定 使用trac進行bug(缺陷)跟蹤(也可選用mantis)。 一、安裝軟體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Ubuntu下啟用root使用者 設定root密碼:sudo passwd root Ubuntu7.04啟用root使用者:vim /etc/X11/gdm/gdm.conf 中設定AllowRoot=true(啟用為true,否則為false) Ubuntu8.04啟用root使用者:vim /etc/gdm/gdm.conf 中設定AllowRoot=true(啟用為true,否則為false)【取消MAC與ethX綁定Ubuntu 7.04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一個使用者、一個組 我們來看一看 Linux 許可權和所有權模型。我們已經看到每個檔案屬於一個使用者和一個組。這正是 Linux 中許可權模型的核心。您可以在 ls -l 清單中查看使用者和組: $ ls -l /bin/bash-rwxr-xr-x 1 root wheel 430540 Dec 23 18:27 /bin/bash在這個特殊的樣本中,/bin/bash 可執行檔屬於 root 使用者,並且在 wheel 組中。Linux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linux下簡單好用的工具rinetd,實現連接埠映射/轉寄/重新導向官網地址http://www.boutell.com/rinetd軟體下載wget http://www.boutell.com/rinetd/http/rinetd.tar.gz解壓安裝tar zxvf rinetd.tar.gzmakemake install編輯配置vi /etc/rinetd.conf0.0.0.0 8080 172.19.94.3 80800.0.0.0 2222 192.168.0.103 3389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公司的伺服器是CentOS 5.4(Final)版的,今天在上面安裝了一回mysql5.5,記錄如下:1、從http://blog.s135.com/soft/linux/nginx_php/mysql/mysql-5.5.2-m2.tar.gz 下載源碼安裝包到/usr/local/src2、tar zxvf mysql-5.5.2-m2.tar.gz 解壓到/usr/local/src/mysql-5.5.2-m2下 cd mysql-5.5.2-m2/ ./configure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怎樣在Linux中查看apache是用那個httpd.conf第一步:找到apache啟動命令:[root@WAPBJ01 ~]# ps -ef|grep httpdroot 10575 1 0 19:45 ? 00:00:03 /usr/sbin/httpd -k startmyuser 15356 2982 0 Jan19 ? 00:00:00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在windows下可以很方便的查看磁碟空間的。但是到了Linux查看磁碟空間,你可能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呵呵。不要急,我這就要給你解決這個問題。 Df命令是Linux查看磁碟空間系統以磁碟分割為單位查看檔案系統,可以加上參數查看磁碟剩餘空間資訊,命令格式: df -hl Linux查看磁碟空間 顯示格式為: 檔案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以下是在控制台時可使用的快速鍵:• Ctrl-U: 清除從游標開始一直到所在行的行首的所有字元• Ctrl-H: 清除游標前的一個字元• Ctrl-D: 終止輸入,如果游標後面有字元則刪除一個字元。如果命令提示字元下沒有任何輸入時使用該快速鍵將退出shell• Ctrl-C: 終止程式運行• Ctrl-Z: 臨時停止程式運行,使之進入後台作業• Ctrl-S: 停止輸出到螢幕• Ctrl-Q: 重新啟用輸出到螢幕在使用控制台命令輔助方面:• 方向鍵中的向上鍵和向下鍵可以用來尋找使用過的曆史命令•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修改設定檔/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下有設定檔#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 Ltd. RTL8111/8168B PCI Express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DEVICE=eth0BOOTPROTO=noneHWADDR=00:E0:6F:01:9D:05IPADDR=192.168.1.128GATEWAY=192.168.1.1ONBOOT=yes 網域名稱伺服器設定檔://etc/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最新回複,讀帖前的申明:# bianbian 發表於2008-02-23 20:25:56 IP: unknown, 218.94.*你好,我是原作者。我說的只是適用於安裝不帶X環境的跑Server的Linux,我用的發行版是Slackware 12.0。ld.so.conf檔案指明了系統用到的動態連結程式庫的存放位置。這些問題都要具體發行版具體環境具體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對系統一點都不瞭解,犀利糊塗!參考文檔:[原] 解決 libXp.so.6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特徵:系統開機記錄:Bringing up interface eth0: pcnet32 device eth0 does not seepresent, delaying initialization.ifconfig輸出:輸出結果未發現裝置interface eth0 原因:未知我懷疑是自己亂改hostname造成的!linux 修改hostname常規流程:# hostname NEWhostname# vi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etc/sysconfig/i18nControls the system font settings. The language variables are used in /etc/profile.d/lang.sh. An example i18n file:LANG="en_US"LC_ALL="en_US"LINGUAS="en_US"Options:LANG= set locale for all categories, can be any two letter ISO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一. 簡介 作業系統是通過各種驅動程式來駕馭硬體裝置,它為使用者屏蔽了各種各樣的裝置,驅動硬體是作業系統最基本的功能,並且提供統一的操作方式。正如我們查看螢幕上的文檔時,不用去管到底使用nVIDIA晶片,還是ATI晶片的顯示卡,只需知道輸入命令後,需要的文字就顯示在螢幕上。硬體驅動程式是作業系統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在Linux核心來源程式中也佔有較高的比例。二. 基本原理 裝置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被稱為控制器的電器部分,另一個是機械部分。控制器通過系統匯流排載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