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ux動靜態庫是什麼。 把一些代碼產生為程式碼封裝,供其它程式調用,即是動靜態庫。動靜態庫都不是可執行檔,而是由源檔案編譯而成。 linux下,靜態函數庫(對應為.a檔案)、共用函數庫(動態庫,對應為.so檔案)。 .a檔案類似於windows的.lib檔案、.so檔案類似於windows的.dll檔案(Dynamic Link Library),中間編譯檔案.o檔案相當於windows裡的.obj檔案。 2 動靜態庫的區別
Linux下讀取Ini檔案類 最近項目上有需要讀取Ini檔案 所謂Ini檔案也就是文字文件 並且以 //注釋1 /*注釋2 [Section] Key1=aaa Key2=bbb 這種形式存在的文檔 自己編寫了一個類 比較使用 簡單 可以跨平台讀寫INI檔案 標頭檔Ini.h #include
下面幾個章節是對OProfile的詳細介紹,感興趣的童鞋可以繼續看完,這些章節是從OProfile的使用指南中摘選出來的,對理解OProfile的分析原理以及應用範圍很有協助,就是有點枯燥:(
Linux下的磁碟磁碟重組 網上有些文章說XFS不用做磁碟重組,其實是錯誤的。XFS用延遲寫入等技術確實可以減少片段的出現,但是如果 伺服器用了幾年,並且檔案操作比較頻繁,還是會出現片段的,應該整理。注意:在Debian中XFS相關命令在xfsprogs包中,而xfs_fsr命令是在xfsdump包中的。所以要用xfs_fsr整理片段,記得安裝xfsdump包。 其他Linux發行版本中,包含xfs相關命令的包也應該叫類似的名字,自己google一下。
一天,新項目發布上去,卻是莫名其妙的404錯誤。還以為項目本身有問題,然後發現在本地一切正常。後來以為是伺服器的緩衝什麼的導致失敗,那就停止tomcat清work清temp再啟動,結果原來可以訪問的項目也突然不能訪問了,網頁地址欄一直在轉圈。還以為是原來的專案檔夾和對應的war包不一致導致的,刪了war包,一切照舊。萬般無奈之下,看了日誌,上面寫著80連接埠被佔用。這是什麼回事。明明每次啟動前都用ps -ef | grep tomcat 並kill進程了,怎麼還會被佔用。只好百度了,終於解決了,
由於Socket CAN涉及到CAN匯流排協議、通訊端、Linux網路裝置驅動等。因此,為了能夠全面地瞭解Socket CAN的原理。我們需要瞭解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點: (1)CAN匯流排協議; (2)Socket原理; (3)Linux網路裝置驅動; 當熟悉以下三個方面的知識點後,我們再去分析基於Linux的Socket CAN的驅動。這樣的話理解起來更加容易、易懂。 (4)Socket CAN的驅動; 一、CAN匯流排協議
我要做一個s3c6410 的網路攝影機視頻採集的項目,由於我接手的這套開發板,核心編譯的使用可能沒有配置網路攝影機頭驅動程式,所以我嘗試了好多時間安裝網路攝影機驅動,因為是新手,所以吃的苦頭比較多,在前期的諸多嘗試之後,經一學長協助,立馬入門了。我這套板子原本內建了一個2X10插口的網路攝影機模組,是ov9650但是編譯驅動的時候怎麼都不成功,我實力不到。為了圖快,我編譯了核心內建的USB網路攝影機驅動,這個還是很快的,所有的arm板都支援。
關於idle進程 也就是pid=0的進程。它是核心完成初始化後所建立的第一個進程,在系統空閑時執行。它的代碼很簡單: for(;;) pause(); 強調一下,idle進程是使用者態進程。那麼問題來了,核心從啟動到初始化過程總都處在核心態,那麼核心是怎麼創 建idle並且切換到使用者態呢。
1. idle是什麼 簡單的說idle是一個進程,其pid號為 0。其前身是系統建立的第一個進程,也是唯一一個沒有通過fork()產生的進程。在smp系統中,每個處理器單元有獨立的一個運行隊列,而每個運行隊列 上又有一個idle進程,即有多少處理器單元,就有多少idle進程。系統的空閑時間,其實就是指idle進程的"已耗用時間"。既然是idle是進程,那 我們來看看idle是如何被建立,又具體做了哪些事情。 2. idle的建立
Linux串口編程教程(三)——串口編程詳解 前言:本章將正式講解串口編程技術,利用一個串口收發資料的程式,來分步講解。 注意:您可以下載我的原始碼進行參考。 開啟串口 大家都知道,在Linux系統中裝置被以作檔案形式存在,所以我們以開啟檔案的方式訪問裝置。這裡要注意的是普通使用者一般不能直接存取裝置,需要root許可權。 有3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以root超級使用者的身份運行。(常用) 改變裝置檔案的存取權限。
1,SL/LS 當你鍵入此命令時,映入眼帘的並不是千篇一律、平淡無奇的介面,而是一輛可愛噠蒸汽機車向你奔騰而來。。。 不過在敲下面的命令之前,先把軟體包安裝一下好嗎。 $sudo apt-get install sl $sl 或者 $LS 當然這個實際上是從右至左跑動的火車 2,cmatrix 這個命令好不誇張的說可以讓你找到大神(裝x)的感覺,biubiubiu!!! $sudo apt-get install cmatrix $cmatrix
什麼是線程 Linux線程是一類特殊的進程,擁有各自的task_struct,核心並沒有特別的調度演算法和資料結構來表徵線程,而僅僅是作為一個普通的進程,只是和其他進程共用進程空間。也就是說,如果程式運行於多線程環境,編寫程式時必須檢查一下項目: 是否使用了不可重新進入的系統函數,例如字串分割函數::strtok(); 是否已經對全域變數或靜態變數進行了加鎖; 第三方庫是否支援多線程。
第一篇 嵌入式Linux開發環境構建 1.1.2 嵌入式發展 SCM(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單片機; 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 SoC(System on a Chip):系統級晶片,在一個晶片上由於廣泛使用預定製模組IP(Intellectual Property)而得以快速開發的整合電路; 1.2 基於ARM處理器的嵌入式Linux系統 1.2.1 1.2.2
使用的是ubuntu14.04系統,採用VMware虛擬機器安裝的。 從核心稍作修改的內容看起,聯想到的,以後可能需要自己修改某些核心的代碼來匹配硬體。 虛擬機器的核心檔案位置:/usr/src/linux-headers-4.2.0-27-generic/kernel/ 現在使用的是海思3519和3516A的系統,用以做視頻監控。 原文的串連如下:點擊開啟連結(3519下的核心稍作修改) 現在找找3516A開發板的核心位置,檔案系統已經存在,但是開啟檔案系統是找不到核心的,
今天遇到一個問題,linux上的tomcat重啟報失敗,因為只是重啟一下伺服器,並沒有做多餘的命令,所以出現這個問題很奇怪。 後來準備升級一下tomcat,上傳安裝包的時候發現報儲存空間不足,才發現linux伺服器的儲存空間已經基本沒有了...找到問題就好辦了,就是刪唄。 查看磁碟空間命令:df -lh 今日新學linux命令: 查看指標使用方式:top 重啟:shutdown -r now或reboot 查看檔案內容: tailf
一、【基礎知識】 1、J2 《--HPR_OUT+HPL_OUT 《-- U13(TLV320AIC3104IRHBR)的HPROUT+HPLOUT 2、驅動源碼 IPNC_RDK_V3.8.0.1/Source/ti_tools/ipnc_psp_arago/kernel/sound/soc/codecs/tlv320aic3x.c 3、依賴於I2C驅動 4、音效卡驅動架構:ALSA(Advanced Linux Sound Architecture) 5、
Linux面試題大全 一.填空題: 1. 在Linux系統中,以 檔案 方式訪問裝置 。 2. Linux核心引導時,從檔案 /etc/fstab 中讀取要載入的檔案系統。 3. Linux檔案系統中每個檔案用 i節點 來標識。 4. 全部磁碟塊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引導塊 、專用塊 、 i節點表塊 和資料存放區塊。 5. 連結分為: 永久連結 和 符號連結 。
進程記憶體空間 正在啟動並執行程式,叫進程。每個進程都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獨立的,不被幹擾的記憶體空間。此空間,被分成幾個段(Segment),分別是Text, Data, BSS, Heap,
indent -npro -kr -i8 -ts8 -sob -l80 -ss -ncs -cp1 檔案名稱 這是linux核心使用indent整理代碼的格式。 介紹: indent命令可辨識C的原始代碼檔案,並加以格式化,以方便程式員閱讀。 文法: indent [參數][源檔案]indent [參數][源檔案][-o 目標檔案] 選項介紹:
根據Xilinx官方指導文檔1078、1079來調試AMP模式啟動比較費勁,因為已經很老的教程了。其實整個文檔有用的就那麼幾個點。總結下來實現上,就幾行代碼。為了讓廣大碼友輕鬆實現,特寫方法如下: 第一步:建立zynq fslb的普通工程,再main裡面增加loadcpu1的代碼。 void LoadCpu1(void){#if 1fsbl_printf(DEBUG_GENERAL,"FSBL: writing startaddress for cpu1\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