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日期:2015-04-22] 來源:Linux社區 作者:linzizhang [字型:大 中 小] Linux作業系統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核心版本也在不斷地更新。對於Linux的使用者來說,如果不想顯得自己太"Low",學會編譯安裝Linux 核心就變得非常重要。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編譯和安裝核心的過程。事實上Linux 支援的硬體系統是很多的,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轉載於:http://www.lslnet.com/linux/dosc1/34/linux-258596.htm 剛剛寫好了我的系統監測指令碼,可以用來監測,記憶體,CPU,硬碟空間,SWAP,event log的情況,只要這些值超過預先設定的值就會發郵件通知管理員. 當然事先你的伺服器是能發出郵件的. 這是我寫的第二個script,水平有限,出錯再所難免. 如果有什麼建議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請直接告訴我. Lorenlan@gmail.com lpmt.sh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先簡單介紹 wc(Word Count)命令的功能為統計指定檔案中的位元組數、字數、行數,並將統計結果顯示輸出 格式:wc file 命令參數: -c 統計Bytes數(位元組數),並顯示檔案名稱 -l 統計行數:使用分行符號‘\n’作為行結束標誌,實際是統計分行符號個數 -m 統計字元數。這個標誌不能與 -c標誌一起使用。 -w 統計字數。一個字被定義為由空白、跳格或換行字元分隔的字串。 -L 列印最長行的長度。 -help 顯示協助資訊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ARM MMU頁表架構 先上一張arm mmu的頁表結構的通用框圖(以下的論述都由該圖來逐漸展開): 以上是arm的頁表框圖的典型結構:即是二級頁表結構: 其中第一級頁表(L1)是由虛擬位址的高12bit(bits[31:20])組成,所以第一級頁表有4096個item,每個item佔4個位元組,所以一級頁表的大小為16KB,而在第一級頁表中的每個entry的最低2bit可以用來區分具體是什麼種類的頁表項,2bit可以區分4種頁表項,具體每種頁表項的結構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我們開發時候經常會統計一些訪問日誌,訪問日誌中的url是海量的,並且好多是重複內容。以url為例,統計url中出現頻率次數前5的url,並按出現次數的降序排序。 linux命令:cat url.log | sort | uniq -c |sort -n -r -k 1 -t ' ' | awk -F '//' '{print $2}' | head -5 現在來一一分析這些命令組合的含義。 0)訪問日誌範例 1)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7ni2yyr 最近工作中遇到某個伺服器應用程式 UDP 丟包,在排查過程中查閱了很多資料,總結出來這篇文章,供更多人蔘考。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用一張圖解釋 linux 系統接收網路報文的過程。 首先網路報文通過物理網線發送到網卡 網路驅動程式會把網路中的報文讀出來放到 ring buffer 中,這個過程使用 DMA(Direct Memory Access),不需要 CPU 參與 核心從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現在有很多軟體能夠將文字檔轉換成PDF檔案,其實在Linux系統中,不用使用軟體也能將文本文本轉換成PDF,只需輕鬆兩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Linux將文字檔轉換成PDF檔案的方法。 問題:我想要將一個純文字檔案轉換成PDF文檔。在Linux命令列下是否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將文字檔轉換成PDF檔案。 當你有一大堆文字檔要維護的時候,把它們轉換成PDF文檔會好一些。比如,PDF更適合列印,因為PDF文檔有預定義布局。除此之外,還可以減少文檔被意外修改的風險。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add是庫lib.c中的函數,產生liblib.so gcc lib.c -shared -g -DEBUG -o liblib.so 編譯調用庫的程式,指定庫檔案使用當前路徑 gcc applib.c -o applib -Wall -g liblib.so -Wl,-rpath,./ 給動態庫函數add設定斷點 (gdb) b add 在下面提示中輸入 y Function "add"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Linux下編輯一些檔案,這就涉及到了Vi這個編輯器。在Linux下,初始使用Vi的時候有兩個典型的問題: 1、在編輯模式下使用方向鍵的時候,並不會使游標移動,而是在命令列中出現A、B、C、D四個字母; 2、當編輯出現錯誤,想要刪除時,發現Backspace鍵不起作用,只能用Delete鍵來刪除; 這兩個問題對於新手來說是很討厭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一種從網上得來而我又切身有效方法。 一、編輯/etc/vim/vimrc.tiny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一.首先去elastic官網下載(http://www.elastic.co/downloads/elasticsearch)對應版本的elasticsearch,選擇tar包下載 二.將下載的elasticsearch-5.5.0.tar.gz檔案分成兩份拷貝到不同節點的伺服器上,解壓。 三.修改elasticsearch設定檔 1.例如我這邊的兩個台節點伺服器ip分別是"10.224.2.15"和"10.224.2.25"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arm-linux-gcc交叉編譯器和gcc編譯器的下載地址 1. arm-none-linux-gnueabi-gcc編譯器 arm-none-linux-gnueabi-gcc是 Codesourcery 公司(目前已經被Mentor收購)基於GCC推出的的ARM交叉編譯工具。可用於交叉編譯ARM系統中所有環節的代碼,包括裸機程式、u-boot、Linux kernel、filesystem和App應用程式。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 smbclient -U mtk -L 192.168.64.64 -U 後面跟的是伺服器的名字,即mtk -L 後面中的是伺服器的IP,即192.168.64.64 Enter public's password: ---------如果有密碼這裡要求輸入密碼(伺服器的密碼) Anonymous login successfulDomain=[WORKGROUP]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 原文地址:http://blog.micro-studios.com/?p=615#comment-1069 看後感想:這點比 ldd3上講的都仔細 2012年11月29日11:24:17:有BUG_ON就不用反組譯碼了。。。 2012年11月30日11:14:13:回呼函數跟丟了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t+0x7): undefined reference to `test' collect2: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這就是最典型的undefined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Linux PCI/PCI-E裝置配置空間讀取與修改 1 前言 PCI和PCI Express,是電腦常使用的一種高速匯流排。作業系統中的PCI/PCI-E裝置驅動以及作業系統核心,都需要訪問PCI及PCI-E配置空間。PCI/PCI-E裝置的正常運行,離不開PCI/PCI-E配置空間。通過讀寫PCI/PCI-E配置空間,可以更改裝置運行參數,最佳化裝置運行。本文介紹使用者空間可以讀取、修改、掃描PCI/PCIE裝置的使用者命令及使用。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最近在調試安桌系統,發現安桌系統層的調試資訊不能在串口終端上看到,但可以在ADB端的LOGCAT中看到,同時核心層LINUX的調試資訊可以在串口終端中看到。不知道其中原因,因此決定來分析LINUX核心中PRINTK原理,以及安桌系統的LOG是怎麼實現的。在此把源碼分析過程記錄在此方便日後查詢。 註:參考了很多網友博文,由於參照和學習文章太多,在此不一一列出,感謝眾大神的無私分享。) 【 相關源碼版本: LINUX核心源碼版本:linux-3.0.86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作者:fbysss QQ:溜酒酒吧酒吧吾散 blog:blog.csdn.net/fbysss 聲明:本文由fbysss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知道jdk無法直接通過wget下載。原來需要cookie,如下: 一、下載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no-cookie --header "Cookie: oraclelicense=accept-securebackup-cooki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老的Intel處理器上,當硬體檢測到錯誤後,就會對系統的每個邏輯CPU廣播MCE. 這樣設計是因為硬體上的缺陷,因為原來的處理器當發現了錯誤(如記憶體錯誤),是會隨著pipeline流到任意的不可預測的CPU上去,導致系統的問題.基於這樣的硬體設計問題,就產生了將MCE廣播到整個系統所有CPU上去的策略,保證所有的CPU在發生錯誤的時候,同時陷入異常處理流程指導異常處理完成.這樣的消耗其實在多socket的情況下是很大的.這在後期的Intel處理器上得意解決,我在後面的部落格裡面再做介紹.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以下是Linux系統調用的一個列表,包含了大部分常用系統調用和由系統調用派生出的的函數。這可能是你在互連網上所能看到的唯一一篇中文注釋的Linux系統調用列表,即使是簡單的字母序英文列表,能做到這麼完全也是很罕見的。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Deferrable timers [Posted March 28, 2007 by corbet] The dynamic tick code featured in the upcoming 2.6.21 kernel seeks to avoid processor wakeups by turning off the period timer tick when nothing is happening. Before stopping the clock, the